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贵溪市金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30万元。 合作社由121户成员组成,其中农民占合作社成员的90%。 合作社社员出资中,货币出资200万元,土地折合30万元。 合作社是以蔬菜种植和销售、花卉、铁皮石斛种植等为主要产业的种植类合作组织,旨在建设集示范推广、科普培训、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基地。 合作社依托贵溪市金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产品销售,采取“合作社公司”经营模式,对合作社所有基地实行统供、统农资供应、统收购销售,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增强实力。 2019年,合作社总资产485.7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48.45万元。
一、蔬菜产业基础扎实的产品供不应求
1 .多品种栽培满足客户一站式需求。 合作社有种植基地860亩,主导产业是蔬菜,花卉和铁皮石斛兼用。 合作社种植的蔬菜有20多种,能够满足消费者春夏秋冬四季的蔬菜需求。 市场上日常需要的季节蔬菜合作社几乎都有。 例如辣椒、茄子、西红柿、南瓜、苦麦菜、油麦菜、上海青等。 合作社向客户承诺菜的质量保证价格在市场价格以下。 合作社的良好声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2 .专人负责生产管理,保证蔬菜质量。 合作社有两名技术人员,负责基地的技术管理和种苗农业资金的选择和投入。 基地主管徐红宾负责基地生产的流程管理,如基地农业投入品的规划与实施、临时工的安排、工资计算与发放。 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成员不得在自己的田地里使用禁用农药以保证农作物的优良品质。 目前,合作社的萝卜、辣椒、茄子等都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3 .清洗包装分筐分拣,实现环保配送。 合作社的蔬菜以前用塑料袋包装,不环保,不方便。 调查考察表明,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合作社采用菜篮子进行循环利用。 这样放蔬菜很方便,也减少了对菜的压迫,减少了损失。 蔬菜在基地进行初级处理。 例如,有些带泥的菜是采摘时洗的。 基本上一半的蔬菜会被送到分拣中心。 去分拣中心的话,也有负责派遣会计和料理检查的负责人。 配送时,放蔬菜的篮子分为青篮子、白篮子、红篮子,每个篮子都有编号。 颜色和号码的区别主要是不同线路的工人容易配送。 配送工人负责回收自己路线上的菜篮子数不胜数,实现菜篮子的回收利用。
二、现代化管理树立行业标杆
1.ERP系统为客户订单提供方便。 2018年初,合作社采用了ERP管理系统,为集团客户提供在线订购平台。 客户通过手机实现下单,合作社逐个准备点菜。 对于不太熟悉在线订单的客户,合作社也提供人工支持。 晚上10点,如果客户还没有下单,合作社销售团队的客服会提醒客户及时下单。 有了ERP系统,合作社和客户的查账就可以在微信上完成,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ERP系统管理指导生产计划。 合作社采用ERP管理系统,实现了蔬菜进口与出口、购销、价格与数量的现代化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合作社的营业收入、财务分析、客户需求、客户习惯都可以从系统上体现出来。 ERP系统可以分析销量较大的蔬菜,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徐红宾,她根据此数据制定种植计划,执行订单生产。 订单生产避免了生产计划的盲目性,库存基本消失,保证了菜肴的新鲜度,形成了种与销的良好匹配。
3 .多重检测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合作社的蔬菜在发货前要经过三个检查工序,第一步是人工检查,首先要看收到的菜有没有坏,有没有虫子,是否新鲜。 第二阶段为农残检测,通过两台检测设备,由专人在化验室进行农残及亚硝酸盐检测。 第三步是合作社销售队伍的业务员在发车前进行抽查,对每条配送线的产品进行抽查。 三重检查确保了给顾客送的菜的质量。 在产品质量和生鲜配送方面,合作社实力在贵溪市名列前茅,引领了行业发展。
4 .降低数据分析损失提高效益。 合作社可以通过ERP系统导出产品销售的相关数据。 通过统计菜品的入库、出库、库存三个数据,可以分析损失的数量。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损失最大的蔬菜是什么种类,如何有效降低损失,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采用ERP系统之前,合作社菜的净利润只有3~4分。 通过对ERP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利润可提高到7~9分。 如果发现某日利润特别低,可能存在的原因,一是损失太大,可能是菜品有问题,需要寻找展品和原因; 二是部分不可分割产品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需要检查添加三是价格过低,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价格。 数据有变动,部分是价格问题,部分是人为错误。 在采用ERP系统之前,合作社每月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就像“开奖”一样只有在月末才知道。 因为看不到统计数据。 现在每天都能看到经营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止损,保证销售业务的有效运营,节约劳动力成本。
三.合作社提供服务增收就业
1 .合作社大事由成员大会决定。 合作社每年平均召开3~4次成员大会。 成员大会一般解决生产决策、合作社是否加入联社、成员上下班等重大问题。 每次会议都有记录,要求成员签名,并保存在文件中。 合作社每年底召开分红大会,根据成员出资等情况进行分红。
2 .合作社向成员提供技术支持并统一销售。 合作社成员单独种植成本很高,很难销售。 通过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农业资金,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解决了挨家挨户产销的不经济现象。 标准化栽培解决了农户的种籽和销售问题。 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合作社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 一是直接销售给周边固定消费者,占比20%; 二是旅游采摘,占销售额的10%; 三是集团客户招揽,占70%。
3 .合作社推动成员就业以提高收入。 成员按合作社规范标准种植的蔬菜,合作社按高于批发市场每斤0.2元的价格收购,调动参加合作社经营和交易的成员积极性。 合作社成员日常在合作社基地工作,增加了成员的工资性收入。 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7家公司的成员,现在的成员数量达到121家。 合作社成立时基地只有210亩,现已发展到86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76户。 据统计,合作社成员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合作社带动的当地残疾人每人每年增收2300余元。
四.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教训
1 .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合作社最初认为,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既节约土地,又能科学调配营养液成分。 栽培并销售一段时间后,顾客反馈说用这种方式制作的白菜更硬。 合作社立即调整了种植方式,改为土壤种植。 合作社只有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更受欢迎。
2 .电商平台和管理系统,应用最好。 合作社于2015年开始自行开发电商平台,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结果并不理想。 最后由于开发公司破产,平台的所有投资都成了沉没成本。 之后考察了ERP管理系统,投资少,效果好,还可以根据合作社的需求开发个性化功能,取得了更多的成果。
3 .零售配送点设置过多,合作社不堪重负。 合作社减少了中间环节,本着让菜品从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的初衷,在每个乡镇设立了多个配送点,安排专人送货上门。 没有地域限制,实现有订单就发。 经营一年后意识到负担太大了。 于是合作社的销售团队开始变革,逐渐撤掉了成本高昂的配送地点。 集团客户也在增加,合作社逐渐以面向集团客户配送为主。
五.合作社发展规划和展望
一是扩大规模,加强对小农户的牵引力。 目前合作社的产量跟不上销售量,合作社扩大基地也存在瓶颈。 在这种背景下,合作社可以更好地联系成员,调动更多成员种菜,通过统一技术、统一投入、统一标准、统一销售来扩大规模,使更多农户投入生产,合作社的供货能力
二是提高技术,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需求。 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后,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了。 如果技术跟不上,如果生产的产品客户不能满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了顺应市场要求,满足客户需求,合作社要求在种植上加强技术力量,采用先进技术确保好产品,维护合作社的产品形象和良好声誉,增强与客户的粘性。
三是规范提升,落实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要求。 合作社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营销模式。 为提高规范程度,合作社加强成员账户和交易量、出资额等相关记录管理,不断完善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制度,与成员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更好地引领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建立同业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市场秩序。 蔬菜行业竞争压力大,同业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格战,为业务的争夺而压缩增值空间。 未来有望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探索合作的有效模式。 对于不同的区域配送,可以进行同业资源整合和借力合作配送,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省的增效,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行业发展格局。
(作者:农业和农村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