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什么是民俗

2023-06-11 18:082790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衣服为什么里朝内面朝外穿?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以右手执筷?为什么中国跟人打招呼时喜欢问:“您吃了吗” 为什么劳动时要高唱劳动号子?…… 这都是生活最自然而然的状态,如果穷根问底,却有许多学问,这种学问就是民俗。它悄然支配着我们: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礼貌、待人接物……那么,究竟呢?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您已经初步的了解了民俗,是否感到它的神奇与博大?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人类失去民俗,世界将会怎样?把皮鞋当手套,把爷爷叫奶奶,天时不辩、春闲夏种、颗粒无收……失去民俗,人类将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 简而言之,劳动生产民俗是在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遵循的民俗。这类民俗伴随着物质生产的进行,多方面地反映着人们的民俗观念,在历史上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的劳动生产民俗方面比较广泛,大体分为农业民俗、牧业民俗、渔业民俗、林业民俗、养殖民俗、手工业民俗、服务业民俗、江湖习俗等。…更多>>>>日常生活民俗 生活民俗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与行旅民俗。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仪礼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所满足得已不仅是胜利的需要,同时也包含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更多>>>>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一定的社会单元,这种社会单元往往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例如军队、企业等。但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社会组织民俗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关系的人们共同体,例如家族、行会或某些结社组织如白莲教、义和拳等。这些社会组织都具备一定的组织化水平,而他们的组织主要是靠群体内形成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东西发挥作用。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血缘组织民俗、地缘组织民俗、会社组织民俗。…更多>>>>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天时、物侯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节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在这期间,形成的节日民俗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现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那种张驰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我国的岁时节日民俗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所以我们为了便于介绍,按照节日的岁时性生活节律分类描述:…更多>>>>人生礼仪 人生仪礼是指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表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 人生仪礼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龄和生理变化,而且是在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教等社会制度对个人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因此,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和阶段性标志。比如一个小孩满月的时候,生育孩子的家庭要遍请宾客,不只是庆贺孩子的诞生,更是小孩子与家里…更多>>>>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 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游戏,到竞技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戏耍,到配合各种特殊需要的综合表演,都属于游艺民俗的范围。…更多>>>>民间观念 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的观念。它主要作用与民众的意识形态领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更多>>>>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产生,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民间文学通常可分为三大类:(一)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神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笑话;(二)韵文的口头文学样式:民间诗歌(史诗、民歌)、谚语、谜语;(三)综合叙事、抒情、歌舞,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更多>>>>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描写威海民风民俗的词语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威海 威海风情民俗—礼仪婚嫁 传统喜庆 民间有“看喜”,妇女生小孩后,亲朋带红鸡蛋、点心等礼物登门贺喜。走时,喜主向亲朋分送染红的鸡蛋回敬。“过百岁”小孩生后一百天,由家中长者抱着走百步,意味着孩

0评论2023-06-03131

想问大庆寿山民俗温泉休闲度假村怎么样?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寿山民俗温泉休闲度假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胜利村小林科半岛,由沙丘、湖泡、低湿平地构成温带草区地貌,距县城泰康镇17公里。总占地面积20万亩,其中低湿平地及沙丘2万亩,水面18万亩。

0评论2023-06-02120

辛集民俗风情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辛集市,别称“中国皮都”。辛集皮革业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被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国皮革皮衣之都”、“国家AA

0评论2023-05-22452

林下之猪的民俗中的林下之猪的一些说法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林下之猪命的人如果手有断掌不同一般命数的断掌佩戴,女子要紫冰银镶嵌蓝绒晶的饰品,请法师用“缘金,橘子石,黄金,影子石,赤鱬鳞”制作成石碑护身符。之后必须让法师按照农历生日在结印册上添加结印:农历3月4月5

0评论2023-05-19524

展示地方文化,探索民俗风情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讲述者:魏圩社区党总支书记邢思元魏圩社区村历史馆。 建筑面积104平方米,通过墙面绘画、展板、沙盘、场景还原、互动触摸屏,形象地展现魏圩村的时代变迁,记录了魏圩村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过程。村史馆里有一些当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具。 这些用具,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很多东西都不用了。 社区里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深有感触。 这些物件使年轻一代更直观地了解父辈和祖辈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不怕困境,坚韧不拔,奋勇前进,建设家园。圩子由清末民初魏若土境内兴建,地处海郑公路(今104国道)和南北官

0评论2023-04-05476

民俗之谜云阳五谷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秦楚刊号郧阳地处祖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五谷杂粮(粟、稗、粟、麦、稻)生长,郧阳人也称五谷为顶谷、根谷、腰谷、木谷、藤)谷。 很早就总结出了“用杂粮杂米做饭”的规律。据报道,距今约8000年前,将狗尾草磨成粟( x)谷,粟的产量高于粟。 粟,又称糜子,去皮后变成黄米,由野生粟驯养而成,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栽培,8000年开始广泛栽培。 粟,生长期短,适应性强,适合漂泊人群开垦栽培,与原始农业人群稳定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 麦,西亚人约1万年前在野生驯化,距今约4000年前传

0评论2023-04-05426

有关雨的风俗有哪些,关于雨的节日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古人以五日为候,以三候为气,以六气为时,以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元代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正月里,天会流一辈子水。 春天属于树,而生树的人一定会成为水。 所以继承立春之后的雨水。 东风解冻后,就会凋谢下雨”。立春十五天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二十四节气发源地黄河流域,雨前冷,看着雪的闪烁,不愉快的雨声淅淅沥沥。 此后,气温一般上升到0 以上,雪逐渐变少,雨逐渐增多。 冷气刺骨的天气渐渐消失,春风吹,雪融化,潮湿

0评论2023-04-05177

你说芒籽是什么意思?芒果物种的民俗文化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的到来表明农民开始了繁忙的田间生活。芒种的民俗文化有:1、送花神:农历二月初二日在花神节上迎接花神。2、安苗。3、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4、煮梅。 一、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0评论2023-03-29309

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渔猎篇(重庆民风民俗资料)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重庆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人文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渝味”悠长,兼具川黔风姿、鄂湘风韵。重庆境内山峦密布,溪河纵横,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河流,各种水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古代巴人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也成为重庆境内的民俗。随着国内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觉醒,《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相关法规的日益完善,一些违法渔猎习俗已被禁止。 渔业信息

0评论2022-11-28275

丰富多彩的中国渔文化民俗:追求美好生活愿想,质朴自然内涵丰富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农业信息(www.cqfishery.com.cn)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0评论2022-11-2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