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牦牛肉。
西藏的牦牛肉当然是最出名的,牦牛肉制作成的生肉酱那是小编吃过最难以忘怀的美食之一。藏族有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
牦牛一直以来被称为“高原之舟”,高原牦牛都以牧草为主食,小编曾在藏区跟团旅游时听导游提到过,高原牦牛吃的是山珍野味: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农夫山泉、拉的是六味地黄丸,确实很形象的体现了牦牛的生长环境,因此,牦牛肉的肉质可以说,是牛肉中的极品。
2、酥油。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先将奶汁加热后,倒入木桶内来回抽打,直到能搅拌成油水分离的状态,再把浮起来的一层淡**脂肪舀起来装入口袋,冷却后便是酥油了。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许多种吃法,不过在西藏,主要的是用于制作酥油茶。
3、手掌参。
手掌参,顾名思义,形状似手掌,是一种藏东南特有的非常名贵的药材,有补血益气等功效。味道有些像土豆,一般在石锅鸡里都会尝到。手掌参作为藏药材中名贵的特产药材之一,由于人工繁殖困难,长期以来手掌参药材的来源完全依赖于自然野生资源。
4、青稞。
青稞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标识性,提到青稞人们便会想起西藏、想起青稞酒。大概再没有什么作物,像青稞一样,与一个民族结合得如此紧密,青稞地上似乎从来都站着一位身着藏族传统服装的妇女,高原的阳光洒在大片的青稞地上,也洒在她的脸上。
5、木碗。
“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这是一首西藏古老歌谣中的歌词,词中藏族人将木碗比作情人,也可理解为木碗是和情人一样重要的存在。一只小小的木碗,对藏族人来说,是生活和情感的依托,可想而知木碗在藏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川有什么药材生意可做
当然可以
四川是可以养殖林蛙的
林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东三省为主要产区,辽宁的清原、新宾、恒仁、西丰,吉林的桦甸、舒兰、蛟河、抚松、安图、磐石、长白、敦化都有分布,黑龙江的五常、尚志、宁安等县都有分布。除东三省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也有林蛙,其品质远不如长山林蛙。
林蛙
Rana chensinensis
中文名中国林蛙,又称雪蛤,哈什蚂(哈士蟆)。
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是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东北部山区特产,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唯我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又以长白山区产的林蛙以其体格大、产油率高、体制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中国林蛙富含 4 种激素、9种维生素、13种微量元素和 18种氨基酸,在药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中国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四大山珍”(熊掌、哈什蟆、飞龙、猴头)和“东北新三宝”(哈什蟆、红景天、不老草)之列。中国林蛙是长白山脉野生人参的活人参。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主要野生和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及其地理分布概括如下:<br> <br>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br> 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br> 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br> 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br> 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br> 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br> 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br> 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br> 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br> 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br> 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br> 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br> 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br> 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br> 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br> 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br> 天冬内江市、古蔺县<br> 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br> 白芷遂宁市(川白芷)<br> 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br> 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br> 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br> 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br> 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br> 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br> 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br> 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br> 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br> 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br> 川续断主产凉山州<br> 羌活甘孜州、阿坝州<br> 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br> 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br> 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br> 桔梗梓潼县(川桔梗)<br> 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br> 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br> 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br> 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br> 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br> 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br> 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br> 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br> <br>根据四川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药材分布状况,川药划分为四大产区:<br> Ⅰ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本区位于四川盆地底部,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川芎、麦冬、丹参、白芍、附子、川乌、郁金、姜黄、莪术、泽泻、川白芷、川明参、干姜、佛手、无花果等1000—1500种。<br> <br>Ⅱ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包括凉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好,主产芦荟、茯苓、补骨脂、红大戟、穿山甲、川续断、三七、黄芩、防风、砂仁、山奈等2400余种。<br> <br>Ⅲ盆地周缘山地药材生产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中药资源约1500—2000种,主产天麻、川牛膝、杜仲、厚朴、黄柏、银杏、黄连、金银花、柴胡、辛夷、半夏、红花等品种。<br> <br>Ⅳ川西北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该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500—5500m,主要包括阿坝州和甘孜州,环境几乎无污染,盛产大量名贵中药材,主产川贝母、麝香、红豆杉、薯蓣、羌活、党参、冬虫夏草、黄芪、大黄、秦艽、、红景天、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约1800种。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