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短吻鳄在野外产下279枚蛋,这是自39年前该保护区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2021-07-23 10:376240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7月19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德市朱村片区放归点科研人员进行例行巡护时,在沟连凼水库西北侧湿地发现扬子鳄产卵一窝,共18枚。据了解,这是广德市境内20年来首次发现扬子鳄野外产卵。至此,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已发现野外放归扬子鳄产卵12窝,共计279枚,创下保护区成立39年来“野放”扬子鳄产卵数量的历史新高。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21072310381521.jpg>科研人员例行巡护扬子鳄至今已有2亿年历史,与大熊猫一样享有动物界“活化石”之称。扬子鳄亦称“鼍”,是一种极其珍贵而古老的爬行动物,因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得名。在全球23种鳄类中,我国扬子鳄属独有物种,也是最濒危的鳄种之一。扬子鳄原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干扰,其分布范围渐缩,种群数量锐减。加上野外栖息地遭到人为破坏、环境污染以及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等原因,导致扬子鳄野生种群走向衰落。2005年中外专家对野生扬子鳄进行联合“拉网式”野外种源清查显示,当时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约在120条,呈现极其严峻的濒危态势。这些仅存的野生扬子鳄,零散分布于皖、浙两省交界的狭小地带,濒临灭绝边缘。1973年,国际保护野生动物大会将扬子鳄列为临危种和禁运种。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政府为拯救扬子鳄,从野外收留212条扬子鳄,作为最初种源,开启扬子鳄人工繁育研究的艰辛之路。1982年,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境内建立安徽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保护区由省级晋升国家级。1982年,野生扬子鳄卵人工孵化获得成功。1988年,人工繁育扬子鳄总数超过2000条,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繁殖保种任务;且人工繁育的子代鳄开始产卵,并孵出子二代鳄,在人工饲养繁殖条件下实现了“鳄—卵—鳄”的生命循环,标志着扬子鳄的人工繁育取得阶段性成果。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1072310382121.jpg>扬子鳄野外产卵窝渡过“极度濒危”的扬子鳄,如今已是“子孙满堂”,昔日“名门”悄然变身“旺族”。然而,野生扬子鳄种群增速却缓慢爬行。2001年,《中国扬子鳄保护行动计划》出炉,扬子鳄被列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15个重点优先拯救物种之一。2002年,“扬子鳄野外放归自然工程”被列入“中国15个野生动植物种重点拯救项目”之一,以人工繁育扬子鳄放归野外的形式,恢复和扩大野生扬子鳄种群。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扬子鳄呈现出“添丁兴旺”的态势。目前,保护区人工种群存栏数已突破1.5万条,具备了年产幼鳄2000条以上的繁殖能力,子二代、子三代扬子鳄数量持续增加。人工繁育扬子鳄的成功,为实施扬子鳄野外放归工程夯实了种源基础。虽然保护区已建立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但目前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仅有200条左右,依然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亟需加快野生扬子鳄种群复壮进程。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史上扬子鳄的分布地重建放归点,在郎溪县高井庙林区建起国内首个野生扬子鳄核心放归点。历经多年恢复重建,保护区已在宣城市、芜湖市境内7个片区恢复重建30处扬子鳄放归点。自2003年起,保护区启动人工繁育扬子鳄野外放归工作。保护区从万余人工繁育鳄中遴选成年鳄作为放归自然“候选鳄”,然后从“候选鳄”中精选“放归鳄”,按“一雄两雌”比例搭配。放归前,每条鳄均注入电子芯片,建立基因档案,便于后续科研跟踪监测。当年,该保护区在宣城市宣州区红星放归点和郎溪县高井庙放归点放归14批计108条扬子鳄。监测显示,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此前14次重回大自然的扬子鳄,均已适应当地生存环境,陆续开始产卵,累计产卵14窝238枚,自然孵化出幼鳄112条,标志着我国扬子鳄野外放归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1072310382759.jpg>守护在卵窝旁的扬子鳄2019年,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野放”力度,启动规模前所未有的人工繁育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当年,保护区野外放归扬子鳄总数达120条。2021年5月,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工繁育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530条人工繁育扬子鳄陆续入住野外“新家”。从2003年~2021年,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实施17次人工繁育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累计放归扬子鳄1038条。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发现野外放归扬子鳄产卵20窝,共计366枚,自然孵化幼鳄215条。来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芜湖繁昌县是否有扬子鳄养殖场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有。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皖南低山丘陵区与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地跨宣城市的广德县、郎溪县、宣州区、泾县以及芜湖市的南陵县,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答复中介绍,根据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

0评论2023-06-14399

扬子鳄鱼养殖须哪些手续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全世界现存鳄鱼23种,均为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二所列物种,我国也将所有鳄类物种分别核准为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关鳄类动物的驯养繁殖、出售、收购、运输、进出口,都必须

0评论2023-06-06197

南京江宁汤山扬子鳄养殖基地怎么走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驾车路线:全程约37.3公里起点:江宁区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上元大街行驶190米,过右侧的城建大厦约23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上元大街2.沿上元大街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双龙大道3.沿双龙大道行驶

0评论2023-06-02387

扬子鳄的资料?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别名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属于鼍科,学名为 Alligator sinensis。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

0评论2023-06-02230

扬子鳄的问题。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曾称霸于中生代,那时,地球是它们的天下。后来因为环境变化,恐龙等许

0评论2023-05-26506

猞猁,扬子鳄、疣鼻天鹅、鸬鹚\黑斑蛙、鳗鲡各生活在什么生态系统(不止一个)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猞猁,森林生态系统。扬子鳄,疣鼻天鹅,鸬鹚,黑斑蛙,湿地(湖泊)态系统。每一种生物都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空气、水分、阳光、热量和营养物质。生物生长、繁育和活动过程中又不断向周围的环境释放和排泄各种物质,死亡

0评论2023-05-25366

猞猁属于什么生态系统?还有扬子鳄、疣鼻天鹅、鸬鹚、黑斑蛙、鳗鲡。求答案~悬赏100分给你!答案要准确啊。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鳗鲡(mán lí)鳗鲡科 (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每年春季,大批幼鳗(也称

0评论2023-05-22442

猞猁、扬子鳄、疣鼻天鹅、鸬鹚、黑斑蛙、鳗鲡所在什么生态系统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猞猁,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猞狮别名猞猁狲、马猞猁,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lynx,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

0评论2023-05-21146

安徽省江豚保护区规划,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大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原标题:《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2016-2030年)》公布这两天,一段长约3分钟的《安徽湿地》宣传片在一些网站流传,从江南到皖北,湿地美不胜收,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惊叹。 11月6日是《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后的第一个“安徽湿地日”。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但湿地保护依然面临严重威胁,根据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相比15年前的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我省百公顷以上湖泊湿地面

0评论2016-11-07581

安徽宣城扬子鳄养殖中心的扬子鳄,人工养殖鳄鱼宣城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昨天上午,6条经过“精英选拔”的扬子鳄在宣城郎溪县高井庙林场下水,离开人工养殖基地,正式加入“野战军”行列。这是我省第八次成功实施扬子鳄野外放归,野外放归扬子鳄总数达48条。根据监测,此前野放的42条扬子鳄已基本适应环境,成功“生儿育女”。  野放扬子鳄总数达48条  昨天,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6条扬子鳄游入宣城郎溪县高井庙林场的水塘里,成功回归大自然。在总面积45公顷左右的栖息地上,它们将和先期被野放的42条扬子鳄一起自谋生路,繁衍生息。 

0评论2012-06-1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