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到湖南省中地位如何?和长沙的发展有何不同??常德经济会赶超长沙吗?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 常德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德是中国有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 常德资源物产丰饶。粮、棉、油、茶叶、柑桔、杨树、淡水鱼类、淡水珍珠等产量居湖南省前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境已探明矿藏145种,其中雄磺储量亚洲第一,金刚石、石煤、芒硝储量为全国之首,磷矿、石膏矿、膨润土等蕴藏量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德山高新技术工业园和11个县级工业园区。
常德山水风光秀美。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湖区地貌俱备,生态环境优良,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中国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桃花源、千年佛教圣地夹山寺、湖南屋脊壶瓶山、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常德诗墙”等景区景点享誉中外。常德还与世界著名风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紧邻。
已跻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的常德,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风景(旅游度假)区3个;有各类旅游住宿接待单位近300家,标准客房近万间,有旅行社28家;出租汽车1800辆;已开通国内航线六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线看近十条;石长铁路和枝柳铁路交汇于此,319、207两条国道贯穿全市,交通便捷通达,国际直拨电话通达所有国家和地区,电话入户率为湖南省第一,常德信息港、多媒体通讯网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国际邮政汇兑、电子信函等业务均已开通、通讯快捷方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成为一座集观光游览、考古探幽、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全天候多功能现代化旅游城市。
现在的常德正在深入开展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等项创建活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常德市将建成人口80万至120万、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 一、久负盛名的农产品优势
常德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粮仓、酒市、烟都、纺城、茶乡”。全市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全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全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多年来,常德的农业一直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先进的种植业,还有较发达的养殖业和林果业,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农产品除粮、棉、油、猪、鱼、珍珠居全省前列外,果、麻、糖、茶、茧、烟、牛、羊、禽、蛋、龟、鳖、膳、牛蛙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国。主要作物最高年产量:粮食330多万吨,棉花11万多吨、油菜籽375万吨,2001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98亿元(90年代不变价),在全省名列前茅。近些年开发出来的金健系列粮油产品、洞庭水殖系列水产品、洞庭大闸蟹、汉寿中华鳖、石门马头羊、张老头牛肉干、桃源大叶茶、东山秀峰茶、石门特早熟柑桔、津市甜酸藠头、武陵酱板鸭等大批优质农产品,己跻身国内市场,蜚身海内外。仅汉寿县每年投放市场的商品鳖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常德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提出了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发展战略,即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市的优质牧草和饲料粮、优质速生丰产杨树、优质蔬菜、优质果林、高效养殖水面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通过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全市柑桔面积已达92万亩,产量3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柑桔生产基地,去年农业部在该市石门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柑桔节,极大地提升了该市柑桔的知名度。全市杨树面积已达79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杨树生产基地之一,汉寿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黑杨之乡”。全市以珍珠、河蟹、甲鱼、名贵鱼为主的高效养殖水面达到100万亩,其中珍珠养殖发展到13万亩,吊养珍珠蚌12亿个,年产优质珍珠10亿克以上,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市草食牲畜发展来势强劲,目前已经形成了阳光乳业、星光牛业、曙光羊业、南方草业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头奶牛、36万头肉牛、138万只肉羊的发展规模。
二、初具规模的产业优势
1、特种水产支柱产业。该市可养殖水面127万亩,精养池60多万亩,居全省第一。今年,我市水产品预计为27万吨,产品总量和品质位列全省前茅。“十五”期间重点发展名贵鱼。在安乡、鼎城、澧县分别建立一个鳜、鲶鱼生产繁殖示范基地,发展10万亩精养名贵鱼,单产提高到400公斤,逐步淘汰四大家鱼。同时,大力发展其它特种水产养殖。通过五年努力,全市形成1万亩池塘养蟹、8-10万亩大水面河蟹放养规模,总产达到250万公斤。吊养珍珠2亿只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充分利用全市可养水库175万亩,可养湖泊266万亩的宽大水面发展银鱼、形成年产1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亿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我市水产加工是一个薄弱环节,企业规模小,产品单调,加工水平不高。今后几年,我市拟在安乡、鼎城、汉寿水产中心区县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并采用先进技术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发以四鱼为主的食品加工制品,使水产加工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到2005年力争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2、肉食支柱产业。生猪是我市农业经济第二大支柱产品,今年预计出栏460万头,“十五”期间,首先,要在沅水和澧水两大流域建立两大生猪良繁基地,重点发展我市特色猪种桃源黑猪,要求桃源发展成出栏过100万头桃源黑猪的生猪大县,鼎城、澧县都要形成过100万头的生产规模,到2005年全市生猪出栏数达到550万头。其次,大力发展草食动物。我市草场资源丰富,发展草食动物具有成本低,市场前景广的特点,结合“五个百万亩工程”的顺利实施,湖区要重点发展肉牛和肉羊的引进、驯养,山区重点发展马头羊和肉兔生产,平丘区重点发展奶牛的饲养,把草食动物作为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到2005年,全市要形成3万头奶牛、30万头肉牛、1000万只肉羊的发展规模。第三,重点发展肉食加工业。我市有大小屠宰厂360家,其中年宰杀能力过万头的有5家,常德肉联厂年宰杀能力为30万头,年加工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但大多数肉联厂仅限于单纯的宰杀加工,而且加工量不饱和。今后,我市肉联企业要重点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桃源黑猪、马头羊、肉兔等加工制品,在着重发展分割、保鲜、熟食风味制品等肉食品上下功夫。第四,大力发展奶品加工业,使我市日加工鲜奶的能力达到300吨以上。到“十五”期末,畜牧业产值要达到68亿元。综合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3、蛋禽支柱产业。我市有丰富的水面资源和大量的空坪隙地,而且还有桃源大种鸡、滨湖麻鸭等优良的地方品种。近些年通过引进艾维茵鸡,江南一号鸭、樱桃鸭等名新品种,为我市蛋禽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全市出笼家禽9777万羽,禽蛋产量2833万吨,禽蛋生产产值达169亿元,预计今年蛋品总产达29万吨,家禽出笼过亿羽。“十五”期间,要重点发展桃源鸡、鹌鹑、美国肉鸽、乌骨鸡、七彩山鸡、清水鸭等优新品种,良种家禽发展要占到50%以上。到2005年要发展水禽3000万羽,其中鼎城、汉寿、安乡、澧县各发展500万羽,鸡12亿羽,蛋品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要在安乡、临澧、鼎城等家禽养殖大县筹建禽业加工企业,开发高档产品“板鸡”、“板鸭”,推广临澧太平的经验,大规模发展肉鸡养殖及系列加工,发展出口产品。到“十五”期末,禽蛋生产产值达到30亿元,实现综合加工产值5亿元。
4、茶叶支柱产业。我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6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东山秀峰”、“石门银锋”、“桃源乌云毛尖”“桃源大叶茶”等优质名茶为主体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十五”期间,要以石门西北山区、桃源西南山区为主体,大力改造老茶园,建立30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同时,改进制茶工艺和包装,提高茶叶品质档次,在重点扩大“桃源大叶茶”、“乌云毛尖”、“桃源杉针”、“东山峰秀峰”等名茶的生产规模的同时,培育生产红茶、花茶、乌龙茶、铁观音等高档名茶的外向型企业。
5、杨树支柱产业。根据国家鼓励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实际,充分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机遇,依托现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三倍体毛白杨公司,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到2005年,全市优质杨树面积达到200万亩,逐步用现在的三倍体毛白杨、三角叶杨等优质杨树代替原有的黑杨,并配套加工,使整个杨树产业的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并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6、果蔬支柱产业。今年,全市优质蔬菜基地和优质果林基地面积分别将达到100万亩,每年蔬菜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各类水果产量将达到30万吨,但加工仍是薄弱环节,发展潜力还很大。“十五”期间,在重点培育果蔬批发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扶持10家果蔬加工企业,使果蔬产业的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
按照常德市“十五”发展规划,结合建设经济强市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重点是,通过全面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推进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效、财力增强,逐步把我市建成优质农产品大市、生态经济大市、食品生物产业大市。
坚实的农业基础
全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646万亩,可养殖水面100万亩,林地面积700万亩,具有发展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 全市有5个县、区为国家农产品商品基地。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居全省之首。果、麻、茶、糖、蚕、烟和猪、牛、羊、禽、鱼、龟、鳖、牛蛙、珍珠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省、全国。
日益健全的工业格局
常德市为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卷烟产量居全省前列。常德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目前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少数产业外,其它30多个大类均有分布,形成了轻工业占主导、轻重工业基本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截止2004年底,常德市有规模工业企业401户,其中大型企业4户,中型企业49户。随着常德市国有企业“两个置换”改革进入清盘扫尾阶段,规模工业企业仅有68户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市直纳入改革范围的63户工交企业已有60户完成了职工安置工作, 9个区县(市)列入改革范围的213户国有企业已全部完成扫尾工作,实现了体制的根本转换。
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3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绝对额居全省第三位,速度居全省第二位;完成销售产值2809亿元,同比增长267%,产销率达100%;实现利润19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增长3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0多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常德产业实际,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常德市近几年重点发展的十一个优势产业,即:烟草产业、铝材产业、电力产业、林纸产业、食品产业、机电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珍珠产业、盐化工产业。2004年,全市十大优势产业(不含珍珠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33亿元,实现销售税金653亿元,实现利润17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76%、867%、979%、902%。
烟草产业 常德卷烟厂是常德唯一的烟草生产企业。该厂主要产品为“芙蓉”系列卷烟,其中“芙蓉王”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并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多年名列中国高档烟前茅。2001年,常烟投资10亿元,新建联合工房,引进先进的卷烟生产和科研设备,使该厂具有了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水平。2004年,该厂完成产值1124亿元,实现利润119亿元。 面对全球化世纪风云,常烟定下了自己的“2231”奋斗目标:即在“十一五”末期,确保卷烟品牌规模做到200万大箱以上,品牌的年度收入200亿元以上,企业年度利润30亿元以上,进入行业一流企业,跻身世界烟草前10强。
铝材产业 2002年,创元铝业落户常德市桃源县,距市中心30公里。创元铝业依托五强溪水电站的电力优势,吨铝电费占铝锭成本的比例为33%(吨铝耗电15万度,电价026元/kwh),比国内平均水平(吨铝耗电16万度,电价0305元/kwh)低5个百分点。2004年完成产值115亿元,实现利润4643万元。2004年至2007年,创元铝业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达到年产电解铝28万吨、铝材10万吨、阳极16万吨、发电42亿度(自建60万千瓦火电厂)的生产规模,年产值75亿元,利税10亿元。湖南省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将常德市确定为铝工业发展基地,为加大铝材产业开发力度,市政府成立了铝材及铝合金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选址确定在德山经济开发区和桃源创元工业园,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市场调研。
电力产业 常德现有5家火电厂,33家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6万千瓦,其中石门火电厂90万千瓦。2004年,全市完成电力产值156亿元,实现利润3656万元。
林纸产业 常德现有造纸及纸产品加工企业23家,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有中型企业4家,分别是常德恒安纸业、常德天宏纸业、津市雪丽造纸、安乡恒安卫生纸品。2004年,林纸产业完成产值125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根据国家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常德市实施了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五个百万亩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在五年内种植杨树面积300万亩,这将为制浆造纸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食品产业 常德现有食品工业企业和个体户2万多家,固定资产20多亿元,年产值35亿元,年利税5亿元。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有20家,过亿元的有3家,涌现了金健米业、湘澧盐矿、桃源鲁糖、国人啤酒、德山大曲、武陵酒业、汉寿荣祺、西洞庭糖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金健米业是“中国粮食第一股”,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金健米”获全国知名品牌。全市食品工业产品有5个获国家银质奖,92个获省优产品奖, 10个获“湖南品牌”。
机电产业 常德现有机电制造企业137家,其中规模企业78家,包括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纺机、烟机、轴承、电机、电工电器等15个行业,有235种近400个规格型号产品。共有各种设备9100台(套),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的15台(套),国内先进水平的791台(套),一般水平8294台(套)。拥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员工4072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科技人员2319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69人,占员工总数的125%,获博士和硕士学位的29人,享受国家级待遇的9人。
常德纺机生产的“巨鹰牌”摇架已形成7大系列29个品种,是国内同类产品中产品最全、产量最大、质量最优的,其中YJ2-142C型摇架已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2003年9月“巨鹰牌”摇架打入摇架王国德国,出口4万套。经编机有特里科高速机型、拉舍尔双针床机型及贾卡提花机型等4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其质量、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之首。
湖南安福气门的气门座,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的武陵牌35KV级以下电力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被授予省级名牌。
华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VR系统、“X”光机电视系统、条形码客户信息录入模块、IC卡管理模块、安检过程硬盘录像管理网络检索模块等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反映良好。
常德烟机生产的YJ17-YJ27卷接机组、YF12-YB17储存输送系统占据国产同类机组70%和80%的市场份额,新开发的高档生活用纸包装机组产品可替代进口。
金龙电机研发、生产的“锦龙牌”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填补省内空白,功率符合德国DIN42673标准,Y1、Y2系列产品70%出口欧美市场。
纺织产业 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60多家,拥有纺纱能力60万锭,织布机6000台,印染能力15亿米/年。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2家,资产总额3042亿元,从业人员232万人。
常德市是湖南省优质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每年约200万担,占全省一半。全市纺织企业前段主要是实施内涵式填平补齐的系列技术改造,以改造更新原国有企业陈旧落后装备为主,在提高产量、质量,降低能耗、物耗,治理污染方面下功夫,装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后期发展要转向引进先进的面料后整理技术,提高服装特色工业用面料的集聚度,培育纺织品终端品牌。近期可充分发挥常德纺机在中国经编机制造行业的龙头地位,促成经编机与经编布制造在本地的完美结合,找准突破口,大力扶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经编白坯的产业集群,再适时引进后整理工厂。今后3-5年内纺织行业发展规划:培育区域群体产业,纺织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纺纱能力达到80万锭,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建成以杰新纺织、东信棉业、云锦纺织为标志的我省重要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苎麻脱胶、纺纱基地;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经编产业园。
建材产业 常德现有建材工业规模企业46家,以生产水泥为主,共有40家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59条水泥生产线,其中旋窑生产线8条,立窑生产线51条,年生产能力484万吨。全市水泥灰岩的基础储量为15亿吨,居全省第一位,岩石品位高,氧化钙含量为51-54%,大部分矿区矿石处于裸露状态,适合低成本开采。
石门特种水泥公司的“坝道”牌水泥属省内名牌产品,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通过了三峡总公司严格的检验,选为三峡大坝的主体工程施工材料。施工8年来,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受到了三峡总公司的赞誉。澧县银丰公司的的“湘码”牌水泥被选为湖南大学、长沙建行万顺花园的主体施工建筑材料,产品近期销往上海、江浙等地。临澧新厦集团公司的“新厦”牌水泥,澧县甘溪水泥公司的“甘溪”牌水泥均为省优质产品。石门强盛水泥、桃源雄劲特种水泥、临澧龙凤山水泥、鼎城湘北水泥在省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医药产业 常德市医药业门类齐全,现有医药工业企业26家,其中制药21家、医疗器械2家、医用氧制造和卫生材料、中药机械企业各1家。此外,还有80多家医药商贸企业。大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GMP技术改造,商贸企业有5家进行了GSP改造,户数和标准都处于全省前列。
全市医药工业企业可生产化学原料药100多种,化学药制剂10类共200多个品种,中药剂49个品种。目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过千万元的有7家。
珍珠产业 常德是我国珍珠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1/3,质量居全国之冠。目前常德市珍珠养殖面积30万亩,存塘珍珠蚌3亿只。由于常德市尚无珍珠深加工企业,故珍珠一般在1-2年幼蚌时就出售。如以5年成蚌计,年珍珠产量可达1000吨。其中一、二、三级珠占总产量的40%,主要用于饰品,深加工后产值可成10倍增长,达60亿元;四、五级珍珠约占总产量的60%,主要用于药品、保健品,深加工后产值至少提高6-8倍,可达40亿元;每年成蚌珠还可提供蚌壳12万吨,全部生产珍珠层粉可创产值19亿元。因此,常德市珍珠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常德老吉春堂制药有限公司收购临澧县合口镇珍珠保健制品厂,年使用珍珠81吨,产珍珠末药品2700万瓶,创产值2100万元;使用蚌壳约320万只,产珍珠层粉800吨,创产值1300万元。
�
盐化工产业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目前主要有湘澧盐矿和澧县新澧化工有限公司2家企业。湘澧盐矿位于湘北重镇津市市,是我国最大的井矿盐企业之一,集水溶采矿、真空制盐、冷冻提硝等工艺为一体,固定资产原值28亿元,净值164亿元,具有年产精制盐50万吨、工业无水硫酸钠(芒硝)45万吨、碘酸钾80吨的生产能力,其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始终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澧县新澧化工有限公司由四川新津化工公司于2002年投资8000万元组建,年生产能力为年产芒硝70万吨。
岩盐和芒硝是常德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澧县盐井镇及涔南乡两地。岩盐为澧县优势矿产,与芒硝共生,现已探明盐井及曾家河两处中型矿床,岩盐基础储量均超过1亿吨,NaCl含量为50%-80%。曾家河矿区无水芒硝资源储量1800万吨,钙芒硝资源储量7400万吨;盐井矿区共生钙芒硝125亿吨。
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常德市建立了全省一流的外经贸、招商、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海关、外汇管理、出口货物联运和外商投诉协调等外向性经济服务机构,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闻传媒一应俱全。金融、咨询、律师、审计、公证服务规范。商品、科技、信息、房地产、人才市场活跃繁荣。常德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与胆略,于2000年率先在内陆城市打响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到目前为止,政府共出资18亿元承担改革成本,使市县两级企业的国有资本基本退出。常德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根本解放,企业的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极具竞争优势的物流体系
常德处于我国中西结合部,历来就是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之一的桥南大市场和一批专业市场蓬勃发展,商品可以广泛辐射到广州、上海、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区域辐射人口达3000万,每年有100万吨物资通过水运、50万吨物资通过公路、400万吨物资通过铁路进出。庞大、规范、完善的物流产业群体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市低三分之一。
欣欣向荣的开发区与工业园
常德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30多个。在德山建立了省级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常德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澧县澧阳工业园属国家级乡镇工业园和中西部合作示范区。临澧太平开发区和鼎城灌溪工业园属省级工业园。以上各类工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00多家,园区特色经济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近年来,常德市紧紧把握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规划了“上海工业城”、“浙江工业城”等特色园区,并派出专业招商队伍,积极主动地寻求合资合作伙伴,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8年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393亿元,增长6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82亿元,增长17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423亿元,增长12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02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1:422:337调整为228:446:326,结构进一步优化。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现为常德市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苎麻之乡”。汉寿县东临益阳市,西靠常德城,南衔桃花源,北濒洞庭湖,距省会长沙仅百余公里。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9国道横贯东西,省道S205线纵穿南北,常德桃花源机场近在咫尺。林业是汉寿的支柱产业。
亚热带季风气候
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降水量丰沛,年均降水量13422mm,年平均气压10121帕,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10℃的活动积温52864℃,全年无霜期274天,年均日照16884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千卡/cm2,年平均风速24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2%。以上气候因子为各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地层
县境地层由老至新,有冷家溪群、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构造
褶皱和断裂。
矿产
县境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基岩出露甚少,加之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探工作不够,迄今发现的矿点,矿化点仅28处。其中包括:金、锑、铅、铜、铁、粘土矿、草炭、天然气等。
地貌
县境地处雪峰山脉向洞湖平原过渡地带。南部丘陵属雪峰山余脉,由西至东,连绵起伏,成为资、沅二水在境内的分水岭。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北部低平开阔,海拔一般在40米以下,最低点白芷障湖底,高程244米。全县地势,由南向北,呈阶递状下降,平均比降1678%。丘陵占655%,岗地占1589%,平原占4907%,其余为水面,占2849%。境内地貌随洞庭湖演变历有变迁。
水文
全县年降水总量273亿立米。
湖泊
境内湖泊众多,著名的有:太白湖、围堤湖、目平湖。
土壤
县境土壤共分四个土类,包括水稻土、潮土、红壤和紫色土。全县土壤总面积3051万亩。可分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宜牧地、宜其他地、不宜地五大类。
自然灾害
洪涝、干旱为县境主要灾害。
编辑本段物产资源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5万亩,其中水田817万亩,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012万。近年来,汉寿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先后成功赢得了国家授予的“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珍珠之乡”四块牌匾。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99元,增加399元。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在30%以上。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924万亩,总产628万吨;棉花面积129万亩,总产11万吨;油菜面积456万亩,总产319万吨;苎麻面积13万亩,总产23万吨。 杨树面积6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杨树苗圃面积025万亩,年提供优质杨树苗木400多万株。花卉苗木面积37万亩,年提供优质花卉苗木500多万株。 年出栏肉猪75万头、肉牛067万头、肉羊4万头,出笼家禽800万羽,生产禽蛋25000吨。 全县有水域90万亩,其中养殖水面305万亩,年产水产品7万吨。吊养珍珠蚌8100万个,年产珍珠300吨,珍珠仔蚌近2亿只;存塘亲鳖250吨,亲龟200吨,年产稚鳖1000万只,产稚龟600万只,产商品龟鳖600吨。 该县立足“四乡”特色,突出“六大产业”,发展“一乡一品”,全县建成各类特色基地120万亩,其中高效农业示范基地80多个,基地面积1万多亩;建立“千元山丘”、“万元田土”的特色农业园区3万多亩。通过引导基地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湖洲黑杨林带、沅南垸和西湖垸两大珍珠养殖板块、军蒋公路沿线和西湖垸苎麻生产“一条走廊、两大板块”、城郊无公害蔬菜板块、沿319国道花卉苗木“走廊”,环西洞庭湖滨湖水牛养殖带和聂家桥乡奶牛养殖场等一批具有汉寿特色的产业板块。 目前,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38家,其中规模企业3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 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01家,入会会员14154人,带动农户5万多户,连接基地30多万亩,年销售农产品20多万吨。从事流通领域的中介组织1100多个,营销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年营销总量突破40万吨,营销额达10亿元。 全县各类农业品牌82个,其中湖南省著名商标1个,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8个,省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县80万亩耕地整体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80%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 苎麻
有10多个农产品荣获省农博会金、银奖。 甲鱼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概述
汉寿县黄福村“诗墙”
[2]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推动下,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提到了议事日程,于2002年3月成立了汉寿县旅游局,挂靠在汉寿县文化局。作为汉寿旅游业的指导协调部门,经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启动了汉寿旅游业,基本构建“两点一线”旅游格局。截止到2006年底,县内旅游企业已发展到了22家。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景区主要有西洞庭湖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鹿溪旅游度假区、清水湖旅游度假区、农业旅游观光走廊。湿地公园主推游洞庭湖,鹿溪主推森林观光、度假,清水湖主打高尔夫之旅,农业旅游则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力推珍珠养殖、加工、销售、农产品采摘、垂钓、水乡舟楫竞技游乐等观赏和参与性项目来吸引游客。
第一节 核心景区
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境内东部的西洞庭湖湿地,总面积3568万公顷,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西洞庭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西洞庭湖湿地由沅、澧水汇聚而成,有“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衔远山,吞长江,碧波万顷,浩无涯际,气象万千,素以美丽富饶闻名天下。这一带港汊迂回 西洞庭湖湿地风景区
,洲滩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岛,渔帆点点,芦叶青青,鱼跃水底,鸥鹭翔飞。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一日之中千姿百态。 广阔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140个人际罕至的湖洲和湖岛。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生长着湿地植物865种、鸟类207种、鱼类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0多种,是世界上最大的苇荻群落之一。这里湖面宽广,水草繁茂,自古盛产鲤、鲢、鳜、鲭、鳊、鲫、银鱼、草鱼和龟、鳖等各种淡水鱼,称得上天然特种水产基地。湖洲上野生的绿色食品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倍受人们珍爱。 西洞庭湖湿地风景区是一个大自然迷宫。浩渺无垠的水域胜景,风情万种的湖汊岛屿内芦荻连天鱼米香。杨幺水寨、龙王庙、洞庭古堤、万亩青纱帐、湿地鸟语林等众多景观,演绎着一个个神奇故事和美丽传说。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坐游船,观飞鸟游鱼,穿苇丛杨林;赏荷花,看珍珠出壳,尝野蒿水鱼……这是汉寿人捧出的一幅水乡旅游图。渴望亲近自然的人们,谁又能挡得住这巨大的诱惑呢!来这里,您可以一览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美景,也可以品尝洞庭湖野鱼、野菜等美味佳肴,更可以拍摄独特的湿地风光。来湿地,让您换得一身轻松愉快。 湿地公园由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并经营,现已开发的主要景点有: 1、芦荡探幽。开辟了500米长的芦苇荡水泥游道,设置了万亩芦荡观景台。 2、绿岛仙景。辟有四季长青的绿草观赏点,让游客体验过草地的乐趣。设置了观鸟台。 3、湿地鸟语林。在万亩黑杨林中,开辟了林荫道、观鸟园、吊床、秋千等项目。 4、杨幺点将台。设置了水上飞机打靶参观点。 5、杨幺水寨。建有杨幺塑像、杨幺纪念馆、洞庭湖渔民风情陈列室、水上浮动码头、水上餐厅及岸上餐饮、住宿设施。 6、龙王庙。供游客朝拜龙王。设置了游客活鱼放生、搬罾等项目。 7、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宣教中心。位于蒋家嘴镇青山湖垸旁保 西洞庭湖湿地风景区
护区管理处内,包括宣教中心和观鸟台两大部分。由WWF资助30多万元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建成,宣教中心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保护区办公室、接待中心、展示中心、百米湿地画廊、多功能厅等,主要宣传展示湿地的重要性和全球的湿地知识,主要湿地鸟类标本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开发成果。观景台高26米,水塔形,是观鸟与蓄水双功能塔形建筑物,中空,圆形,直径25米,内部建有可登顶的扶梯,顶部为正方形,面积约25平方米,四边开有观光的窗口,可眺望远方,是观鸟和望远的制高点。 8、洞庭湖游牧场。设置了游客参与性项目有:游客参与放牛、放羊、骑牛、划小船比赛、野炊等项目。 湿地公园一日游线路: 岩汪湖游船码头乘游船—芦荡探幽—绿岛仙景—湿地鸟语林—杨幺点将台—杨幺水寨(就中餐)—龙王庙—宣教中心—洞庭湖游牧场—岩汪湖游船码头(返程)。
第二节 重点景区
鹿溪旅游度假区 鹿溪旅游度假区地处县境丰家铺乡,位于汉寿、鼎城、桃江三县交界地带,面积近20平方公里,由次生林、人工林组成,包括楠竹、红豆杉林、针阔混交林等。森林覆盖率高,溪谷幽深,竹海茫茫,幽静、险峻、神气、迷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林间 鹿溪旅游度假区
野生动物丰富,有野猪、麂、兔、竹鸡、锦鸡等。森林景观保存完好,民风淳朴,山上有天宝庵等人文景点。成为旅游者体验“农家乐”和登山踏青的好去处。现已基本建成以度假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区。 鹿溪旅游度假区由湖南鹿溪山水佳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经营。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 鹿溪属雪峰山余脉,东临桃花江,西靠五宝山,南望花岩溪,北眺西洞庭湖湿地公园。说起鹿溪最为神秘之处也许就是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天宝庵”,相传当年唐玄宗曾把杨贵妃暗送到此,削发为尼,特建造此庵。以皇帝年号命名“天宝庵”成了一大千古之谜。宋代钟相、杨幺起义后,在此建太子寨、先锋寨。一条马蹄斑斑的古官道至今尚存。鹿溪还是县内外著名的“百宝山”,国家林科专家、湖师大教授等在这里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南方红豆杉。此外,鹰嘴龟、锦鸡、麋鹿、麂子等珍禽异兽常出没山涧。 清代诗人李少白在这里留下“十里崎岖一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作茧将人裹,不信前途有路程”。 主要景点有: 1、云峰山竹海 与天宝庵遥遥相对,这里号称“十里竹廊”,沿幽谷而行,绵延数里的楠竹林形成了壮观的竹海风光。云峰山脚是竹鸡寨,寨中古树参天,峡谷幽深,因多竹鸡而出名。 2、敞口堂屋古民居 鹿溪一带有种风格独特的民居,一般为并排三间或五间,中间的一间为敞口,主要供主人休息、聊天以及接待客人的地方,通常是一层砖瓦结构,科考价值较高。相传此种民居为三国时期曹操的一支部队战败后流落于此而建。敞口堂屋的文化品位较高,一般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堂屋的挑檐上有麒鹿麟纳瑞的浮雕,廊柱上、木板上依次都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鹿溪飞瀑
[3]的浮雕,且雕工精细,层次分明。堂屋的神龛上有“天地国亲师位”,并蕴有深意:“天”不顶头,“地”不分家,“国”不开口,“亲”不闭目,“师”有带刀,“位”不离人。 鹿溪一日游旅游线路: 千年古枫树—敞口堂屋古民居—云峰山竹海—天宝庵—铁甲村“四道茶”(农家乐就中餐)—千年古官道—一树冠三邑—南方红豆杉观赏基地(返程)。
第三节 新型景区
清水湖旅游度假区 清水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子庙工业园北侧,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清水湖校区联为一体,由猎鹰集团公司独资开发建设并为主经营。总投资13亿元,占地6000亩。度假区已开辟的旅游项目主要有:钓鱼基地(推出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名贵鱼垂钓、国内淡水优质鱼垂钓)、天然游泳池、水上步行球、游船、游艇、龙舟竞渡、水上卡拉OK厅、吊脚楼餐饮、住宿。陆地推出了波音737飞机参观点、空中索道(坐缆车)、遛马场、丛林演习场、12公里电瓶车环湖游、高尔夫练习场、高尔夫球场、国际会议中心。
第四节 乡村旅游景区
西洞庭湖湿地农业旅游观光走廊 近几年,该县在军山铺、蒋家嘴、洋淘湖、岩汪湖、周文庙、龙阳镇、株木山开辟了一条农业旅游观光走廊,该走廊于2007年2月荣获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参观点和休闲度假村有: 1、青山湖有机鱼养殖观光区。青山湖优质淡水鱼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有机鱼品牌质量认证,是洞庭湖区至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养殖基地。 2、洋淘湖珍珠养殖观光区。在向八佬珍珠养殖基地开辟了供游客观光并参与剖蚌、取珠及珍珠加工等游客参与性项目。 3、岩汪湖农产品采摘区。供游客亲自参与农事活动,采摘湘莲、菱藕、桃李、甘蔗及时令蔬菜。 4、县特科所龟鳖养殖观光区。供游客观光并亲自参与捉龟、鳖、鱼,参观中华鲟标本,学习、了解汉寿甲鱼、龟、优质淡水鱼、虾、泥鳅、鳝鱼等特种水产品的相关知识。 5、紫天农庄、天月湖度假村、富士度假村、万利达农庄投资额均在500万元以上,先后被评为常德市四星级农家乐。
第五节 其他旅游景区(点)
1、帅孟奇纪念馆。位于县城县委会大院内,是我县红色旅游主要参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汉寿县烈士公园。位于县城北郊杨旗嘴社区,是我县红色旅游主要参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西竺山净照寺。位于县城龙阳大道西侧中段,属我县宗教界及社会人士捐资仿建。 4、五宝山。位于朱家铺镇,由当地村民自发投资兴建。 5、金牛山。位于三和乡与东岳庙乡交界处,是踏青、登山的好去处。
第六节 旅游饭店
1、福星楼宾馆。始建于1994年5月,是县粮食局的下属单位,有固定资产784万元,现有员工120人。宾馆位于县城繁华的西正街,经营项目主要有餐饮、娱乐、茶楼、客房等。拥有客房58间套、床位137个,大型会议室可容纳100人,多媒体小会议室可容纳50人。餐饮部有2个大型宴席厅,一个内餐厅,包房9个,共52个台面,可同时接待500人就餐。茶楼有大小KTV包房7间,是品茶休闲的理想场所。宾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和环控音乐系统。2004年12月23日,荣获国家二星级旅游饭店,填补了汉寿星级宾馆的空白。 2、龙阳国际大酒店。由中外合资企业常德凯宏实业有限公司倾心打造,酒店由大型超市、凯宏花园、酒店主楼3大部分组成。总投资9800多万元,面积43000平方米。酒店主楼11层,投资5800万元,建筑面积为17000平方米。有各种客房180间,可同时容纳280人住宿;餐饮包房28个,大宴会厅3个,可同时容纳1200人就餐;大小会议室5个,可同时容纳800人开会。中西餐厅、食街、茶楼一应俱全,政务、商务、旅游、娱乐、休闲、健身、购物设施应有尽有、绿化面积近15000平方米,停车位120多个;整个酒店设计充分体现人文理念和人性关怀,造型美观,设施先进,入住舒适。龙阳国际大酒店已于2006年底正式营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 3、凯帝大酒店。由中美合资企业投资构建的全欧式风格的花园式旅游涉外酒店,地处太子庙镇。酒店占地22亩,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酒店环境优美,店前广场花园绿草喷泉交相辉映,清新怡人。 酒店设计新颖,服务设施完备,可容纳近千人。内设各式中高档客房、宴会厅、中西式餐厅、咖啡厅、豪华会议室、影院、歌舞演艺厅、游泳池、男女桑拿洗浴中心、健身房、网球场等,是一家集旅游度假、交流聚会、商务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酒店。 4、海天大酒店。由中外合资企业投资兴建。2006年开业。位于县城建设西路。总投资780万元,总面积3200平方米,主楼高10层,拥有客房48间,床位88个,推出了客房、餐饮、娱乐、休闲等项目。 5、旅行乐宾馆。位于长张高速公路太子庙高速公路服务区,2005年开业。是我县重要的游客接待点和中转站。
第七节 旅行社
1、洞庭旅行社。2007年上半年成立,是汉寿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旅行社,位于县城文艺路文化休闲广场旁。 2、常德中国旅行社汉寿门市部。位于县城县委会大门右侧。 3、常德风光旅行社汉寿门市部。位于县城汽车总站。 4、常德新世纪旅行社汉寿门市部。位置县城龙阳大道水利会门面。 5、常德康辉旅行社汉寿门市部。位于县城龙阳大道汽车总站对面。 6、常德运通旅行社汉寿门市部。位于县城南岳路西段。
第八节 旅游购物市场
乐满地珍珠市场。位于县城南岳路与龙阳大道交界处。该市场吸引了数十家县内外珍珠开发、经销商进场经营, 2006年成为了我县旅游商品专业购物市场。 第九节 旅游商品加工厂 汉寿县湖洲天然野菜食品厂。位于沧港镇。该厂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天然野菜及野生水产资源,开发了湖洲天然系列食品,注册了“洞野”牌商标,现已批量生产。野菜干制品有凤尾菜、马齿苋、芦笋;鱼虾干制品有银鱼、干鱼、干虾、湘莲;风味腊制品有熏鱼、中华鳖、腊制芦鳝等,产品行销省内外,荣获了省农博会金奖。
编辑本段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文艺:地花鼓、蚌壳舞、彩莲船、打花船、渔鼓、三棒鼓、说鼓、丧鼓、打土地、傩愿、莲花闹等。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莲荷坝淡水鱼养殖基地是全省最大的高密度精养基地描述下基本状况?
问: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真正运行起来会困难重重。
在水面建厂养鸡水下养鱼,这样的项目有些模仿“鱼桑”项目,有点废物利用绿色循环的意思,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作用起来会困难重重。因为目前这样的项目不多,能够借鉴的经验也太少,很容易翻跟头。
一,鸡鱼共养有好处
阿坤查阅了好多资料,认真学习了下这种养殖方式,总结下有几点优势。首先水面养殖节约了占地,不需要再土地上建厂房,只需要承包些池塘就够了,其次是鸡粪最大化利用,实现效益多大化,不仅能够赚养鸡钱,还顺便挣了养鱼钱,最后是这种模式省工省时,不需要人口收集粪便再喂食鱼,省掉了这一环节。
二,鸡鱼共养的坏处
其实很多普通人并不了解,还不知道鱼还可以吃鸡屎长大,恐怕有些人会再也不吃鱼喽,并且鸡鱼共养也并非全是好处,阿坤认为有以下坏处,首先养鸡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粪便,这些粪便中含有许多菌类,像大肠杆菌便是其中一类,粪便经过自然发酵会产生热量和氨气,若粪便没有处理发酵好,直接倒入水中,容易造成水温升高、水污染等问题,只能养殖一些耐缺氧的鱼种,像罗非鱼和埃及塘鲺鱼等等,还要不停地给水面供氧才行。
总之,尽管这种养殖方法还没有普及,但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践,先不说能不能赚钱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养殖模式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下,是可以实现的,是可行的一种养殖模式。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随着场地租金的增长,现在很多养殖场都在慢慢做立体养殖,例如在水产养殖中很多朋友喜欢在芋塘上面或是边上搭棚来养殖鸭和鹅,有的在塘边养猪之类的,这样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合理地利养殖畜禽时所产生的粪便,从而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那么在养殖鱼时能不能在水面上建鸡场,上面养鸡,水中养鱼,这种养殖基地可行吗?
踏火在水产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在鱼塘水面上建场养鸡的(也许是我没遇到过),因为鸡不比鸭和鹅这一类水禽,鸭和鹅不怕水,生活的环境湿度大一些问题不大,而且也不是一天到晚关在水面上,一般白天都是放出来,只有晚上才赶进棚里去。而鸡的生存环境如长期比较湿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密度高的情况下更易出现问题。所以一般鱼场的老板也不会冒这个险去做,一般最多也就是在鱼塘的堤上散养一些鸡。
另外在水面养殖鸡虽然鸡粪可以用来养鱼,但是鸡粪相对鸭粪和猪粪这些来说,其里面的有机质和残余的蛋白含量会更高,因此这一类粪便进入鱼塘之后如果量稍一多的话则很易引起水质变差,养殖的鸡少可能问题不大,但是鸡一多的话鱼塘里的鱼根本养不好。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如果塘里要用鸡粪则也是用一些发酵好了鸡粪,没有发酵的鸡粪一般的养殖户是不敢大量用的。
因此说,如你想在鱼场养殖鸡的话,个人建议你最好是在塘堤上养殖,或是在塘边的水面搭棚来养殖也行,但是最好不要将鸡粪直接排入鱼塘,特别是底质肥水源不好的塘一定要注意这,要不天气变化时塘里的水很易出现问题。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水上面建鸡场养鸡,下面养鱼,这个模式好,早在70年代已经有了,这个养殖方法也有具体的要求,一,水面积不能太少,并且一定要有活水,池塘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二,鸡场的复盖面积不能超过池塘的1/3之一,鸡场必须建在池塘的出水口。三,鱼种的放养搭配,我国的四大淡水鱼全部要合理投放,养殖4斤重以上的青鱼,要在池圹里投放螺丝,青鱼10斤重以内不要捕捞,正是快速成长的阶段,在放养四大亲鱼的同时,适当的投放鲤,鲫鱼。投放一年内的亲鱼最好不要捕捞,到第二年底再捕捞,捕捞时选择大的,留下小的继续养殖,如果管理的好,两年后的四大亲鱼都在10斤以上了。鸡鱼套养这个模式好,节省了空间,土地投资,节省了鱼饲料的投资,方便管理,值得提倡,最后加一句,池塘内安装增氧设备,备用。
早在1997年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人就做了这种养殖模式,那时他是养肉鸡,他的那个鱼塘很大,有十七亩多地那么大,基本是一个长方形的鱼塘,他在最窄处建了一条通桥(钢木结构),能养1500多鸡,它的设计还算很合理,鸡舍半封闭,鸡粪和费饲料全部落入鱼塘,外加直接抽取塘水冲洗鸡舍(底部粪便)。
他的这种设计只能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应用,冬季不行,我们这里冬季气温低。
第一年效益很很好,鸡和鱼双丰收,收入双倍增长。
到了第二年就出问题了,他的鸡得了病,感染了鱼塘,当他顾着挽救鸡群的时候,鱼塘水质突然恶化了,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他赶紧再挽救鱼塘,最后的结果是鱼塘救过来了,损失差不多三分之一,鸡却没有,死掉了一半多,最后便宜处理掉了。
后来他吸取了教训,改建了鸡舍,采取了半岸通桥鸡舍,发现问题,只需1个小时,鸡就可以全部回到岸上,他也加强了对鱼塘水质的管理,他每年可以在在鱼塘上养殖3批肉鸡,给鱼塘节省80%的鱼饲料。
几年后由于市场不好,他就改行了,他那套设施就转给了别人,2012年土地流转,那片鱼塘改建成了一个市郊公园,原来的模样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这种养殖方式并不占多大优势,除了节约用地以外,就是节省鱼饲料投放时间,如果换个方式采取岸养,机械投料反而比这种更安全,更经济,更容易疾病防控。
总之就是一种生产方式吧,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水上面养鸡、水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模式看起来很好,可是我国目前没有这样的养殖模式。 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想不到的不一定别人想不到,我们不敢做的不一定别人不敢做!在水面上养鸡,我们会考虑湿度会不会比较大。毕竟如果养鸡的环境湿度比较大,对于鸡的生长或者产蛋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国外,就有人利用 水上面养鸡、水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模式,大家可以去看看越南那边,他们那边是有这样的养殖户。
其实在水面上养鸡、水面下面养鱼,还是有很多优点。比如 节约了养殖空间,还有就是节约了鱼的饲料成本。 但是因为鸡的本身原因,所以说在水上面养鸡的话,那么对鸡场的建设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一、水上面养鸡、水下面养鱼,为什么能节约养殖空间,节约饲料成本?我们都知道池塘的上面,是有足够的空间未被利用。池塘有多大,水上面未被利用的空间就有多大。 如果我们能将池塘上面的空间利用起来,那么这个被利用的空间,就会产生额外的收益。 同时也是节约了一定的养殖空间,就比如在池塘上面建立养鸡场。而且养鸡场的鸡,每天会排泄大量的粪便。鸡的粪便对于鱼来说,算是一定的饲料。毕竟 鸡属于直肠动物,其粪便中会含有很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对于鱼来说其营养很高。
不过虽然鸡粪对于鱼来说算是一定的饲料,可我们最好是投放经过发酵的鸡粪。因为没有发酵好的鸡粪,会含有大量的病菌,对于鱼的生长不好。我们在发酵鸡粪的时候,发酵所产生的热能,能有效的消灭大部分的病菌。
但是 未发酵的鸡粪也能投喂给鱼吃,只是说经过发酵的鸡粪会比较好一些。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池塘的面积需要足够的大,才可以在上面建立鸡场。因为鸡场内的鸡,排泄的粪便还是比较多,当超过池塘的承载量时,池塘的水质会逐渐的变差。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定期给池塘进行换水工作。
二、鱼塘上面建立鸡场,需要保持一定的防风透气性如果鸡长时间的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那么它的产蛋性能和自身的生长,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如果要在池塘上面建立鸡场养鸡,就必须想办法降低鸡场内的潮湿度,毕竟池塘上方的空气湿度比较高。
降低鸡场潮湿度的最好办法,就是使鸡场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让潮湿的空气不会一直聚集在一定地方。不过因为 在晚上,池塘上方会比较寒冷,容易形成冷风直吹,所以我们建立的鸡场也要保证一定的防风性。 因此我们在池塘上方建立的鸡场,最好是围墙的上部处于漏空状态,而围墙下部处于密闭状态。这样既能防止冷风吹伤鸡,又能防止鸡场内太过于潮湿。
总结:水上面建立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模式还是可以。不过最好不要这么做,毕竟这样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如果鸡场比较潮湿,对于鸡的生长和产蛋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来说,在我国还没有人这么做,但是在国外就有人这么尝试,特别是越南那边!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很骨感。现实中这样的养殖却少有人去实行。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方式听起来不错,循环利用的养殖方法,这样的养殖方法理论上有两个好处,
而这样的方法养殖坏处却要比好处多
1,池塘上建鸡场养的鸡容易得病。 鸡是喜欢通风干燥的场所,在池塘上养鸡,下面的水气挥发上来鸡舍潮湿,容易滋生细茵影响鸡的 健康 ,冬天鸡场下面来风,吹的鸡爪受冷容易站不起来。
2,鱼塘里的鱼儿肉质不好影响销售。如果这个方式池塘养的鱼是用来卖的话,建议不要这样做,为什么? 告诉你一个真实事件,我朋友是养鸡的,当然他不是在池塘上面养鸡,只是鸡场门前有口池塘,他便将鸡粪全铲到池塘里,鱼儿有吃的肥料,到年底他将鱼塘里的鱼清出来卖却被村里的人骂,因为鱼吃出来一股味,难吃的很,他也被传的周边都知道了名声也坏了,之后他家卖鱼都没人买,大家都知道他家鱼的肉质不好有股味道,不管鱼是喂什么的大家都不买他家的。
3,两边都得不了益。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看出来,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循环利用养殖,但是缺点带来的却是,鸡养不好了容易得病,长势不好形成不了效益,鱼儿虽然喂养成本降低了,但是肉质不好,变成了一次性生意,人家买了一次鱼之后都不买了,搞得两个养殖的效益不升反降。
1,鸡场建鱼塘里上需分上下层建设,上层是鸡休憩的场所,下层是鸡活动场所,这样上层不受潮湿影响,鸡休息的好,病就少了。
2,鸡场建设不能占池塘的1/3,只能占更少的地方,这样,池塘和鸡场才能形成良好循环。
3,鱼塘必须有足够的新鲜水流入。因为鱼塘有鸡鸡粪的掉入,当中会含有细菌,池塘水没有新鲜水流入的话,久而久之,塘水质变差,鱼儿容易得病,鱼儿肉质也会变差。
4,鱼塘里的供氧要保证,鸡粪会产生热量消耗池塘里的氧气,所以鱼塘里新鲜水要充足,或是有供氧设备保证。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针对你这个问题,在国内的话只能说: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水上养殖的利弊:
第一、水上养殖的好处
鸡舍建在鱼池上面,鸡舍里养鸡,鸡粪直接喂养鱼池里面的鱼,消除了处理鸡粪的麻烦及开支,同时节省了一部分养鱼的饲料开支。
水上养鸡,鱼池是一个天然的降温环境,这对于夏季养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面,节省了鸡舍降温的开支。
第二、水上养殖投资在这里以养10000只鸡来计算,如果养1万只鸡需要配套60亩的鱼池。因为,如果鱼池太小,鸡粪直接排到鱼池了,鱼吃不完鸡粪的话,最后直接造成鱼池就成为一个抽粪坑了。那么在鱼池上方建设折一万只鸡的鸡舍,再加上这60亩地的鱼池,成本在这里就不给计算了。再加上一些其他设施的成本,没有个100万以上基本动不了。
第三、环境污染治理
现在国家对养殖污染的治理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只是养殖,不管污染的话,基本是不可能了。很现实的一个例子,我们村有个水库,后来让人承包养鱼,喂得就是鸡粪加饲料,周围养鸡的鸡粪都给拉去直接倒在水库了,本来一个非常干净的,充满童年回忆的水库,最后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水库。不过去年镇上给收回了,不让在承包养鱼了,水库里的水全部放干重新蓄水。所以,如果你真想用这个模式养殖的话,环境污染这块是需要重点考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吐槽!
关注养殖达人,谈天说地话养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告诉我!
水上年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题主是在说笑吧,你是养鱼还是养鸡场下面建个大粪坑啊。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用鸡粪来养鱼吗?但是,你认为什么鱼吃鸡粪呢?
我就不明白了,养鸡场建在陆地上多好,还节省很多投资,而想把鸡场建在鱼池上面,你知道工程有多大,投资要多花多少吗?这样说吧,你建一个鱼池上面的养鸡场,可以在陆地上建两个同等规模的养鸡场,这是何必呢?
再说,养鸡场产生的污染物鸡粪等,是很难溶于水的,如果全部放入鱼池中的水体中,会使水体变得十分浑浊,十足像个大臭粪坑,这样还可以养鱼吗?肯定是不行的。
养鸡场要保证干燥,在鱼池上面,会是鸡舍变得很潮湿,这样就会使鸡舍滋生细菌,这样不利于鸡身体 健康 的。
这样做,投资大,还不利于鸡生长,关键鱼池还会被破坏,水体根本不适合养鱼。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这就是我们古代所创的桑基鱼塘,早在齐民要术当中就有记载。这么优良的模式在古代就有创立,但是现在却不能使用这种模式了。主要是为什么呢?上面养鸡,下面养鱼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想行得通,就必须要对污水进行处理。
为什么行不通?如果你在大型养殖场上过班,你就会知道。你去鸡场看一看,现在养鸡基本上都是用药物来堆积而成的。小鸡刚出生时就开始打疫苗,然后就要使用抗球虫的药物,还要使用诺氟沙星等治疗肠炎的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抗生素。
①抗生素残留严重:抗生素的残留特别严重,这样的抗生素会对池塘当中的微生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水产的生长 ,尤其是一些名贵的水产,他们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
②尿酸较多营养过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鸡粪当中尿酸过多,会对水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水体整体呈酸性,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除非极个别特殊的鱼,其他的鱼是生存不了的。
为什么古代却可以?①他们不使用抗生素:因为古代他们并不使用抗生素,因此排在粪便当中更不会有抗生素残留,这样鱼和其他的微生物在水中就可以共存。
②散养数量少:而且他们主要是以散养的状态,养殖的数量比较少。在齐民要术当中就有记载,上面搭设凉棚,主要是几根竹竿搭建而成,下面是于生活的场所,周围几户农家种的还有桑树等,现在的养殖模式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养鸡场最少要有2万只以上,一只鸡一天至少要排50~100克的水粪,2万只鸡一天要排出多少呢?也就是要排一吨的粪便,对于这样的粪便一个池塘能装得下。
怎么才可以养鱼呢?首先我们要对鸡粪进行处理,要把它的污水处理干净。但是据我所知,能将生产污水以及粪便处理得达到养殖标准的还没有几家鸡场,仅仅是一个新希望六合有一个示范基地,他们才是将污水处理以后达到了排放以及农田的使用标准,其他的更不要说了,使用标准都达不到。如何达到养殖的标准呢?
水面上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种模式笔者认为不好,首先一个是成本太高了,地面上围一个养鸡场用不了其一半的钱;二是很难保证鸡舍内不漏风,毕竟鸡不但怕热同时也怕冷。要是养鸭子到可以考虑考虑,水源那么近,加上鸭子又是喜水的动物。
养鸡的利润本来就不高,所以每一份投入都必须精打细算。尤其是大份额的场地建设费用、养鸡场设备费用等,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白养几十,甚至上百只鸡。还有一个也是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鸡场的地面该如何建造?题主最初的想法肯定是觉得上面的鸡粪,可以用来喂食下面养的鱼,其实也没错,但问题是鸡粪这么下去?
利用人工收集显然不现实,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把鸡场地面做成网格状,随便用水冲或者用扫把扫都轻而易举。但是上面的鸡会不“乐意”的,网格养鸡,非常容易发生鸡腿病,何况还是在湿气本来就比较重的水面上,发生率更高。而且太过于透风,还会提高引发各种类型传染病的几率,本想着一举两得,到头来可能连一个都得不到。
鸡是喜干厌湿的动物,要想配套养殖,首先一定要了解所养殖品种的特性和生活习惯,以及各类传染病的诱因。比如题主说的养鱼水塘,其实在上面养些鸭子、鹅这类喜水的动物,可以更好的合理利用本地资源,达到双收益也更容易一些。
呵呵我是当地人。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莲荷坝淡水鱼养殖基地位于西洞庭湿地保护区附近,属亚热带北缘湿润滨湖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5℃,降水量12816毫米,日照时数17938小时,无霜期260天。整个区域属洞庭湖断陷盆地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开阔,土地成土母质属近代河湖沉积物,土壤深厚肥沃,湖面宽广,水草繁茂,水产动物极多,自古盛产鲤、鲢、鳜、鲭、鳊、鲰、银鱼、草鱼、凤尾鱼和龟、鳖等各种淡水鱼称得上天然特种水产基地。莲荷坝养殖基由两部分组成约600亩的水面,外加西洞庭旁一个约100多亩水面的育苗培育基地。基地主要养殖鲤鱼、鲢鱼、鳜鱼、鲭鱼、鳊鱼、草鱼等等。品种多,数量多,且水质清优,四周环境极佳,四周意大利黑杨覆盖面积大。基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照看,管理挺好(具体情况,有需要的可以实地考察)
还有老板在我们这一带知名度高为人好信誉高深受人们敬重。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