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象山属哪个省

2023-06-06 23:066040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浙江省 象山县

邮编:315700 代码:330225 区号:0574 拼音:Xiàng Shān Xiàn,Xiangshan Xian 象山县

全县辖3个街道、10个镇、5个乡:丹东街道、丹西街道、爵溪街道;石浦镇、西周镇、鹤浦镇、贤庠镇、墙头镇、定塘镇、涂茨镇、大徐镇、新桥镇、泗洲头镇;东陈乡、晓塘乡、茅洋乡、黄避岙乡、高塘岛乡。县人民政府驻丹东街道后堂街21号。 地处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一路穿陆,典型的半岛县。丘陵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海小平原,皆长期围垦而成。海岸线长924.17千米,有656个岛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立方米。 北部的象山港是全国著名的深水良港和渔业生态港,南部的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一级中心渔港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古迹、古遗址有丹城塔山古文化遗址,慈禅寺,花岙张苍水抗清兵营,赤坎游仙寨抗倭筑寨。旅游景点有松兰山、中国渔村、中国渔港古城等国家4A级景区。中国开渔节被列为宁波三大节庆和全国节庆50强之一。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简介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 象山县

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6.01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0683元。 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三水一菜”(水产、水果、水禽、蔬菜)主导产业,2001年实现农业 象山县

产值37.5亿元,列全省前茅。全县现有柑桔、枇杷、杨梅、茶叶、竹笋等经济林30万亩,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148万羽。“种子种苗”工程有效实施,建成优质柑桔、特种野猪、浙东白鹅和大黄鱼等种苗基地15个,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海洋捕捞业平稳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增长,海淡水养殖面积23万亩,建有全国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现已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80只。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突破。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的石浦港后方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水产城,年交易量20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4000余家工业企业中,形成了以华翔、天安、巨鹰、甬南等大企业为龙头,以针纺织、机械电子、水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针纺织

业是象山的传统优势行业,有企业近千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电子是象山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通信设备、消防器械、医疗器械、食品设备等,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2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3亿元。

建筑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全县有建筑企业54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从业人员7.5万人,2001年完成施工产值80.2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宏润、龙元集团是浙江省最早获取外经权和多项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年施工产值均达到20亿元,连续7年包揽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冠亚军。几年来全县建筑企业共创国家“鲁班奖”8项,上海市“白玉兰奖”59余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13项。上海高架桥、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高、大、难、新”项目,由我县建筑企业承建。目前,建筑市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在越南、也门、马来西业等国承建项目。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

2001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3%。距中心 象山县

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六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为宁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工。还有“海上仙子国”之称的渔山列岛、“中国檀香山”之美誉的檀头山、钟灵毓秀的灵岩山以及拥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岛等都能让你留连忘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三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华翔大厦、国际大酒店、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三面环海 一线穿陆

象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

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处于象山半岛的东部,由象山半岛东部本土和沿海600多个岛礁组成,具有“三面环海,一线穿陆”的理特征。象山是名副其实的半岛县。 象山县境东西最大距离为7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90千米。陆地总面积1175平方千米,其中半岛部分为995平方千米,岛礁部分为180平方千米。

北甬南温,融入“长三角”

象山县是宁波市所辖的最南的一个县,位于宁波和温州两个开放城市之间,属长 象山县

三角洲经济经济区外沿。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北与宁波北仑开发区、鄞州区一衣带水,距远东经济中心上海市仅300千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和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带动北部象山港和南部石浦港两大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 宁波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的战略部署,突显了象山区域的区位优势,将使象山进一步融入宁波,接轨上海,联通台州、温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象山港大桥一旦建成,丹城到宁波只有50千米的“半小时旅程”,并且可将同三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与沿海国道主干线、宁波沿海南线等多条高等级公路连接成网,进一步扩大干线公路的辐射范围,实现宁波市“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加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叠加效应,象山将进入上海“3小时公路交通圈” ,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象山是天台山余脉向海洋延伸的一部分,象山全境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群山叠翠

象山位于浙东丘陵的沿海地区,山地面积为7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 象山县

左右。县内大多是200米以下丘陵,坡度平缓,山岭起伏绵延。地形总体特征是丘多、山低、坡缓。 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天台山余脉自宁海县向东延伸至象山半岛,形成了县境西北部宁象交界处的最高部分。这些山峰,山体宏伟,峰峦迭起,主峰多在500米以上。其中东搬山由宁海县茶山蜿蜒而来,群峰绵亘,主峰海拔810.8米,为本县第一高峰。其东南有牛料岗,海拔756米,是本县第二高峰。周围有海拔300-700米的山峰20余座。 山地一般高200—450米,分布较广,县内主要有爵溪山地、黄避岙山地、南乡山地等3片。

平畴间布

象山的平原大多散布于沿海地区,这些平原多由海湾促淤成滩,经过人工围 象山县

涂而成,称为海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象山港、东部各海湾和南部三门湾。其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占象山平原的主导地位。其中南庄平原和定山平原面积最大,历有“上八万(亩)” “下八万(亩)”之称。 此外,象山还有冲击平原,以山前冲击扇为主要形态。因境内山势矮小,腹地短浅,所以面积不大,以丹城、白石、九顷、梅溪一带比较典型。 洪积平原以溪谷平原为主要形态,形状多为狭长,大多地处溪谷。 象山溪河源短流促,独注入海。流域面积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水系有大塘港、南大河、淡港、西周港、下沈港、东塘河、樊岙港。其中大塘港水系位于定山平原,流域面积为134平方千米。干流大塘港原为三门湾内港,1975年堵口蓄淡成河,长18千米,平均宽500米。 半边山 象山县的半边山风景点,濒临浩瀚东海,是个三面碧水相拥的小小半岛。从石起航,坐小机轮仅30分钟水路。景点的临海山体独特峻俏,濒岸礁石秀美壮观,卵石滩色彩斑斓十分诱人。 蒙顶山 蒙顶山在西周镇南面。因春夏季节常云雾蒙顶而得名。有四条路可以登山:一条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马石、缚虎山、欢喜岭等多处胜景,路径盘曲仄小;一条从东麓赖家村上山,羊肠小道,陡峭难攀;另一条由南面芭蕉东岭头上山,路宽阔平缓,今山上茶民都从此路上下;第四条路由西麓庆丰桥村后山脊车岭头上山,此路经05年底修缮,因公路西泗线经过车岭头,逐成为游客上山主要道路,此路上线经过之大小茅棚和多处佛教寺庙正成为很多游客必经之地,亦是蒙顶山下张氏八村村民每年春节上山游玩必经之路!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只要天气不下雨,就会有很多游客聚集蒙顶山山顶佛塔处,看十月初一凌晨“日月同升”之绝美景色! 南韭山 南韭山为韭山列岛的本岛,是浙江省中部沿海的较大岛之一,位于象山县丹城镇东32公里的海面上,西距大陆最近点为18.61公里。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韭山以产大韭得名”,又因岛处舟山群岛之南,所以寇以“南”,称南韭山。 檀头山 在象山半岛东南方向的大目洋与猫头洋之间,有一座面积为11余平方公里的海岛,她叫檀头山。 五狮山 五狮山又名五指山,在茅洋乡、东陈乡、新桥镇交界处,海拔557米,是县内名山之一。有诗云:“日临翠壁千峰动,风卷青松万壑寒。鸟道极天城郭小,花香满地洞门闲。”遥望雄峰,峻秀挺拔,壁立难登,犹如五狮相搏,又似五指相聚,故有“五狮”、“五指”之称。 渔山 象山县海城上岛礁奇多,著名的渔山列岛就是其中之一。渔山列岛有南渔山和北渔山之分,常说的渔山通指的是北渔山。北渔山面积0.78平方公里。宛若镇海之柱戳立万顷碧波之中,亦如在蔚蓝色的海天相托相护下的一块绿色翡翠。 珠山 珠山位于贤庠、涂茨二镇交界处,又名珠岩山,海拔541米。宋宝庆《四明志》载,“珠山,一名珠岩山,山顶一石圆如珠,高百余丈,因名珠岩。”古有“海舶遥望,岩顶宝光射星汉”的传说,又有“赤玉盘堆削琢峰”之赞,是县内一大胜景。 隔溪张水库位于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隔溪张村上游0.5km处,系属淡港水系的上游支流,坝址上游集雨面积10.6km2。隔溪张水库为以供水、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属三等工程。 象山地处东经121°34’-122°20’,北纬28°45’-29°49’,濒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象山具有非常明显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即四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约248天,生长期为345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17℃),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mm以上)。 由于地形不同,县内西北部与东南部沿海地区在气温西北部比东南部石浦地区略高,年积温西北部超出6000℃;年降水量,即使在久旱年份,西北部山区都要超过东南部的石浦地区。

涨落有序的潮汐

象山三面临海,许多岛屿都被大海包围着,这时我们会发现海水有一个涨落的现象:它每天两次涌上海滩,把露出水面的礁石、海滩淹没了,海湾、海港水位增高了;到了一定时间,海水又逐步降将,礁石、海滩又露出水满。 人们把海水涌上来叫做涨潮,海水落下去叫做退潮。海水涨到最高峰位叫做高潮,退到最低点位叫做低潮。涨潮发生在白天,我们称它为“潮”;涨潮发生在夜晚,我们称它为“汐”;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合起来叫潮汐。 象山是个海洋大县,沿海岸为规则半日潮区。潮汐与象山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掌握潮汐涨落规律对出海捕鱼、晒盐、人工养殖、安排海港和河口船只进出、防台等都有重要意义。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地球对地面上海水的引力,比月亮和太阳大几百万倍,所以海水留在地球上,而不会被月亮和太吸走。但是,月亮和太阳都像大的磁铁一样吸引着海洋,它能把靠近它一面的海水吸得鼓胀起来,引起潮汐。 太阳虽然比月亮大得多,但是由于月亮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近得多,因此,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比太阳大得多。潮汐主要是由月亮引起。当地球某地对着或背着月亮时,这个地方受月亮的作用力最大,海水就上涨形成涨潮区;其他地区的海水流向涨潮区,形成退潮区。 地球自转一周,某地必有一次对着月亮,一次背着月亮,故形成两次涨潮,而两次涨潮的间隔,就有两次落潮。 象山渔谚:“初三潮,十八水,初八、廿三小水低。”月亮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对海潮的影响极大。例如,当月亮和太阳与地球成一直线时,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引力加在一起,引起不同寻常的海潮,这种海潮称为大潮,农历每月初三、十八各发生一次;当月亮、地球与太、地球这两条连线成直角时,引力就弱,潮水很低,这种潮叫做小潮。象山农历初三、十八潮位最高;初八、二十三为一月中潮位最低。

天然氧吧

据测定,我们生活的大气环境中,氧气约占20.7%,一个成年人每天新陈代谢大约需要消费500升氧气。而人体内氧气贮存量却仅有1.5升左右。其余只能靠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补充。 象山森林覆盖面积达58%,象山人均公绿面积11.89平方米。年平均气温16—17℃,根据有关专家测定,象山区域大气的各项指标均达优质度假区条件,特别是象山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47万个,完全达到国家度假区一级标准。而当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100万个地时候,空气本身就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而大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400—700个。所以,象山大自然的“绿色”空气,被誉为“天然氧吧”。 象山陆域面积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组成,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6%以上,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与散发热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但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狂风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工程调蓄性能弱,而且河网密度低,潜伏旱涝灾害隐患。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立方米,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呈现自西北东南递减,集中在梅雨、台风期间,为双峰型。年际变化极度偏离均衡,变幅最大为2.83,以及工程地质、地形、淹没移民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 象山县海洋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集“渔、港、岛、滩”等各种海洋资源于一体的最佳地区之一。近年来,按照“渔业产业化、产业多元化、渔港城市化”目标,实施“渔、港、景”联动开发,努力推进全国渔业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的跨越。渔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2003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6.4万吨。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拥有250马力以上钢质渔轮1500余艘,外海捕捞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多次获国家、省、市渔业生产先进县称号。面对海洋捕捞资源衰退、渔场缩小、生产成本提高等多种困难,积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水养殖业,深化水产品加工业,引导转产渔民从事养殖、洋地运输、滨海餐饮、休闲渔业等多种行业。水产养殖得到新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全国领先,紫菜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居全省前茅。水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超星等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加工水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港口开发加快推进。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是全国一级群众渔港。以石浦渔港为中心,“一镇两岛”(石浦镇和南田岛、高塘岛)作为有机整体的渔港经济区,正在进行统盘规划开发。 海洋旅游业异军突起。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植被葱郁、空气清新,海鲜美味,是浙江省海洋旅游业四大板块之一,是华东地区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最佳地区之一。1997年以来,象山旅游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十大产品”(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和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象山历史悠久。据塔山史前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于此生息繁衍。春秋时,象山为越国鄞地。汉为鄞县、回浦(后改章安)两县地。唐初分属宁海及鄮县。唐神龙二年(706),象山立县,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县以山名,属台州,广德二年(764),改隶明州(明代改称宁波)。 春秋时,象山为越国鄞地。汉为鄞县、回浦(后改章安)两县地。唐初分属宁海及鄮县。唐神龙二年(706),象山立县,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县以山名,属台州,广德二年(764),改隶明州(明代改称宁波)。 民国元年,南田立县,治樊岙,同年4月,划象山东溪岭以南地入南田县,遂迁治石浦。翌年取消划并,南田还治樊岙。1940年,撤南田县,另置三门县,南田为其辖地。 1949年7月8日,象山解放。10月成立县人民政府,属宁波专区,1952年,南田从三门划归象山。1954年4月,象山改隶舟山专区。1958年10月,宁海县并入象山,隶台州专区。1961年10月,复置宁海县,象山还治原境,回属宁波专区(后称地区)。1983年,宁波地、市合并,象山为宁波市属县。 解放初设4区、2镇、18乡,至1985年,全县辖5区5镇32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县辖13镇6乡。 2000年,象山县辖14个镇、5个乡:丹城镇、石浦镇、爵溪镇、西周镇、鹤浦镇、贤庠镇、墙头镇、泗洲头镇、定塘镇、昌国镇、涂茨镇、大徐镇、新桥镇、下沈镇、东陈乡、晓塘乡、黄避岙乡、茅洋乡、高塘岛乡。 2002年,象山县辖3街道、10镇、5乡,12个社区、43个居民区、713个行政村:丹东街道、丹西街道、爵溪街道、石浦镇、西周镇、贤庠镇、墙头镇、涂茨镇、大徐镇、泗洲头镇、定塘镇、新桥镇、鹤浦镇、黄避岙乡、茅洋乡、东陈乡、高塘岛乡、晓塘乡。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女子不上渔船是以前渔船上的习俗, 渔船上的习俗说到底是围绕着安全、丰收展开的。要是女子上了船出了海,搬不动大网什么,也多了双筷子少了个劳力,本就狭小的空间里还得为他独设闺房,夫妻同上也得要有夫妻房。即使有胆大又不怕吐浪的女力士,一出海便十天半个月,十来个男子里面夹着个女的,闹不好还会写出一本风花雪月来。 渔船上的禁忌确实还不少,有的很琐碎。要抛弃吃剩的东西,不可说“倒掉”,船靠岸不准说“到了”,避讳的是一个“倒”字,以免再心理上留下阴影。从心理学角度讲,也不无道理,要是心里留了道阴影,老担心着出事,也就容易分心,一分心说不准真会出事。 在渔船上坐,不坐两脚悬空,更不可以坐船的四下,把脚悬空向外荡着,说是有水鬼会拖你落海,用时兴的话来说这也是一种安全条例。船即使不行走,它也是一刻不定地荡游着,你两脚悬空,跌落地概率就会提高。老渔民对新上船地渔民说,这样坐危险,年轻的至多说一声:我会小心的。他对这一规矩不当回事,没遇到过生死现场的惨状,会把这提醒当作耳边风。但一听说这样的坐姿会引来水鬼拖他下水,效果就大不相同,这鬼海是让人怕的。无论是船上、岸上的人,对不可诼磨的东西往往是敬畏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听不进去,一个“鬼”字让人变得服服帖帖。在本质上渔家不是崇尚鬼,而是崇尚人的生命!是通过迂回的方式达到了安全的目的。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概况

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北纬29°28′,东经121°51′。总面积6510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17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5335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有多少人口

邮编:315000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6.01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0683元。

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水一菜”(水产、水果、水禽、蔬菜)主导产业,2001年实现农业产值37.5亿元,列全省前茅。全县现有柑桔、枇杷、杨梅、茶叶、竹笋等经济林30万亩,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148万羽。“种子种苗”工程有效实施,建成优质柑桔、特种野猪、浙东白鹅和大黄鱼等种苗基地15个,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海洋捕捞业平稳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增长,海淡水养殖面积23万亩,建有全国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现已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80只。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突破。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的石浦港后方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水产城,年交易量20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4000余家工业企业中,形成了以华翔、天安、巨鹰、甬南等大企业为龙头,以针纺织、机械电子、水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针纺织业是象山的传统优势行业,有企业近千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电子是象山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通信设备、消防器械、医疗器械、食品设备等,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2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3亿元。

建筑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全县有建筑企业54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从业人员7.5万人,2001年完成施工产值80.2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宏润、龙元集团是浙江省最早获取外经权和多项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年施工产值均达到20亿元,连续7年包揽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冠亚军。几年来全县建筑企业共创国家“鲁班奖”8项,上海市“白玉兰奖”59余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13项。上海高架桥、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高、大、难、新”项目,由我县建筑企业承建。目前,建筑市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在越南、也门、马来西业等国承建项目。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3%。距中心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六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为宁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工。还有“海上仙子国”之称的渔山列岛、“中国檀香山”之美誉的檀头山、钟灵毓秀的灵岩山以及拥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岛等都能让你留连忘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三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医疗中心、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自然地理

三面环海 一线穿陆

象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处于象山半岛的东部,由象山半岛东部本土和沿海600多个岛礁组成,具有“二面环海,一线穿陆”的理特征。象山是名副其实的半岛县。

象山县境东西最大距离为7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90千米。陆地总面积1175平方千米,其中半岛部分为995平方千米,岛礁部分为180平方千米。

北甬南温,融入“长三角”

象山县是宁波市所辖的最南的一个县,位于宁波和温州两个开放城市之间,属长三角洲经济经济区外沿。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北与宁波北仑开发区、鄞州区一衣带水,距远东经济中心上海市仅300千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和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带动北部象山港和南部石浦港两大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

宁波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的战略部署,突显了象山区域的区位优势,将使象山进一步融入宁波,接轨上海,联通台州、温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象山港大桥一旦建成,丹城到宁波只有50千米的“半小时旅程”,并且可将同三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与沿海国道主干线、宁波沿海南线等多条高等级公路连接成网,进一步扩大干线公路的辐射范围,实现宁波市“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加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叠加效应,象山将进入上海“3小时公路交通圈” ,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象山是天台山余脉向海洋延伸的一部分,象山全境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群山叠翠

象山位于浙东丘陵的沿海地区,山地面积为7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左右。县内大多是200米以下丘陵,坡度平缓,山岭起伏绵延。地形总体特征是丘多、山低、坡缓。

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天台山余脉自宁海县向东延伸至象山半岛,形成了县境西北部宁象交界处的最高部分。这些山峰,山体宏伟,峰峦迭起,主峰多在500米以上。其中东搬山由宁海县茶山蜿蜒而来,群峰绵亘,主峰海拔810.8米,为本县第一高峰。其东南有牛料岗,海拔756米,是本县第二高峰。周围有海拔300-700米的山峰20余座。

山地一般高200—450米,分布较广,县内主要有爵溪山地、黄避岙山地、南乡山地等3片。

平畴间布

象山的平原大多散布于沿海地区,这些平原多由海湾促淤成滩,经过人工围涂而成,称为海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象山港、东部各海湾和南部三门湾。其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占象山平原的主导地位。其中南庄平原和定山平原面积最大,历有“上八万(亩)” “下八万(亩)”之称。

此外,象山还有冲击平原,以山前冲击扇为主要形态。因境内山势矮小,腹地短浅,所以面积不大,以丹城、白石、九顷、梅溪一带比较典型。

洪积平原以溪谷平原为主要形态,形状多为狭长,大多地处溪谷。

象山溪河源短流促,独注入海。流域面积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水系有大塘港、南大河、淡港、西周港、下沈港、东塘河、樊岙港。其中大塘港水系位于定山平原,流域面积为134平方千米。干流大塘港原为三门湾内港,1975年堵口蓄淡成河,长18千米,平均宽500米。

半边山

象山县的半边山风景点,濒临浩瀚东海,是个三面碧水相拥的小小半岛。从石浦港起航,坐小机轮仅30分钟水路。景点的临海山体独特峻俏,濒岸礁石秀美壮观,卵石滩色彩斑斓十分诱人。

蒙顶山

蒙顶山在西周镇南面。因春夏季节常云雾蒙顶而得名。有三条路可以登山:一条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马石、缚虎山、欢喜岭等多处胜景,路径盘曲仄小;一条从东麓赖家村上山,羊肠小道,陡峭难攀;另一条由南面芭蕉东岭头上山,路宽阔平缓,今山上茶民都从此路上下。

南韭山

南韭山为韭山列岛的本岛,是浙江省中部沿海的较大岛之一,位于象山县丹城镇东32公里的海面上,西距大陆最近点为18.61公里。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韭山以产大韭得各”,又因岛处舟山群岛之南,所以寇以“南”,称南韭山。

檀头山

在象山半岛东南方向的大目洋与猫头洋之间,有一座面积为11余平方公里的海岛,她叫檀头山。

五狮山

五狮山又名五指山,在茅洋乡、东陈乡、新桥镇交界处,海拔557米,是县内名山之一。有诗云:“日临翠壁千峰动,风卷青松万壑寒。鸟道极天城郭小,花香满地洞门闲。”遥望雄峰,峻秀挺拔,壁立难登,犹如五狮相搏,又似五指相聚,故有“五狮”、“五指”之称。

渔山

象山县海城上岛礁奇多,著名的渔山列岛就是其中之一。渔山列岛有南渔山和北渔山之分,常说的渔山通指的是北渔山。北渔山面积0.78平方公里。宛若镇海之柱戳立万顷碧波之中,亦如在蔚蓝色的海天相托相护下的一块绿色翡翠。

珠山

珠山位于贤庠、涂茨二镇交界处,又名珠岩山,海拔541米。宋宝庆《四明志》载,“珠山,一名珠岩山,山顶一石圆如珠,高百余丈,因名珠岩。”古有“海舶遥望,岩顶宝光射星汉”的传说,又有“赤玉盘堆削琢峰”之赞,是县内一大胜景。

隔溪张水库位于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隔溪张村上游0.5km处,系属淡港水系的上游支流,坝址上游集雨面积10.6km2。隔溪张水库为以供水、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属三等工程。

象山地处东经121°34'-122°20',北纬28°45'-29°49',濒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象山具有非常明显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即四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约248天,生长期为345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17℃),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mm以上)。

由于地形不同,县内西北部与东南部沿海地区在气温西北部比东南部石浦地区略高,年积温西北部超出6000℃;年降水量,即使在久旱年份,西北部山区都要超过东南部的石浦地区。

涨落有序的潮汐

象山三面临海,许多岛屿都被大海包围着,这时我们会发现海水有一个涨落的现象:它每天两次涌上海滩,把露出水面的礁石、海滩淹没了,海湾、海港水位增高了;到了一定时间,海水又逐步降将,礁石、海滩又露出水满。

人们把海水涌上来叫做涨潮,海水落下去叫做退潮。海水涨到最高峰位叫做0,退到最低点位叫做低潮。涨潮发生在白天,我们称它为“潮”;涨潮发生在夜晚,我们称它为“汐”;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合起来叫潮汐。

象山是个海洋大县,沿海岸为规则半日潮区。潮汐与象山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掌握潮汐涨落规律对出海捕鱼、晒盐、人工养殖、安排海港和河口船只进出、防台等都有重要意义。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地球对地面上海水的引力,比月亮和太阳大几百万倍,所以海水留在地球上,而不会被月亮和太吸走。但是,月亮和太阳都像大的磁铁一样吸引着海洋,它能把靠近它一面的海水吸得鼓胀起来,引起潮汐。

太阳虽然比月亮大得多,但是由于月亮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近得多,因此,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比太阳大得多。潮汐主要是由月亮引起。当地球某地对着或背着月亮时,这个地方受月亮的作用力最大,海水就上涨形成涨潮区;其他地区的海水流向涨潮区,形成退潮区。

地球自转一周,某地必有一次对着月亮,一次背着月亮,故形成两次涨潮,而两次涨潮的间隔,就有两次落潮。

象山渔谚:“初三潮,十八水,初八、廿三小水低。”月亮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对海潮的影响极大。例如,当月亮和太阳与地球成一直线时,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引力加在一起,引起不同寻常的海潮,这种海潮称为大潮,农历每月初三、十八各发生一次;当月亮、地球与太、地球这两条连线成直角时,引力就弱,潮水很低,这种潮叫做小潮。象山农历初三、十八潮位最高;初八、二十三为一月中潮位最低。

天然氧吧

据测定,我们生活的大气环境中,氧气约占20.7%,一个成年人每天新陈代谢大约需要消费500升氧气。而人体内氧气贮存量却仅有1.5升左右。其余只能靠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补充。

象山森林覆盖面积达58%,象山人均公绿面积11.89平方米。年平均气温16—17℃,根据有关专家测定,象山区域大气的各项指标均达优质独家去条件,特别是香山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47万个,完全达到国家度假区一级标准。而当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100万个地时候,空气本身就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而大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400—700个。所以,象山大自然的“绿色”空气,被誉为“天然氧吧”。

象山陆域面积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组成,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6%以上,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与散发热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但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狂风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工程调蓄性能弱,而且河网密度低,潜伏旱涝灾害隐患。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立方米,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呈现自西北东南递减,集中在梅雨、台风期间,为双峰型。年际变化极度偏离均衡,变幅最大为2.83,以及工程地质、地形、淹没移民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

象山县海洋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集“渔、港、岛、滩”等各种海洋资源于一体的最佳地区之一。近年来,按照“渔业产业化、产业多元化、渔港城市化”目标,实施“渔、港、景”联动开发,努力推进全国渔业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的跨越。渔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2003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6.4万吨。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拥有250马力以上钢质渔轮1500余艘,外海捕捞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多次获国家、省、市渔业生产先进县称号。面对海洋捕捞资源衰退、渔场缩小、生产成本提高等多种困难,积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水养殖业,深化水产品加工业,引导转产渔民从事养殖、洋地运输、滨海餐饮、休闲渔业等多种行业。水产养殖得到新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全国领先,紫菜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居全省前茅。水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超星等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加工水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港口开发加快推进。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是全国一级群众渔港。以石浦渔港为中心,“一镇两岛”(石浦镇和南田岛、高塘岛)作为有机整体的渔港经济区,正在进行统盘规划开发。

海洋旅游业异军突起。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植被葱郁、空气清新,海鲜美味,是浙江省海洋旅游业四大板块之一,是华东地区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最佳地区之一。1997年以来,象山旅游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十大产品”(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和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2021年4月,象山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象山县位列第21。

2021年1月,象山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32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象山县排名第41。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象山县上榜。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象山县名列第56。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象山县榜上有名。

2020年10月,象山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象山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2,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象山县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五批)名单,象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象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象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0月,象山县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52名。

2019年10月,象山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93名。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象山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12月,象山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象山县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6年7月,象山县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6年2月,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象山县为2014—2015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人口:约52.74万人

人口密度:449人/km2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6.01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0683元。

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水一菜”(水产、水果、水禽、蔬菜)主导产业,2001年实现农业产值37.5亿元,列全省前茅。全县现有柑桔、枇杷、杨梅、茶叶、竹笋等经济林30万亩,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148万羽。“种子种苗”工程有效实施,建成优质柑桔、特种野猪、浙东白鹅和大黄鱼等种苗基地15个,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海洋捕捞业平稳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增长,海淡水养殖面积23万亩,建有全国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现已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80只。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突破。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的石浦港后方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水产城,年交易量20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4000余家工业企业中,形成了以华翔、天安、巨鹰、甬南等大企业为龙头,以针纺织、机械电子、水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针纺织业是象山的传统优势行业,有企业近千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电子是象山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通信设备、消防器械、医疗器械、食品设备等,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2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3亿元。

建筑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全县有建筑企业54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从业人员7.5万人,2001年完成施工产值80.2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宏润、龙元集团是浙江省最早获取外经权和多项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年施工产值均达到20亿元,连续7年包揽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冠亚军。几年来全县建筑企业共创国家“鲁班奖”8项,上海市“白玉兰奖”59余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13项。上海高架桥、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高、大、难、新”项目,由我县建筑企业承建。目前,建筑市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在越南、也门、马来西业等国承建项目。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3%。距中心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六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为宁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工。还有“海上仙子国”之称的渔山列岛、“中国檀香山”之美誉的檀头山、钟灵毓秀的灵岩山以及拥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岛等都能让你留连忘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三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医疗中心、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自然地理

三面环海 一线穿陆

象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处于象山半岛的东部,由象山半岛东部本土和沿海600多个岛礁组成,具有“二面环海,一线穿陆”的理特征。象山是名副其实的半岛县。

象山县境东西最大距离为7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90千米。陆地总面积1175平方千米,其中半岛部分为995平方千米,岛礁部分为180平方千米。

北甬南温,融入“长三角”

象山县是宁波市所辖的最南的一个县,位于宁波和温州两个开放城市之间,属长三角洲经济经济区外沿。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北与宁波北仑开发区、鄞州区一衣带水,距远东经济中心上海市仅300千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和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带动北部象山港和南部石浦港两大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

宁波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的战略部署,突显了象山区域的区位优势,将使象山进一步融入宁波,接轨上海,联通台州、温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象山港大桥一旦建成,丹城到宁波只有50千米的“半小时旅程”,并且可将同三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与沿海国道主干线、宁波沿海南线等多条高等级公路连接成网,进一步扩大干线公路的辐射范围,实现宁波市“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加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叠加效应,象山将进入上海“3小时公路交通圈” ,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象山是天台山余脉向海洋延伸的一部分,象山全境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群山叠翠

象山位于浙东丘陵的沿海地区,山地面积为7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左右。县内大多是200米以下丘陵,坡度平缓,山岭起伏绵延。地形总体特征是丘多、山低、坡缓。

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天台山余脉自宁海县向东延伸至象山半岛,形成了县境西北部宁象交界处的最高部分。这些山峰,山体宏伟,峰峦迭起,主峰多在500米以上。其中东搬山由宁海县茶山蜿蜒而来,群峰绵亘,主峰海拔810.8米,为本县第一高峰。其东南有牛料岗,海拔756米,是本县第二高峰。周围有海拔300-700米的山峰20余座。

山地一般高200—450米,分布较广,县内主要有爵溪山地、黄避岙山地、南乡山地等3片。

平畴间布

象山的平原大多散布于沿海地区,这些平原多由海湾促淤成滩,经过人工围涂而成,称为海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象山港、东部各海湾和南部三门湾。其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占象山平原的主导地位。其中南庄平原和定山平原面积最大,历有“上八万(亩)” “下八万(亩)”之称。

此外,象山还有冲击平原,以山前冲击扇为主要形态。因境内山势矮小,腹地短浅,所以面积不大,以丹城、白石、九顷、梅溪一带比较典型。

洪积平原以溪谷平原为主要形态,形状多为狭长,大多地处溪谷。

象山溪河源短流促,独注入海。流域面积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水系有大塘港、南大河、淡港、西周港、下沈港、东塘河、樊岙港。其中大塘港水系位于定山平原,流域面积为134平方千米。干流大塘港原为三门湾内港,1975年堵口蓄淡成河,长18千米,平均宽500米。

半边山

象山县的半边山风景点,濒临浩瀚东海,是个三面碧水相拥的小小半岛。从石浦港起航,坐小机轮仅30分钟水路。景点的临海山体独特峻俏,濒岸礁石秀美壮观,卵石滩色彩斑斓十分诱人。

蒙顶山

蒙顶山在西周镇南面。因春夏季节常云雾蒙顶而得名。有三条路可以登山:一条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马石、缚虎山、欢喜岭等多处胜景,路径盘曲仄小;一条从东麓赖家村上山,羊肠小道,陡峭难攀;另一条由南面芭蕉东岭头上山,路宽阔平缓,今山上茶民都从此路上下。

南韭山

南韭山为韭山列岛的本岛,是浙江省中部沿海的较大岛之一,位于象山县丹城镇东32公里的海面上,西距大陆最近点为18.61公里。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韭山以产大韭得各”,又因岛处舟山群岛之南,所以寇以“南”,称南韭山。

檀头山

在象山半岛东南方向的大目洋与猫头洋之间,有一座面积为11余平方公里的海岛,她叫檀头山。

五狮山

五狮山又名五指山,在茅洋乡、东陈乡、新桥镇交界处,海拔557米,是县内名山之一。有诗云:“日临翠壁千峰动,风卷青松万壑寒。鸟道极天城郭小,花香满地洞门闲。”遥望雄峰,峻秀挺拔,壁立难登,犹如五狮相搏,又似五指相聚,故有“五狮”、“五指”之称。

渔山

象山县海城上岛礁奇多,著名的渔山列岛就是其中之一。渔山列岛有南渔山和北渔山之分,常说的渔山通指的是北渔山。北渔山面积0.78平方公里。宛若镇海之柱戳立万顷碧波之中,亦如在蔚蓝色的海天相托相护下的一块绿色翡翠。

珠山

珠山位于贤庠、涂茨二镇交界处,又名珠岩山,海拔541米。宋宝庆《四明志》载,“珠山,一名珠岩山,山顶一石圆如珠,高百余丈,因名珠岩。”古有“海舶遥望,岩顶宝光射星汉”的传说,又有“赤玉盘堆削琢峰”之赞,是县内一大胜景。

隔溪张水库位于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隔溪张村上游0.5km处,系属淡港水系的上游支流,坝址上游集雨面积10.6km2。隔溪张水库为以供水、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属三等工程。

象山地处东经121°34'-122°20',北纬28°45'-29°49',濒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象山具有非常明显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即四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约248天,生长期为345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17℃),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mm以上)。

由于地形不同,县内西北部与东南部沿海地区在气温西北部比东南部石浦地区略高,年积温西北部超出6000℃;年降水量,即使在久旱年份,西北部山区都要超过东南部的石浦地区。

涨落有序的潮汐

象山三面临海,许多岛屿都被大海包围着,这时我们会发现海水有一个涨落的现象:它每天两次涌上海滩,把露出水面的礁石、海滩淹没了,海湾、海港水位增高了;到了一定时间,海水又逐步降将,礁石、海滩又露出水满。

人们把海水涌上来叫做涨潮,海水落下去叫做退潮。海水涨到最高峰位叫做0,退到最低点位叫做低潮。涨潮发生在白天,我们称它为“潮”;涨潮发生在夜晚,我们称它为“汐”;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合起来叫潮汐。

象山是个海洋大县,沿海岸为规则半日潮区。潮汐与象山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掌握潮汐涨落规律对出海捕鱼、晒盐、人工养殖、安排海港和河口船只进出、防台等都有重要意义。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地球对地面上海水的引力,比月亮和太阳大几百万倍,所以海水留在地球上,而不会被月亮和太吸走。但是,月亮和太阳都像大的磁铁一样吸引着海洋,它能把靠近它一面的海水吸得鼓胀起来,引起潮汐。

太阳虽然比月亮大得多,但是由于月亮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近得多,因此,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比太阳大得多。潮汐主要是由月亮引起。当地球某地对着或背着月亮时,这个地方受月亮的作用力最大,海水就上涨形成涨潮区;其他地区的海水流向涨潮区,形成退潮区。

地球自转一周,某地必有一次对着月亮,一次背着月亮,故形成两次涨潮,而两次涨潮的间隔,就有两次落潮。

象山渔谚:“初三潮,十八水,初八、廿三小水低。”月亮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对海潮的影响极大。例如,当月亮和太阳与地球成一直线时,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引力加在一起,引起不同寻常的海潮,这种海潮称为大潮,农历每月初三、十八各发生一次;当月亮、地球与太、地球这两条连线成直角时,引力就弱,潮水很低,这种潮叫做小潮。象山农历初三、十八潮位最高;初八、二十三为一月中潮位最低。

天然氧吧

据测定,我们生活的大气环境中,氧气约占20.7%,一个成年人每天新陈代谢大约需要消费500升氧气。而人体内氧气贮存量却仅有1.5升左右。其余只能靠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补充。

象山森林覆盖面积达58%,象山人均公绿面积11.89平方米。年平均气温16—17℃,根据有关专家测定,象山区域大气的各项指标均达优质独家去条件,特别是香山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47万个,完全达到国家度假区一级标准。而当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100万个地时候,空气本身就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而大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400—700个。所以,象山大自然的“绿色”空气,被誉为“天然氧吧”。

象山陆域面积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组成,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6%以上,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与散发热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但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狂风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工程调蓄性能弱,而且河网密度低,潜伏旱涝灾害隐患。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立方米,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呈现自西北东南递减,集中在梅雨、台风期间,为双峰型。年际变化极度偏离均衡,变幅最大为2.83,以及工程地质、地形、淹没移民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

象山县海洋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集“渔、港、岛、滩”等各种海洋资源于一体的最佳地区之一。近年来,按照“渔业产业化、产业多元化、渔港城市化”目标,实施“渔、港、景”联动开发,努力推进全国渔业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的跨越。渔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2003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6.4万吨。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拥有250马力以上钢质渔轮1500余艘,外海捕捞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多次获国家、省、市渔业生产先进县称号。面对海洋捕捞资源衰退、渔场缩小、生产成本提高等多种困难,积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水养殖业,深化水产品加工业,引导转产渔民从事养殖、洋地运输、滨海餐饮、休闲渔业等多种行业。水产养殖得到新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全国领先,紫菜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居全省前茅。水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超星等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加工水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港口开发加快推进。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是全国一级群众渔港。以石浦渔港为中心,“一镇两岛”(石浦镇和南田岛、高塘岛)作为有机整体的渔港经济区,正在进行统盘规划开发。

海洋旅游业异军突起。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植被葱郁、空气清新,海鲜美味,是浙江省海洋旅游业四大板块之一,是华东地区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最佳地区之一。1997年以来,象山旅游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十大产品”(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和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2021年4月,象山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象山县位列第21。

2021年1月,象山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32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象山县排名第41。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象山县上榜。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象山县名列第56。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象山县榜上有名。

2020年10月,象山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象山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2,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象山县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五批)名单,象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象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象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0月,象山县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52名。

2019年10月,象山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93名。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象山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12月,象山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象山县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6年7月,象山县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6年2月,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象山县为2014—2015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象山南山岛旅游景点介绍 象山东山岛旅游景点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象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象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1、象山影视城坐落在浙江省象山县新桥镇大塘港生态旅游区的影视城以灵岩山为大背景,整体建筑浓富宋代风格,巧妙结合了当地的山、岩、洞、水、林等自然景观,主要由大门广场区

0评论2023-06-11463

阳江市鸿祥象山鸡养殖有限公司怎么样?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阳江市鸿祥象山鸡养殖有限公司是2015-03-19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白沙街道石河村委会罗琴山南侧1号。阳江市鸿祥象山鸡养殖有限公司的统一

0评论2023-06-06466

从海洋空间资源的角度指出象山县可以发展哪些能源产业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从海洋空间资源的角度看,象山县可以发展海上绿色能源产业,利用绿色能源开发进而发展风电能源。绿色能源以谋划建设清洁能源岛,大力引进绿色能源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商业项目与试验示范项目,打造集能源装备制造

0评论2023-06-01345

象山紫菜产自哪里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象山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菜养殖在象山已经有30多年历史,全县拥有养殖面积16万余亩,是海水养殖主导产品之一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多,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形成较大生产规模。目前全县养殖面积1

0评论2023-05-24247

两年时间,我卖出了200多个手工制作的中式肚兜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中国宁波网记者沈孙晖通讯员郑丽敏象山晓塘乡中岗村陈氏宗祠的对面,是一位每天坐在家门口,缝着红色肚兜的老太太,她家外墙上也挂着红色艳丽的肚兜。 这位老人和她的家成了游客争相光顾的“网红”售卡处。老人名叫黄闾女,今年75岁,她家在一家肚兜店,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闾’女红肚兜”。 近两年,黄姑娘已经手工缝制销售了200多个红色肚兜。两年来,游象山的“春风”吹过村子,中峯村容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黄娘看着村子日新月异,心底的艺术细胞也闪耀着“第二

0评论2023-04-05476

新时代文明实践田庄村,集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本报讯(记者沈孙晖通讯员吴敏勇张根苗)国庆期间,象山泗洲头镇出资援建吉林延边敦化官地镇岗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启用。 这是象山与敦化东西部合作开展工作,合作内容逐步细化的又一有益实践。岗村现有村民316户998人,村民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村里没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今年,在敦化市农业和农村局协调下,泗洲头镇在该村开展调查,决定出资10万元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据了解,该文明实践站采用彩钢大棚建设,共220平方米,主要功能有主题宣传、志愿服务两大类。 文明实践站建设理

0评论2023-04-05488

乌贼放流效果,象山乌贼放流视频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2011年7月,我市首次放流了20万尾金乌贼苗。目前,我市已连续5年开展金乌贼苗放流工作,金乌贼也成为我市增殖放流的重要品种。昨日,记者从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为科学评价金乌贼增殖效果,省资管中心组织了分子标记放流实验,证实我市金乌贼放流资源贡献率高达21.87%。调查青岛近海四次乌贼回捕记者从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省资管中心组织了分子标记放流实验,到目前为止已在青岛近海进行了4次回捕调查,从捕获的1265只金乌贼中,随机抽测384只回捕个体,经分子鉴别,初步结果表明,有84

0评论2023-03-22409

农资超市对接助力象山大黄鱼快速进入食品市场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很快,市民就能在家门口的超市,直接购买到几小时前才从海水中捞出的象山养殖大黄鱼了。8月12日,由宁波市商务委员会主办的菜篮子商品产销对接洽谈会上,3家宁波菜篮子基地和3家超市签订协议,其中包括象山一家大黄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现场共有32家菜篮子基地参加,其中11家来自象山,还有经营菜篮子商品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菜篮子连锁企业及餐饮、学校、企业等团购单位参加。农业信息(www.cqfishery.com.cn)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

0评论2023-03-22130

象山大黄鱼养殖,仿野生大黄鱼养殖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由于产卵场、回游路线被破坏等原因,近30年内野生大黄鱼一直处于一鱼难求的局面,即使偶然捕捞到几条,价格也被炒到每斤千元以上。正是看中这一市场,玉环一养殖户试验仿野生养殖黄鱼。周薇薇:“现在我所在的这个位置就是养殖黄鱼的网箱上,这个网箱是我们养殖户专门自行设计的,这个网箱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抗十四级的大风浪,所以哪怕是台风天都不用担心了,而在这个岛上大大小小有分布大概十个网箱,每个网箱里养有5000条左右的黄鱼,保守估计每个网箱黄鱼的价值有四五十万。”听

0评论2023-03-22546

象山渔民捕到7斤一条大黄鱼,象山渔民捕捞野生大黄鱼事件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野生大黄鱼原本不多见,而条重达一公斤以上的大黄鱼更是罕见了。不过,象山一艘渔船最近在东海捕获一条重达2.5公斤重的野生大黄鱼,一时引起了众多关注。据了解,这条野生大黄鱼是由一艘编号为“浙象渔47108号”的渔船捕获的。“这回运气非常好!一网上来,倒在甲板上一眼就看到这条金灿灿的野生大黄鱼。后来一称重量,5斤!”该渔船的船老大麦师傅这样说。据麦师傅回忆,这条特大野生大黄鱼他们是在东海海域的东经123度140海区捕获的。它一跳落

0评论2023-03-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