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湖泊水体发黑发臭是怎么回事,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严重?解决办法?
在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易使藻类大量繁殖生长,产生“水华”,使池水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水体透明度变差、颜色变暗,甚至有异味;另外水体中有机物的富集会引起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导致水体缺氧并滋生厌氧微生物造成水体发黑发臭。景观水池常见的问题有:1水质不清、影响景观;2藻类丛生、生态不稳;3鱼病侵袭、养成率低;4换水频繁、保养不易。新的景观水池易出现“半年清,一年臭,三年封”的局面。
景观水质恶化的主要表现是水体呈富营养化污染。一般认为,景观水体形成富营养化的指标是:(1)水体中含总氮量大于02mg/L,含磷量大于002mg/L;(2)生化需氧量大于20mg/L;(3)在水中细菌总量达到104个/毫升以上;(4)标志藻类生长的叶绿素a浓度大于10μg/L。这些影响指标在景观水池自然条件下极易达到,主要原因是光直接照射到池底,加上部分含P和N成分的富营养化生活污水的渗透,藻类依赖这些能源和营养物质得到大量生长与繁殖,而藻类在生长与死亡分解都要消耗氧气,使观赏鱼因为缺氧而死亡。藻类的生长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就会出现藻类疯长的现象,水变绿,甚至透明度降为零。
为防止和控制景观水体水质变坏,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以生态滤池修复技术为主体,采用“水源控制+杀菌清淤+生态滤池+水体养护”的景观水系统水质改善整体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利用生态滤池系统和曝气生物栅装置尽快培养水体土著微生物和生物酶,进行生物脱氮除磷,降低水体COD含量,增加景观水体含氧量,加强水体流动性,控制水中菌藻数量,并利用水体的生态自净作用,创造平衡之生态,形成一个具有良性循环之生态系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的池塘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大量投饵,剩余残饵,动物粪便沉积池底,使底质恶化,产生有害物质,抑制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底质使池塘生态平衡,水质各项指标符合优良,营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可见池塘底质在水产养殖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把池塘比作一个生产工厂,那么池塘底部就好比是工厂的垃圾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点。日常投饵浪费的饲料、未被浮游植物利用的肥料、残余的动植物尸体、动物粪便及其它有毒害物质都积聚在底部形成厚厚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质在底部被腐败厌氧菌分解产生有毒害物质,对于养殖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底质的恶化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同时大量有机质为底泥病原菌提供营养,病原菌借机大量繁殖,加剧鱼类的发病。
底质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1)清塘不彻底,包括清塘使用药物不当、晒塘时间不充分等。
(2)早期投喂青草过多、使用未发酵的生物肥、投饵量控制不好造成饲料浪费等原因引起池塘底部有机质积累过多,未及时改底,随着底部“氧债”加剧,底部有害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过程产生有毒害物质,引起底部发臭。
(3)大量频繁的换水、多次大量使用化肥等引起底部板结,池塘保肥功效减弱,易引发浑水难肥等水质问题。
(4)养殖水体过深,水体增氧达不到要求,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等,引起水体底部溶氧长期不足,底部腐败发臭。
(5)淤泥过多、长期不清塘等也是引起底部问题的原因。
如何判断池底是否恶化?
(1)用竹竿等取底泥观察,若底泥发黑、发臭证明底质腐败严重。
(2)开动增氧机时,闻到臭味,产生的泡沫发黄、发黑、不易消失等表明底部恶化严重。
(3)出现从底部向水面冒气泡、水面大量泡沫,表明底部恶化
(4)水变得浓稠,感觉流动性差,严重的下风口有硫化氢气味等。
(5)水体pH值早晚变化不大。
解决底质恶化问题的方法?
(1)彻底清塘清理淤泥,为保持良好水质,每隔1-2年应清除250px~500px呈黑色的底泥。池底再经过冰冻日晒,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杀灭病原微生物。
(2)使用生石灰,改变池底酸性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彻底解决池塘底质问题还需用生物的方法,恢复池底生态平衡。可使用好旺农em菌,补充池底益生菌、彻底分解底部有机质、竞争性减少病原菌数量等。
(4)其它方法,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减少青草投喂、施肥不浪费等,从源头上解决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防治水草大量生长,及时捞出过多或死亡的水草,以防腐烂变质。
螺蛳养殖技术,螺蛳的养殖技术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螺蛳常生活在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河流中,其最佳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池塘的选择:池塘底质要肥,但不要太深,池周围没有河道水体要求。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进行池塘清整工作。池塘消毒:一般可以用或者用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最好。螺蛳种类的选择,有外观、规格、质量等要求。 一、生活习性螺蛳常生活在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流中。其最佳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在15℃以下和30℃以上时
0评论2023-04-10238
工厂化养殖螃蟹视频,螃蟹底质管理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螃蟹养殖的常规管理主要是经常巡塘。它是池塘养蟹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天巡塘要做到5看:①看河蟹活动状态是否正常;②看是否缺氧,若受惊动后,河蟹不下水或下水后,立即爬上来,傍晚或清晨河蟹大量聚集在池边岸上,说明水中缺氧或水质变坏,必须立即换水或增氧;③看是否有敌害,如发现池塘中有水蛇、水老鼠、水蜈蚣、青蛙、鸟类等敌害动物,应立即采取除害措施;④看软壳蟹是否被同类残食,如发现有自相残食现象,则需加喂适口饵料和采取保护软壳蟹的措施;⑤看防逃设施状况,若发现漏洞应及时修补。以
0评论2023-03-22264
南美白对虾水体发黑什么原因(水泥池养南美白对虾)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南美白对虾不同时间段游塘的原因(不包括饥饿游塘找食)的可能性: 1.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一般是缺氧、PH值低、底差所致。 2.中午时间段游塘:一般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 3.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一般是PH值高,氨氮中毒所致。温度越高,PH值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
0评论2022-12-09364
如何对小池塘底质改良,池塘底质改良方法视频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常见问题】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物沉入水底以及死亡的生物体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池塘底质恶化容易引起鱼类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缺氧浮头、暴发疾病、死亡率高。【原因解析】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的作用。但是,底泥过厚除了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变小外,还积累了大量有机物,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导致水体下层长期缺氧。甲烷、 硫化氢等浓度过高,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菌大量
0评论2021-09-30138
池塘水质管理的方法有哪些,池塘水质和底质管理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在人工水产养殖中,池塘水质管理的目的是:结合当时的气候条件、池塘条件,通过化学、物理、生物、养殖管理的手段,干扰池塘水体、底部的水代谢,降低或者调整池塘水中、底部的有机、无机物的浓度,使池塘的理化指标符合养殖对虾的生理需要,使池水中藻类、微生物品种和丰度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从而创造一个理化指标符合养殖品种生理需要的水体环境,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使池塘水体能够进行良性氮循环,保持池塘不会有死藻、微生物代谢物等生物有害物高积累的底部和水体。
0评论2019-08-05515
如何判断养殖池塘底质是否恶化,池塘水质酸化的原因有哪些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突然有几天,鱼会沿着水边一群一群的游走,特别鱼苗,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过去都把它称之为跑马病。记得几十年前,我父亲那陈用的方法,就是用网来拦一拦,把外塘水往里抽,或是用灰面往里一撒,这种症状一会就没有了。那时虽不能确切的说出其中原理,但却很管用。现在看来,一方面是应激,而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底部酸化所致。底部酸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测PH值,如中午至傍晚检测的表层水PH值在7.5附近或是更低,就可以很
0评论2018-05-22506
揭开水产养殖底质真相,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水产养殖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水产养殖发展到现在,放养密度越放越大,相应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大量药物使用进去,结果差强人意,也很难根治,甚至出现很大副作用。静下心来想想,这些问题交杂着很大的食物链关系,可以从食物链上给予处理,可以挂上时髦的名字“生态平衡”。上次盐城学习,专家教授也提到食物链关系,精养塘可以通过套养一些有价值的品种进行相应的“病害”防治。下面就此问题给予几例叙说:目前的鲫鱼孢子虫问题,观点认为粘孢子虫感染鱼类有两条途径:一是 被鱼类直接吞食或从鱼体
0评论2017-03-26132
浙江省金华市在市级层面开展渔业水域水质和沉积物常规监测。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1月10日,金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对重点渔业企业区域内的渔业水质和底质常规指标进行年初的首次采样检测。此次监测选取市本级辖区内的婺城区优质高效渔业精品园、罗埠中华鳖精品园、携达中华鳖精品园、焦墩名优鱼类精品园、婺西特色渔业精品园、金东区百库四大家鱼示范区、绿和生态水产养殖精品园、万豪休闲渔业精品园、苏香中华鳖精品园等9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作为监测点,每个园区选取1个水源水、2个养殖池水、1个排放水及2个养殖
0评论2017-01-11191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池塘沉积物重金属背景环境调查。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6121014073260.jpg>为进一步研究水产养殖池塘底质重金属状况,探索形成一套较完善的重金属修复技术,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承担了2016年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池塘底质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Y2016-20)。按照项目实施方案, 近日,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项目组人员赴句容市
0评论2016-12-10302
浙江台州海洋与渔业局赴天台对渔业环境重金属进行调查采样。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作者:王以杰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6031408505577.jpg>    3月10日上午,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到天台县开展渔业环境底质重金属调查采样工作,分别在天台县达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鸿久养鱼专业合作社及良斌家庭农场的鱼塘中采集了5个样点的底泥,并带回实验室进行铜、铅、镉、铬、锌、汞、砷、镍八种主要重金属污
0评论2016-03-1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