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四川能养大闸蟹并不奇怪。德国为大闸蟹的疯狂繁殖而头疼,可见大闸蟹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很强。高而强的市场价格、繁殖和适应性、肉质新鲜、丰富的营养使大闸蟹近年来掀起了养殖热潮。稻田养肥模式其实早在辽宁实验中就成功了。从纬度上看,对螃蟹来说,引进四川要比引进辽宁容易。
集平村的田蟹的水源取自海拔1200米高的山上的天然泉水,获得了天独有的天然纯净水质,ph在75左右,在大闸蟹生长最好的ph75-85范围内。另外,大闸蟹的生长对水质有特殊要求(低盐、低氨氮、低硫化氢)。施用农药肥料,水中的盐、氨氮含量猛增,大闸蟹势必遭受灭种之害。生态种植的稻田不适用任何农药肥料,正好为大闸蟹提供了这一需求。生态种植的水稻产量低、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卖大闸蟹来填补。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分担种子养殖风险,在自平村进一步引进了水稻、鱼、蟹的混养模式。收获稻子后开始卖鲫鱼,鲫鱼卖光的正是金秋蟹肥时期。除了水质好以外,水温对幼蟹的影响很大,大闸蟹的生长温度为15~30,适宜温度为22~25,引入蟹庙时要注意调节水温。否则存活率很低,长大后会好很多。稻田养螃蟹的亩产稻子达450公斤以上,螃蟹达10公斤。养螃蟹的稻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保守力强、土质肥沃的中熟晚粳稻或杂交粳稻稻田,全年不脱水的稻田也是可能的。要把加固盖农的周围的田埂升高,田埂高66厘米,土夯实,不漏水。
水稻品种宜优63,南优6号,陆优1号,无育子波尼卡3号,盐子波尼卡187,盐子波尼卡235等。论施基肥格农在移植苗子前要施用足基肥,基肥品种以有机肥为好。年糕肥料好,时效长,效果好。一般萝卜可以在人粪250~500公斤、年糕肥料150~200公斤、有机肥料不足的地区用无机肥料补充,总使用量基本上是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生长的适当选择。在秧田移植秧苗前2~3天,对秧苗应用一次高效农药,防止水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通常移植浅水,种植广行密州,发挥边际优势,提高水稻产量。在苗种后一周内,特别是苗种回归绿植前,应尽量减少苗种进入苗种,这样才不会影响苗种生存。
稻田养蟹需要建设哪些基础设施?
稻田养殖河蟹的特点如下:
1 立体种养殖的模范
在同一块稻田中既能种稻也能养蟹,把植物和动物、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实现稻蟹双丰收。
2 养殖环境特殊
稻田属于浅水环境,浅水期仅7厘米水,深水时也不过20厘米左右,因而水温变化较大,因此为了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蟹沟、蟹溜等田间设施是必须要做的工程之一。另一个特点就是水中溶解氧充足,经常保持在4 5~ 5 5毫克/升,且水经常流动交换,放养密度又低,所以蟹病较少。
3 开辟新的养殖水域
稻田养殖河蟹的模式为淡水养殖增加新的水域,不需要占用现有养殖水面,开辟了养蟹生产的新途径和新的养殖水域。
4 保护生态环境,有利改良农村环境卫生
在稻田养殖河蟹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利用稻田养殖河蟹后,稻田里及附近的摇蚊幼虫密度明显地降低,最多可下降50%左右,成蚊密度也会下降15%左右,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5 增加农民的收入
稻田养殖河蟹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稻田养殖河蟹后,稻田的平均产量不但没有下降,还会提高10%~20% 左右,同时每亩地还能收获相当数量的成蟹,相对地降低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
一亩地可养螃蟹多少斤
(1)养殖稻田的基本条件
①水源、水质、水量:养殖水生动物首要条件是优质的水源,选择稻田养殖场地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清新无污染,周围无工业“三废”及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361-2010)标准。取水方便,水量要满足养殖需求,达到旱久不涸、雨水不漫。
②地势、土质、面积:养殖稻田要求地势平坦,用水通过动力提水,排水可在低位自动流出,崎岖不平的丘陵和山区,需处理因地势高差的渗漏问题。土质要肥沃,黏性土壤为最佳,矿质土壤、盐碱土和沙土容易渗水、漏水。面积原则上不限,每块面积5~10亩,最好集中连片,便于水产品销售、品牌创建和形成产业化。
③电力、交通、通信:要求达到供电、交通、通信方便,关系到养殖投入品和产品的运进、运出的畅通、便利,关系到人员和信息的来往和交流。尤其规模化稻田养殖区域,呈得格外重要。还可将稻田养殖与乡村风景休闲、旅游、农家乐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2)养殖稻田的基础设施
①开挖鱼沟:鱼沟是稻田中增加有效水体和养殖动物活动空间的重要设施,一般距田埂四周2~3米处挖成上口宽5~6米、底宽3~4米、深1~12米的环沟,小的田块另开挖十字形、大的田块可开成目字形或井字形的田间沟,一般每隔20米开1条横沟,每25米开1条竖沟,沟宽2~3米、深08米,达到沟沟相通、沟窝相连。
②开挖鱼窝:鱼窝是解决养殖动物在稻田中栖息生长和解决水稻施肥、用药、烤田与养殖矛盾的一项重要设施,同时,也有助于养殖对象的饲养管理、捕捞收获。鱼窝开在鱼沟的交叉处或田边、田头,也可开在田外。鱼窝的位置、数量、形状、大小和深浅,根据稻田的地形、田块面积大小、饲养种类和放养数量而定。鱼窝的深度一般为12~15米。鱼窝太浅,夏季高温时,水温过高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鱼窝太深,不利于养殖动物到大田中活动觅食。
③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窝的土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目的是提高和保持稻田水位,有利于提高稻田养殖产量,并防止大雨、洪水冲塌,便于在上面建防逃设施,防止敌害生物和避免养殖对象逃逸。养殖稻田田埂的高度,可根据稻田原有的地势、饲养目的、养殖种类而定。通常加高到06~1米,埂顶宽05米左右,加固时每层土都要夯实,做到不裂、不漏、不垮,在满水时不能崩塌,确保田埂的保水性能。
④开挖注、排水口:在稻田两端斜对角,开挖注、排水口,以利进、排水流通畅。进、排水管由阀门控制,阀门边缘严密无漏洞。进、排水口设置不锈钢或铁质防逃网,避免进排水时养殖水产品逃走。
(3)稻田养殖附属设施配套
①安装拦栅:在注、排水口安装拦栅,以防野杂鱼等敌害进入稻田和养殖对象逃逸。拦栅可用不锈钢、塑料网布、竹篾等编成。拦栅安装高度要求高出田埂05~08米,下部要深埋泥中,做到坚固牢实,没有漏洞。
②建平水缺:其作用是使田间保持一定的水层,特别是暴雨季节,能使多余的积水溢出,确保田埂安全,防止养殖对象逃逸。平水缺可与排水器结合起来做,一般建在傍依排水沟的田埂上。平水缺内、外侧都安装拦鱼栅。
③防逃设施:养殖河蟹、小龙虾、鳖、蛙等水生动物的稻田,必须在田埂上搭建防逃设施。防逃设施一般用塑料薄板做材料,在田埂上方距离田埂斜面1米的外沿稻田四周挖约02米深的沟,将塑料薄板埋入沟中,保证塑料薄板露出田埂面05米左右,塑料薄板每隔1米用竹、木棍或塑料细管支撑固定,防逃塑料薄板在四角做弧形,防止养殖动物沿夹角爬出逃逸。
④防鸟装置:喜鹊、白鹭等鸟类不仅喜欢摄食稻田养殖的水生动物,而且还会传播疫病。因此,在稻田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时,要考虑安装防鸟装置。一般在稻田四周田硬上用25米高的水泥桩柱,埋入土中05米左右,并拉上粗铁丝,稻田上空拉细塑料线,间隔05米左右1条,这样既能防鸟又不伤害鸟,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有条件的在稻田上空覆盖防鸟网,将鸟类拒之网外。
⑤其他配套:稻田养殖还必须配备抽水机、泵,必要的增氧设施,准备养殖用小船、网箱、工具等,建造看管用房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如果是稻田螃蟹共养,一般每亩在260~300斤之间;若是稻田虾螃共养,一般每亩150~220斤;若是稻田鳅螃共养,通常每亩200~260斤;若是稻田黄鳝螃蟹共养,一般每亩180~250斤之间;若是单田精养,一般每亩300~380斤;若是单田粗养,一般180~230斤之间。
合适的螃蟹养殖地,水质要好、水源充足,而且排水方便。为确保好的透气性,应以沙地或沙壤地为主。池塘内水深度控制在1m左右,最浅的地方不能低于10cm。
建好的池塘,内留几个土墩,栽植芦苇、茭白等水生植物;一方面,这些水生植物是很好的养料来源供螃蟹吃食。另一方面有利于巩固河堤,避免因掘穴造成漏水。
扩展资料:
螃蟹养殖的管理措施:
螃蟹的饲喂管理:河蟹喜食新鲜的食材。为此,日常的喂料管理,禁用那些存放时间长而变质的饲料。现阶段,仍然要以投放肉类饲料为主,适量搭配用一些营养素食,尤其多用些植物性饲料,这样能确保池塘好的水质。
螃蟹的消毒管理:清除池塘内病菌和细菌,为健康养殖河蟹营造好的养殖环境。在养殖前后,都应做好池塘的消毒管理工作。幼蟹进入池塘之前,应提前做好消毒,冬季及时清理池塘内淤泥。养殖管理过程中,选择的消毒药剂,要求:毒性小、挥发性快,避免因消毒而造成环境的被破坏。
螃蟹的养殖管理:加强日常饲喂管理,落实好每天的巡查工作。每天至少巡查1~2次,早晚各一次,留意河蟹的觅食情况。有不正常情况出现时,应立即检查是否有病害存在,能做到积极对症用药,避免传染病流传而影响养殖效益。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