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牛蛙养殖的废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方案进行。先将养殖牛蛙的废水倒入格栅池,主要是通过格栅拦截大分子污染物以及浮渣等,这样可以降低后续工艺运行的压力,减少牛蛙养殖的废水设备、管道堵塞等问题。格栅简单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PH等的调节即可。
一、牛蛙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1、牛蛙养殖的废水处理方案可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联合工艺进行。首先将牛蛙的废水倒进格栅池,然后通过格栅拦截大分子污染物以及浮渣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后续工艺运行负荷,减少牛蛙养殖的废水设备,管道堵塞问题。在格栅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PH等的调节。
2、养殖牛蛙是可以在牛蛙池里种植藕和水生植物等,这样可供牛蛙休息,牛蛙池的周围也可以种植一些花卉和灌木树等,这样可以为牛蛙招引小昆虫食用。在养殖牛蛙之前,可以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但是后期要做好污水排放的措施。
3、牛蛙养殖的废水一定要及时处理,如果是大批量的牛蛙污染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量的污水中可能有病死蛙体及其它污染物。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公共的水域,会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
二、养殖牛蛙有什么危害
1、影响水域环境:因为养殖牛蛙的水体营养化比较严重,如果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2、破坏生态:有时候牛蛙可能会产生大量死亡,这些死亡的牛蛙如果不处理,反而是随意的丢弃处置,就会导致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3、食品安全:有一些养殖户为了增加高密度下养殖牛蛙的成活率,就会大量的使用抗生素,这样在食品方面得不到保证,就出现了安全隐患。
4、破坏耕地:因为牛蛙是外来的入侵物种,如果大量的养殖肯定会破坏耕地。
养牛蛙需要办什么证件
法律分析:1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养殖证申请表;
(2)公民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3)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符合规定的,应当将申请在水域、滩涂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日;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3公示期满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
(1)水域、滩涂依法可以用于养殖生产;
(2)证明材料合法有效;
(3)无权属争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
(一)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二)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三)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满足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合理需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六)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数量平衡、质量相当。
第三十七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十一条 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和滩涂。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核发养殖证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集体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可以由个人或者集体承包,从事养殖生产。
汝城县牛蛙养殖场有几个
养牛蛙需要办需要在所在县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办理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许可和出售、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手续,还需要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在动物检疫部门办理动物检疫证。
动物检疫证明怎么办理
动物检疫证明的办理流程如下:
1、需要先取得宠物免疫证,将宠物带到宠物医院接种完疫苗;
2、按照宠物医院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然后在宠物医院拿免疫号牌和其他材料;
3、需要拿好免疫号牌、免疫材料、带上宠物和运输容器,花费工本费去动物检疫所去办理检疫证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
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以人工繁育种群为主,有利于野外种群养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尊重社会公德,遵守法律依据和国家有关规定。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作为药品经营和利用的,还应当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依据。
第十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潮州地区养殖牛蛙的方法
一共有六个汝城县南星牛蛙生态养殖场汝城县三江口镇仙溪村桂生棘胸蛙养殖场汝城县发进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汝城县三江口镇仙溪村桂生棘胸蛙养殖场郴州牛蛙养殖基地流转 - 牛蛙养殖基地 - 郴州土流网江西牛蛙养殖基地流转 - 牛蛙养殖基地 - 江西土流网
国家允许养殖牛蛙吗?
一、土池养殖:
(一)场地条件:水源充足,无污染,pH65-78,底质可为泥底或泥砂底不宜为沙质底,因砂质底容易泄水。土池应尽量建在暴雨、洪水不涝不淹之地,干旱时能通过抽水,或其他方式解决水资源。另外,也应考虑交通、电力、生活等设施的方便与否,场址宜选择在通风良好,较少嘈杂的地方(二)结构:
养殖池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具体形状要因地制宜、方便管理
大小:以150-300平方米为佳,过大过小都不易管理。
蛙池:一般深为1米,在池中间宜适当加深至12-14米,以便高温时,蝌蚪避开高温。池底一般为泥质底,有条件的可铺上细沙,便于排污清洗。
饵料台:饵料台个数视池中放养数量而定,饵料台规格一般为1×2米,饵料台网目宜5mm左右,不宜过小以免污物不易于清理。饵料台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⑴是直接固定于木桩上;⑵用泡沫垫底固定于木桩上,这样,饵料台能根据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⑶吊挂在遮荫竹架上,易于调节饵料台入水深度。
围网:一般用聚乙烯网,网目5-10 mm,围网高度一般为1米,围网上方内圈5-10cm的倒檐以防小蛙爬出。围网与池埂留有10cm的水沟,以隔离敌害。
遮荫网:遮荫网一般固定于距水面15米左右的木架上,在夏天必要时,遮荫网可加至两层,但池与池间遮荫网不宜连接,以免影响通风。
进出水口:进水口比较简单,一般直接进水,也可在进水口设滤网。出水口一般有几种方式:①直接排下层水;②设弯头排下层水,也作溢水口用;③套管式;
(三)管理要点:
由于土池大多为稻田,池中昆虫较多,故放苗前一定要做好清塘清虫工作,清塘用200-300克/立方米生石灰,清虫用3-5克/立方米的敌百虫。
由于土池池底为淤泥,因而要尽量排污,同时减少残饵和底质污染,多用生石灰改良底质,中和酸性。
由于土池有机物含量较多,水质易肥,因而在投药消毒时可适当增加药物浓度,以提高药效。
下雨天,池边淤泥水易流入水池中,传播病原体,要做好防病消毒工作。
(四)管理要点:
经常刷洗网箱,以保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的畅通。
根据个体大小、水源水质,适时调整放养密度。
池塘未布网箱部分,可养鱼和种水浮莲等,以维持稳定生态环境。
定期消毒,由于网箱养殖水体大,故消毒时,适当加大药物浓度。
由于网箱水体相通,细菌、疾病容易传播,故一旦蛙发病或异常,应尽早防治消毒。
三、水泥池养殖:
水泥池养殖具有管理方便,成活率高,放养密度高特点,但由于其投资大,水温水质不稳定等缺点,目前仅见于福建漳州、东山、云霄等地。
(一)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电力有保障、便宜。
(二)建造:一般水泥池面积不宜太大,面积以30-60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一般采用长方形的池子,便于操作,设置进水孔、排水孔、溢水孔等控制水位,饵料台一般用绳挂于水泥池壁上,或直接以水泥底为饵料台,在池底一侧设一30-50公分的深水沟,供牛蛙游泳或洗 池底时藏身之处。
(三)管理要点:
由于水泥池水温受气温影响大,故应根据气温灵活调整水位及水流量。
及时排水,清池底,为牛蛙提供清新生活环境,但不宜过于频繁,以免打扰休息养肥。
若以池底作饵料台,宜每次投喂前换水、清洗池底,最低限度减少牛蛙摄入污水。
牛蛙各阶段的养殖管理要点:
一、牛蛙的繁殖:
(一)种蛙的选择:雌蛙体表平滑有光泽,腹部膨大柔软,轻轻触摸可感觉到成熟的卵粒,雄蛙前肢婚姻瘤结实,体色鲜亮,无病伤,雌蛙不宜过肥过大(1-15斤)以免难产。
(二)种蛙培育:
放养密度:密度一般不宜高于每平方米10-20只,有条件宜尽量放疏。土池中可种植水草,或堆小陆地,以模仿生态环境,繁殖季节前,雌雄分开饲养,繁殖季节可根据条件,挑发情雌雄蛙于产卵池,或将发情雌雄蛙集中放于大池,让其自然配对产卵。
饲养管理:饲养时,饲料中宜拌入适量的鱼肝油或添加维生素A、D、E,加强营养,投喂不宜过饱,防止种蛙过胖造成难产。保证合适的光线环境、清新水质环境,为种蛙性腺发育、产卵,提供良好的条件。
种蛙产卵:当种蛙性腺成熟后,环境适合,种蛙便会发情交配交卵,产卵时间一般集中在早晨4-8时,偶尔下午也有产卵,产卵后应及时收集卵块至孵化池,收集时应小心,不能使卵块受伤,或受精卵使动植物极颠倒。
人工孵化:控制适宜的水温,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清除敌害,以提高孵化率,正常在3天后,受精卵便能陆续孵出小蝌蚪,这时,小蝌蚪宜继续留在孵化池培育7-10天后,长成绿豆大小再作分池。
二、蝌蚪的培育:
放养密度:一般地10月龄放蝌蚪2000-1000尾/平方米,11-30日龄1000-300尾/平方米,30日龄以后300-100尾/平方米,放养密度根据水质,管理情况灵活而定,也可在蝌蚪池设网箱,随蝌蚪的长大,灵活调节放养水面积。
饲料的投喂:孵化3天后,卵黄囊消失,蝌蚪开始摄食饲料,一般每万尾蝌蚪投喂1个熟蛋黄,逐渐增加或投喂鳗粉,投喂量根据进食情况、蝌蚪活动情况、天气变化等而定。15-30日龄可投喂蝌蚪粉料,45天后可投喂蝌蚪颗粒料。
饲养管理:
⑴根据气温变化,灵活调节水位和流水量。
⑵定期换水,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环境,每次换水量以1/3为宜。
⑶定期做好水质消毒,在下雨、天气变化大、 蝌蚪进食不正常等情况下,酌情进行消毒处理。
⑷及时捞除杂物、死蝌蚪、残饵,清除敌害。
⑸根据蝌蚪规格大小适时分级,逐渐疏散养殖密度。
⑹加强做好蝌蚪的越冬管理:①越冬前加强蝌蚪的营养;②适当换水,调节水质;③适当调节放养密度。
4蝌蚪变态期的护理:
⑴变态期要控制投喂量,不宜投喂过量 ,以免妨碍蝌蚪收尾完全变态。
⑵变态期宜降低水位以升高水温及适当降低放养密度,促进蝌蚪尽快变态。
⑶设置登陆台,或种植水浮莲,为蝌蚪提供登陆环境。
⑷不宜过早分池,刚变态后蝌蚪宜原池驯化,等完全驯化或体质变好后再分池,天气不好,不宜分池,分池时,可用10-3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浸浴消毒20分钟。
三、养殖管理
(一)放养密度:刚变态的稚蛙放150-100只/平方米,变态30天后的幼蛙,放养100-80只/平方米,成蛙期放养50-30只/平方米。
(二)饲料投喂:
仔蛙、幼蛙、成蛙都可用浮水性配合饲料投喂。根据蛙大小选用不同型号颗粒大小的饲料。投喂根据蛙体大小、残饵量、进食情况、天气变化而定。牛蛙饲料最好用清洁水浸泡轻度软化后才投喂。
(三)饲养管理:
科学投饵:①投饵量一般以牛蛙7成-8成饱为宜,尤其在高温季节,切忌投喂过量;②饲料定期掺入中草药或适量抗生素,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③投饵宜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以便形成条件反射;④下雨天,一般少投或不投饵;⑤残饵应捞除,以免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①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灵活调节水位,适当增加流水量调节水温;②在高温易发病季节,适当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定期进行水质消毒;③及时捞除池中杂物残饵、病、伤、死蛙及腐败动植物异物。
病害防治:"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为原则,通过药物预防,改善环境,科学管理等方法综合防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
养牛蛙一亩地多少成本
禁止。早在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通知明确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易于入侵和扩散,认定牛蛙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属于禁止养殖物种。
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无防护设备,大量牛蛙突破养殖池涌入到当地河道,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1、水质污染在部分地区禁止养殖牛蛙,是因为牛蛙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通常会在水的源头处进行养殖,而且养殖户换水的频率也比较频繁,但是在旧水中会有牛蛙的排泄物或者尸体,容易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如果未将它合理的进行处理后就排放,便容易造成河道生态环境污染。
2、物种污染牛蛙是外来入侵物种,牛蛙成蛙会捕食其他蛙类,牛蛙蝌蚪也会捕食其他原生蛙类的蝌蚪,对其他蛙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食品污染牛蛙的体内有许多的寄生病菌,如果处理不妥当,便容易爆发食物型霍乱,而且一些养殖户追求高密度养殖,但是养殖密度太大,便容易导致牛蛙死亡,因此他们为了保证存活率便会滥用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会随着尾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杀死有益菌,降低污水处理效果,影响食品安全。这样会导致会多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中国很多地方都禁止养牛蛙了,江西也是其中一个。
牛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牛蛙一般以什么为食
养殖牛蛙的成本包括场地费用、种蛙费用、人工费用、药品费用、病害预防费、饲料的费用等,合计大约需要18000-20000元/亩。
1、场地费用。牛蛙养殖要选择平坦开阔的场所进行养殖,一般来说,一亩这样的场地租金约为1000元/亩。再加上修建池子费用和生态林建设费,总费用大概在3000元左右。2、种蛙费用。一亩的面积可以放置500只种蛙左右,成本大约在4000元左右。3、饲料费用。牛蛙的饲料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蝌蚪期为杂食性,对食物要求不严,水中浮游生物几乎都能摄食,还可摄食一般喂鱼的饲料;成蛙期嗜食活动饵料,诱捕昆虫、甲壳动物、小鱼虾、蜗牛、蜘蛛等,人工养殖时必须驯食。而牛蛙的食量大,所以相对来说,饲料的消耗也大。据统计,养殖牛蛙的饲料费为10000元。4、其他费用。包括人工成本费、水电费、维修费、病害防治费等。5、合计。养殖一亩牛蛙的成本大概在18000-20000元左右。
1、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养殖牛蛙的水体营养化比较严重,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尾水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2、河道生态遭到破坏:病死的牛蛙随意丢弃处置,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导致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3、食品安全:一些养殖户为了增加高密度下养殖牛蛙的成活率,会大量使用抗生素,在食品方面得不到保证,出现了安全隐患。4、破坏耕地:牛蛙是外来的入侵物种,大量养殖会破坏耕地。
一、牛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养殖牛蛙会导致水体营养化很严重,如果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尾水就会对水域环境产生很严重的污染。
2、河道生态遭到破坏
病死的牛蛙如果随意丢弃处置,没有经过合理处理,就会使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3、食品安全
有一些养殖户为了增加高密度下养殖牛蛙的成活率,一般会大量使用抗生素,这样就会导致在食品方面得不到保证,出现安全隐患。
4、破坏耕地
牛蛙属于外来的入侵物种,大量养殖会对耕地造成破坏。
二、牛蛙一般以什么为食
1、牛蛙一般是以昆虫、小虾、小蟹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小蛙、蝌蚪、蝾螈、幼龟、蛇、鼠等小脊椎动物为食,牛蛙的食量非常大。蝌蚪是牛蛙的幼体,蝌蚪主要是以浮游生物、藻类、轮虫、昆虫的幼虫、苔藓、水生植物为食。
2、养殖牛蛙时可以在牛蛙池里面种植藕和水生植物等,这样可以供牛蛙休息,牛蛙池的周围还可以种植一些花卉和灌木树等,这样能为牛蛙招引小昆虫。在养殖牛蛙之前,一定要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但是后期要做好污水排放的工作。
3、牛蛙生活的池塘一定要建设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一般1个大池的面积为每100平方米,每个大池可以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可以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cm一定要埋入池底中,池埂高40cm,水体深度不低于20cm。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