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斑鱼怎么养才不死
养鱼二十经1。养鱼宜选佳种,宁缺毋滥。
2。每种须成对,勿使形单影只。
3。饲食须有定时定量,宁少勿太多。
4。缸水勿使污浊,水色不妨带绿。
5。一见病鱼,即宜停食分养。
6。不幸鱼死,全缸宜仔细洗净,水宜全部换过。
7。清水宜晒过,然后换入。
8。霉时金鱼难养,可将名贵的几条托鱼场寄养。
9。须注意水温,使冬暖而夏凉。
10。务使多见阳光,勿使终日阴沈。
11。即使用玻璃缸宜多放在露天,少放在室内。
12。养金鱼宜有恒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鱼缸需比脸盆大,莫为省钱爱靓用个小小缸
14。养鱼先养水,过滤、充氧,等等设备还要先添上
15。买鱼莫贪心,宁少勿挤,谨防缺氧
16。挑鱼须当心,若有呆滞生病状,品相再好也难养!
17。养鱼需宽心,发现异常先观察,随意用药,好心帮倒忙!
(头瘤白点别担心,正常分泌物——听说那是把头长。。。
鱼儿外伤别操心,抹红药水就搞定
鱼儿拉稀要小心,饿饭外加泡呋喃,再把食物水质清
鱼儿翻肚别灰心,鱼漂问题虽是疑难杂症,升温、浅水、饿饭或者有效。)
18。用药需耐心,病去如抽丝,感冒一周方见好,何况鱼儿身体娇!
19。平时换水需细心,注意内外温度差,倒水切勿冲鱼身
20。死鱼之后还要振奋信心,我已尽我力,试问谁家不死鱼!
海参斑鱼是人工养殖的吗
1水温:三斑泰波鱼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
2饲养时,可以将水温维持在25-27℃之间。
3水质:它们是比较容易存活的鱼种,对水质没有很严格的要求。
4饲养时,建议使用弱酸性的水,这能使它们变得更加艳丽。
5喂食:它们是杂食性鱼种。
6可以主喂人工饲料,偶尔喂一些蚯蚓、小虾之类的活饵。
7每1-2天喂一次即可。
求问斑鱼的养殖技术和常见病??急!!!!!
海参斑鱼是有人工养殖的。海参斑生活在海底200米深处,0度海水,没有任何污染,自然环境保持原生态。海参斑纯系自然野生,属稀有的深海冷水鱼种。鱼肉色雪白,甘香肥美,口感滑嫩,鱼骨软,含钙量高,鱼皮软硬适中,宛若海参。海参斑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可以降低胆固醇,有助于防止癌症,溃疡性结肠炎及关节炎,是深海鱼油主要原料。
钓的裸斑能养活么
斑鱼属于海鱼 你的鱼池是用海水素配的海水吗? 后边是用活性炭做的过滤循环水吗? 养斑鱼要掌握好水温的 你的制冷设备要设定好温度 最好25度左右 根据你说的症状应该是白点病或者白霉病 如果发现病鱼要及时隔离以免互相传染,然后放入适当的蓝宝液既可或者用喃西林粉,像你说的回来一晚上就全死光很可能是水温没掌握好 冷热交替给鱼激着了 再就是缺氧或者水质关系 正常得病鱼不会一下死光的!
要想体色鲜艳 主要要喂食处理过的活饵 但是要注意干净 冰冻血虫、冰冻丰年虾、自己孵化的活丰年虾、有保证的增红饲料、干燥血虫 这些比较好
另外 鱼要体色漂亮 就一定要状态好
这点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尤其是水质 水的软硬度、酸监度、水温、水中水草的陈设都有关系
常见鱼病+治疗方法:
1.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热带鱼患料鳃病后,行动缓慢,体色减退,失去光泽,食欲不振,头部变成黑色,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鳃丝由鲜红变成白色,鳃丝逐渐腐烂脱落,随着外叶鳃丝的腐烂,内叶鳃丝也开始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心骨坏死掉落,再严重时整个鳃盖也开始腐烂,最后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将病鱼及未患病的鱼同时捞至另一盛有百万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鱼缸里,放进时,停止喂食1-2天,然后喂少量鲜活饵料,逐步恢复正常喂食。这种办法比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鱼可恢复正常。若有病情较重无法恢复健康的鱼,则应扔掉。原鱼缸用百万分之三的高锰钾溶液浸泡消毒。
2.赤皮病
赤皮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热带鱼患赤皮病后体质明显下降,食欲减退,行动缓慢,离群独自在水面游动。鱼体表面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和腹部的鳞片脱落最为严重。鱼鳃充血。鳍条腐烂,严重时鳃盖表皮腐烂脱落,鳃盖呈透明状,一周左右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用百万分之二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及鱼缸、或者用百万分之三的漂白粉溶液浸泡鱼及鱼缸,均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3.竖鳞病
竖鳞病是由极毛杆菌引起的。竖鳞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鱼病,但如果热带鱼身体强壮,皮肤未受任何损伤是不会传染这种病的。热带鱼患这种病以后,整个鱼体表皮粗糙,全身鳞片竖起来,向外张开。患这种病的鱼还会同时伴有烂鳃,鳍条基部出血等并发症。病鱼呼吸困难,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4.白点病
症状:病鱼神情呆滞,常在水流中冲洗或岩上蹭痒,体表布满白色或浅灰色斑点,病鱼出现交互感染和两次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两种:一是类似于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虫,病鱼体表呈白点状;一种是卵圆鞭毛虫,病鱼体表呈浅灰色斑点,不易治愈。
防治方法:
①将水温捉高到30℃,寄生虫会因水温升高而导致其胞囊破裂,自动脱离鱼体,这种方法对初次感染白点病的病鱼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病鱼效果不明显,必须同时用药物浸洗才行。
②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水族箱中,10余小时后鱼体上的小白点膨胀,再过10余小时,可见体表的小白点纷纷脱落,效果较好。
③将病鱼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兑掺形成,浸洗时间0.5秒—2分钟,应注意观察鱼体的适应程度,见鱼呼吸紧张时应立刻移人海水中。
④将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铜,充氧,浸洗病鱼5—8分钟,24小时后可见体表白点脱落。这种方法对初次患病鱼体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鱼体效果不明显。
5.烂鳍烂皮肤病
症状:病鱼各鳍残缺不全,体表鳞片脱落,皮肤腐烂并有浅表性溃疡。发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观赏鱼彼此间争抢地盘,互相打斗,或者对新水不适应,导致鳍条皮肤受伤,弓J起细菌交互感染,特别是在已有鱼类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鱼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防治方法:
3 热带鱼的常见疾病
①在10千克海水中放头孢2粒或呋喃唑酮4—5片,浸洗病鱼10—15分钟。
②在10千克海水中,放人0.2克高锰酸钾,浸洗病鱼5—10分钟。
6口丝虫病
口丝虫寄生于皮肤和鳃,鳃和体表有1层乳白色粘液;云状,故又名白云病。鳃丝淡红,皮肤发炎无光。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逐渐消瘦,,常大批死亡。口丝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2—20℃,多发生于2—5月份。
可选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硝酸亚汞、食盐等治疗。
7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Q℃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右北京地区3—5月份流行。
治疗方法
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8斜管虫病
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白色雾膜,严重时遍及全身。病鱼消瘦,鳍萎缩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难,呈浮头状
可用高锰酸钾、食盐等治疗。
9车轮虫病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或者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游动缓馒,常浮于水面。
可用亚甲基蓝、食盐和福尔马林等治疗。
10气泡病
鱼体皮肤上、鱼鳍上出现气泡,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失去观赏价值。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到鱼体上而得病,水中浮游植物过多、自来水在烈日下直晒、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都会发生气泡。应消除病因.以防本病发生。
鱼体上出现了气泡病,应及时捞出病鱼,放入无气泡的水中,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如不及时捞出处理,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能串连成大气泡而难以治疗。
11感冒
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鱼停于水底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给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
12眼病
鱼的眼球突出和出血;可用1%食盐水浸浴病鱼。鱼眼水晶体混浊、瞎眼或眼球脱落,是被寄生虫侵入,难以治疗。
注意不要将淡水养鱼塘中的鱼虫、水草、螺类等带入鱼缸。
13意外中毒
多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时,没有想到鱼,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农药喷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14细菌性腐败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脱鳞;鳍基充血,鳍端烂蚀,鳍条间组织破坏;鳍盖和上下颌常出现红斑,鳍盖表皮有时烂掉,露出鳍盖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
可选用呋喃西林,漂白粉、抗生素等治疗。
15棉口病
又名烂嘴病。病鱼口周围吻部长着白色棉花状菌丝如绒,也称白嘴病。常用嘴触舐箱壁摄食藻类鱼易患此病,容易传染。病鱼难以摄食,游动缓慢无力,以致死亡。
要及时治疗处理。用青霉素或金霉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水族箱、捞鱼网、工具等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
16水霉病
又称白毛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治病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C、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17本病
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可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治疗。
斑鱼的生长繁殖
能养活。
裸斑鱼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追肥和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仔细观察: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其活动、吃食、生长、水质变化,有无敌害、病害等情况。这样就好养了。
裸斑鱼学名叫裸鲤。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花鱼、狗鱼、藏龙鱼、无鳞鱼。斑鱼骨刺少,可食率百分之六十三。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两广和港澳地区,斑鱼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广东驰名的“斑鱼葛才汤”甚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斑鱼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斑鱼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斑鱼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斑鱼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种苗培育阶段,应根据大小实行多级分养。在自然条件下,2龄前为斑鱼体长加速生长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进入性成熟阶段,鱼体增长速度减慢。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使用膨化饲料投喂,夏季高温时节养殖4个月后,斑鳢(港种)可达1·0—1·2斤,杂交种养殖3个月可达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