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澳洲淡水龙虾最大可长到250克,长度也就是26厘米。
虾苗放养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在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到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
再将虾苗放入池中,以防虾苗"感冒",影响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虾苗的放养规格一般为3~5厘米,放养密度每亩5000~6000尾,如虾苗较小,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
形态特征:
从形态结构上看,红螯螯虾、牙别螯虾和马龙螫虾体表都无明显棘状物,内、外各部分的命名基本相同,都有头胸部和腹部。全身20个体节,头胸部有13个体节,腹部有7个体节。体表被覆几丁质甲壳。双肢型附肢。
一对螫肢,这对螯肢也就是第一对步足。另外四对步足不如第一对强壮。大触角1对,小触角2对。在腹部有游泳足4对,分别生于第二至第五腹节。尾节和第六腹节的尾足演变成尾扇。头胸部外被头胸甲,前方为额剑。
-澳洲淡水龙虾
水池怎么养奥州大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也叫红螯螯虾,目前并不是上市季节,如宁波市区水产品市场上中型虾每千克售价16~20元,稍大一些的龙虾,每千克售价20元以上。淡水龙虾也是群众喜食的虾类品种之一,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发展淡水龙虾养殖前景看好。
澳洲淡水龙虾属拟河虾科,系热带、亚热带螫虾属中较有发展的淡水养殖优良新品种。其个体大,最大可达450-600g,每千克售价高达190-200元,属名贵高档虾类,但特大虾一般少见,个体在250-300g的最常见。淡水龙虾由于体态美,受人喜爱,其头胸甲的两只大鳌外侧呈玫瑰红斑,在餐馆水族箱蓄养颇逗人喜爱,其可食部分的比例较大,售价高,市场潜力大。
澳洲淡水龙虾、食性广、生长快,耐低溶氧,抗病力强,易于养殖,便于活体贮运销售。其繁殖力强,受精卵发育历时6-10周,均在雌虾庇护下完成。脱离母体即成虾苗,每只母虾可孵苗300-1000尾,苗种生产供应易保障。它在水温10-35度均可存活,比罗氏沼虾的存活水温阈值宽,易于越冬。
澳洲淡水龙虾人工养殖可采用精养和半精养的模式进行,最适水温23~31度,水体溶解氧大于4mg/L,pH值在65-85,总硬度大于50mg/L,氮含量小于01mg/L,透明度40-80cm即可,饲养简便。
(胡 林)
饲养海水观赏鱼的要点
如今,由金鱼、热带淡水鱼和热带海水鱼所构成的观赏鱼类三分天下。海水鱼,这个来自海洋的大家族开始出现在各地花鸟鱼市场,正在游人人们的鱼缸中。
初来乍到的海水鱼也许也会像热带的淡水鱼那样,最终也会在我国安家落户。海水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因此,要饲养它,必须要有相关的设备,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摸拟大洋中的生活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5度左右,盐度102%-1023%之间,并需摆上海里的动植物。如珊瑚、海葵、海蟹、海草等。只有这样,海水鱼才肯高高兴兴地在这里安居乐业,继续生活下去。
养海水鱼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要掌握要领,它比金鱼、热带鱼还好养,且1年仅须换1次水,每次只须换1/3就行了。养殖成功的关键是就在于水质和盐度的控制。否则,鱼儿少到三五天,多则两个星期就会死亡。当然养得好的,可以三年五载的长期生存下去。海水鱼主要以珊瑚、海葵、海草等为伍,所以在鱼缸中摆入珊瑚、海葵、海草之类的东西,不仅可以与海水鱼相交辉映,点缀其生活环境,而且还是海水鱼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呢!当然,在人工饲养时,要按时加些营养液,用来调剂。
目前,海水鱼刚刚上市,市场上还颇为罕见,在各地花鸟鱼市场上才初露端倪,大约有20多个品种。它们的形状各异,颇有个性。有小娇玲珑的雷达鱼,长不过一寸,样子宛如河塘里的小野鱼,只是身上如萤火虫般会闪闪地发着光,才使人们认识到它的不同凡俗,它的身价约5000元一条。还有黑白相间的斑马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分外妖艳,调皮地穿梭于海草之中,它的身价也不菲,需要好几百元一条。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目前市面上的海水鱼几乎都要上百、上千元一条,如果一整缸的话非得上万不可,也就因此,现在它们几乎只成为口袋殷实、花钱“大方”消费者的“专利”。
(王 亦)
求澳洲小青龙(螯虾)的种虾饲、护理养方法
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虾池建设
养殖淡水龙虾虾池应建造在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地方。虾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5~10亩,水深15米左右,池底为泥沙底且平坦,整个虾池要求不漏水。虾池的进、出水口要装过滤绢网,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壁四周要有50厘米高的防逃设施,池内要放养水草或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水草覆盖面一般不少于虾池水面的1/3。池底应投放一定数量的石块,瓦片等遮避物,或每亩水面放30~50个旧轮胎,以供龙虾隐避栖息。
二、清塘消毒
一般新建虾池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100千克,如池中出现青苔,每亩用025千克的硫酸铜在有青苔的地方进行喷洒。若利用旧鱼塘养虾,一定要千塘消毒,除泼洒生石灰外,还要彻底清除塘中的鳅、鲶、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敌害生物。
三、培养饵料
在投放虾苗前的10~15天,每亩虾池投放200千克左右的腐熟有机肥,培育"红虫",确保虾苗放养有充足的适口饵料。
四、虾苗投放
虾苗放养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在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到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以防虾苗"感冒",影响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虾苗的放养规格一般为3~5厘米,放养密度每亩5000~6000尾,如虾苗较小,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
五、科学投饵
放苗后3天以池塘中红虫辅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然后投约1个月的小杂鱼、下脚肉及人工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小虾按体重的15%~25%投喂,成虾按体重5%~10%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全日饲量的70%~80%,饲料应投在池塘的浅水边。
六、虾池管理
由于澳洲淡水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虾池水质要经常保持清新,一般每周加水15~20厘米,水质达到活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在日常管理中要勤检查、勤巡塘,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过滤网破损后虾外逃和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当遇到雷雨闷热天、连阴天的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业投料,当天气过热过冷时,应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水温,同时,还要经常观测淡水龙虾的摄食和活动生长、脱壳等情况。
七、适时收获
澳洲淡水龙虾当年放养、当年收获,一般可在长至成虾时采用干塘或围网一次性捕捞。若分期分批上市,可采用拖网或撒网捕捞,也可利用陷井笼捕,即笼内放诱饵,诱虾进入不得复出。全部捕捞过程应在水温下降至5℃之前完成。
澳洲小青龙,养殖方法有哪些?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地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近海湾河流。我国于90年代初引进试养,证实红螯螯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养殖产量高、肉质细嫩、出肉率高(可食部分占体重的40%左右)等特点,是一个值得推广养殖的优等淡水螯虾新品种。下面介绍淡水龙虾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
1 繁殖习性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洲的热带地区,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在6个月内可以达到50-80g。
红螯螯虾一般6-12月龄就达性成熟。性成熟的雄虾的大螯外延有一块明显的红色或橘**斑纹,第五对步足基部有一对乳突状生殖棘,雄虾的螯长超过体长。雌虾在第三对步足的基部有一对生殖孔,雄虾的螯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性成熟的红螯螯虾在水温达21℃以上时,在池塘会自然繁殖。
红螯螯虾繁殖时间较长,从4月开始,可延至10月结束。繁殖适宜温度为22-33℃,最适水温为28-30℃。成熟的雌虾必须经过一次交配前脱壳才能交配。一般交配后雌虾24小时内即排卵,然后与精子结合而受精,受精卵呈桔**。产卵受精后,其卵由母体携卵孵化,一般水温在28-29℃时孵化期为30-31 天。红螯螯虾一年可产卵2-3次。
2 生长环境因子
21
水温 红螯螯虾具有适应热带的习性,能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范围24-42℃,低于21℃摄食下降,生长速度降低。低于10℃,成虾停止生长。9℃以下时间过长成虾成虾也会死亡,因此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养殖需进行越冬管理。
22
溶氧 红螯螯虾除耐高温外,还耐低氧。正常情况下,池中溶氧保持在4-5mg/L之间,生长正常。成虾甚至能忍耐1mg/L的溶氧量,可短时间爬出水面行空气呼吸。幼虾对低溶氧相对敏感些,虾苗在12mg/L的水中不能存活。
23
pH值 适宜的pH值在65-9。孵化期应在7以上,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脱壳生长,会增加脱壳死亡或延长脱壳时间。
24
盐度 红螯螯虾对盐度要求不高,故能在淡水池塘顺利生长。同时幼体在盐度3g/L,成虾在5g/L浓度的水中,仍能适应。因此幼虾可用1%、成虾用3%的盐水进行短时间浸泡以杀死体表寄生虫。
3 养殖技术
31
虾苗培育 311 培育池条件 为便于管理,培育池一般为50-300平方米的水泥池,蓄水深1m,要求进排水方便。同时在池底部和水面放置隐蔽物,占池底和水面的1/4-1/3,以增加虾苗有效栖息面积。
312
放养密度 在幼体培育的最初四周内,培育池放养密度不超过1000尾/平方米为宜,适当稀养与及时分养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培育成活率可达50%-70%。
313
饵料投喂 育苗的开始三天,可用蒸蛋+鱼肉浆四边泼洒喂养仔虾,逐步替换用粗蛋白含量44%-46%的虾用开口饵料和卤虫投喂。虾苗日投饵率3-5次/天。当仔虾长到2cm以上时即可投喂颗粒饵料,投饵量为存池虾体重的15%,并要根据水温、摄食、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314
水质控制 要求水质清新,透明度稍大,最好有点微流水。避免过量投饵,在水中不能有剩饵和废物沉积。及时清污。
当幼体长到3cm,体重1克左右时,即可放入池塘养殖成虾,为保证成活率,也可有虾苗池内继续稀养,使虾苗达2克以上,再投入成虾池。
32 池塘成虾养殖 321
池塘条件用于红螯螯虾养殖的池塘面积1-15亩,池水深1-15m,池底略有坡度,具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无渗漏,并要建好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清塘,以免敌害和病原体留在池塘内,方法与一般养鱼池一样,每亩用生石灰150-300kg干法清塘。红螯螯虾喜阴怕光,善于攀附爬逃,要求水体上有水生植物(约占水面1/3),池底种植水草(轮叶黑藻等),同时在池底可设置竹筒或其它类似物体供其穴居。
322
虾苗投放 待7-10天石灰水毒性消失,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一般放养密度为7000-10000尾/亩,放养一个月左右,可适时混养50-250g/尾的花白鲢60-100尾/亩。淡水龙虾是底栖甲壳动物,适当混养中上层滤食性鱼类,可改善龙虾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这类鱼对水中溶氧较为敏感,可作池塘缺氧的指示鱼类,但注意不要混养肉食性鱼类及其它吃食性鱼类,以免影响螯虾生长。
323
水质管理 正常情况下,水质管理主要是保证养虾池水中的溶氧充足,保证水质清新、良好,最好每天能加注池水1/5-1/4的新水。定期泼洒石灰水发改善水质,增加钙质,有利虾脱壳,提高成活率。
324
投饵管理主要投喂鱼虾用配合饵料,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10%。投喂分早晚二次,由于其摄食习性一般在傍晚及夜间靠池边觅食,所以傍晚投喂应占总量的2/3左右。投喂采取定点与池边泼洒相结合。由于红螯螯虾为杂食腐屑食性,因而适当增加植物性饲料投喂是必要的。养殖前期,可在池边投放些干草,每月投草 40kg;后期则可投喂黄豆、大麦等。
整个养殖期投喂量根据水温作适当调整,开始由于水温低,摄食弱,投饵率较低,约按体重的6%左右投喂,中期水温高,摄食旺盛,按体重10%左右投喂,以后随水温降低,投饵率随之下降,达到3%左右。
325
虾病防治 红螯螯虾易患一种“螯虾瘟”的虾病,这种病是由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真菌适宜生长温度不高于18℃,当水温高于21℃时,真菌的生长就会受到抑止。因而只要将虾苗放养和捕捞时的水温控制在21℃以上,螯虾就不会得病。
326
起捕螯虾的捕捞的方法有虾笼诱捕和干塘捕捞两种。当水温降到18℃以下时,不准备越冬的成虾池就可干塘收捕,只要将塘水排干,然后下塘收虾即可,干塘过程中注意要在出水口设张网收集随水流而下的虾群。平时少量捕捞,可用虾笼诱捕,虾笼用网线织成,网目大小为2cm左右,形状有直立和角锥形两种。诱捕时把诱饵放入虾笼内,然后沉入池塘,即时起笼收虾。
经5-6个月的养殖,虾的产量一般可达70-110kg/亩,个体规格70-180克,最大可达450克左右。
“近期,我还在餐馆吃到一份小龙虾,块头非常大。”
“哪些?你有点儿基本常识怎么样,一转眼就立冬了,小龙虾很早开洞冬眠期了,你哪儿吃获得。”
以上会话,在浙江淡水水产品研究室来看,都没问题。他全新转换的科研成果,便是让大家在冬季吃上“小龙虾”。
这类“小龙虾”的名称是澳洲小青龙,是以澳大利亚引入的,它通身翠绿色,二只大鳌上面有一抹亮鲜红色,块头比小龙虾大许多,单重可超出70克。
和小龙虾必须休眠,7月份就已下市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小青龙不用过冬,春天放苗,9-11月发售,在小龙虾下市后极致接棒,10月是它很多发售的高峰期。
今日,钱江晚报新闻记者跟省淡水所权威专家一起,赶到坐落于湖州南太湖畔的一片水田,这儿的水稻田四周环水,基坑开挖大约1米深的水渠,水里散养的恰好是澳洲小青龙。
农民们在忙着笼捕市场销售,这也是她们第一年和省淡水所协作养殖小青龙。听闻目前也有淡水小龙虾交货,各市区的购买商慕名来此,眼底下塘前市场价统货达40元一斤。
农民们说,这一小青龙经济收益非常好,大家主要是给附近餐馆酒店供应,前几天,盒马生鲜也来进过货的。
“全世界已查清的淡水鳌虾有650个种和亚种,分成鳌虾科、南鳌虾科和喇蛄科,大伙儿吃完很多年的小龙虾,别名是克氏原螯虾,它实际上是喇蛄科的。”
顾志敏对钱报新闻记者说,澳洲小青龙是自身1993年从海外引入的,它是一种亚热带虾,由于自然环境不适合,那时候养在所里的基本上都死掉了。
但是,小青龙块头比小龙虾大,并且肉质地紧致,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食物,可食占比高,是很有经济价值,会受市场亲睐的好种类。因而,这20很多年来,顾志敏一直坚持不懈持续驯化这一种类,让它满足了在我国沿海地区生长发育。
当日下午,钱报新闻记者随权威专家回到省淡水所的科学研究产业基地,这里有水塘基本养殖的小青龙。
顾志敏说,小青龙是杂食的,它的口感有些像阳澄湖大闸蟹,养殖要在塘底栽种水草植物,他们喜欢,也需要相互配合投喂清理精饲料。和养殖四大家鱼比,小青龙的养殖更为洁净环境保护。
当场,省淡水的科研人员捕虾几大筐,用电子秤、尺标对每只小青龙的身长、净重一一精确测量,对基本水塘养殖的小青龙开展了塘前评测。
取样测量表明,历经192天养殖,红螯螯虾均值休重可以达到7917±223g、均值身长12840±675mm,各层面质量都远超小龙虾。
那麼,小青龙吃的时候口味如何呢?省淡水所饭堂的老师傅,当场烹饪了二种味道的小青龙,一份卤煮,一份香辣,鲜虾没有腥味儿,虾身肉厚紧实,口味都很非常好。
它的烧法和小龙虾也相近,但是钱报新闻记者发觉,假如清煮的话,小青龙虾身色调是桔红的,要用超出100℃的高温油爆,虾身色调才会变为橙红色。
说到这儿,大伙儿一定会好奇心,即然浙江省早已引入那么好的虾,为何到现在才发售呢?顾志敏直言:因为前两年小龙虾价钱不景气,农民养殖主动性低,小青龙的宣传也碰到了短板。这么多年,小龙虾消费火爆,也拉动了农民主动性,给小青龙的宣传产生了机遇。
如今,取得成功驯化的澳洲小青龙2021年初次营销推广养殖,浙北、浙中一带刚发售,江苏省、上海市一带也是有养殖,这虾一斤五六只,能够从9月吃到11月。
秋冬季时节的虾无霸来啦,你想吃什么味儿的呢?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