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巍巍关山培育了地道药材,滔滔不绝地靠水养活了万亩良田。 近年来,勤劳的甘肃华亭人传承药乡根脉,种药材,走富路,“苦药材”创造了“甜蜜日子”。
华亭市药材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被誉为“陇东药库”“千年药乡”。 传说“药王”孙思邈行走三山、游五岳、采药草,将药材种子撒在华亭域内的关山深处。 千百年来,这些药材种子在关山沟梁岭生根、开花结果,生生不息。
这里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7.5,日照时数2240小时,平均降水量473.5毫米,无霜期142天,属于高寒阴湿的温带半湿润气候,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生长环境。 据资料显示,到明代,华亭药材已成为种植业大宗。 近年来,明代赵时春着作《平凉府志》 《华亭物产》卷,药名达152种,居平凉府10县之首,其中尤以独居最为有名。
“三月种艾蒿,五月当柴火。 春天和秋天刨根,夏天采草,给浆果的初熟花含苞待放。 ”老歌的战术中,明确了时间给生药带来的千变万化。 乡下没有闲草,到处都是良药。 目前,华亭市药材种植规模已由原来的3个乡镇、2万亩,稳步发展到关山林缘区的7个乡镇、6万亩,预计产量2.1万吨,产值2.88亿元。 特别是独活栽培规模大,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今年,全市独居种植面积约4万亩。
初秋,在华亭市新康中药材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五六名药农熟练地锄草,一片活叶子随风舒展,充满活力。 “今年雨好,日照好,药材长势格外好。 ”公司负责人刘建华说。 在市药材中心的指导下,基地大力推广轮作转型、优质种苗繁育和病虫害绿色预防、化肥农药减量等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公司统一育苗后提供给药农,在药苗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组织开展集中培训
“目前,华亭药材种植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量的质量并重’的转变。 ”华亭市药材中心主任武小龙介绍,今年以来,华亭市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思路,全力优化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品种改良、提高药材质量,全市建成药材试验示范带1万亩、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
9月13日,小雨绵绵,记者走进华亭市山寨乡南阳洼村。 村前村后的山被云雾笼罩着。 “我村在关山脚下,海拔高,气候阴湿,粮食产量低。 但是,非常适合独活等中药的栽培。 看,它遍布整个山。 ”顺着村支书马万福的手指方向望去,气势汹汹的药苗绿得让人心醉神迷。
记者跟随马万福,来到村里最大的药材种植基地——菜川流域千亩药材示范园。 田野里,碧绿的川芎一个人顶着秋风活着,碧绿的波浪层层叠叠。
“再过几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就可以一个人生活,摘川芎了。 现在,这种小药材的价格,堪比原来的大捆粮食。 ”。 在药材基地,药农辛建伟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计算药材的“增收账”。 “种植独居,一亩地可收药3000斤左右,去年按每斤16元市场价销售,可获利4000余元,是粮食种植的7倍多。 我、妻子和儿子都在这里制药,去年制药收入两万多元。 因为有了资金,我们开店,也做客运,每天的生活越来越开心了。 ”辛建伟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在我们村里,像老辛那样吃药办‘钱’的人还真不少。 药材沾满宝藏,花、叶、种、根都可以卖钱,而且容易生存。 今年全村种植中药材1040亩,人均2亩,中药材成了我们山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南阳洼村人的日子,一定会像开花的川芎一样节节高扬,越来越鲜甜。”马万福自信地说。
华亭全力推进独居规模化种植发展,不断提升品牌效应,2007年制定出台华亭独居甘肃省地方标准。 2009年,华亭单独注册了地理标识证明商标; 2015年华亭市马峡镇被原农业部认定为第五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华亭独居)。 2020年,华亭独活获得国家农业农村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登记。
通过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中药材产业增长更有潜力。 近年来,华亭市将药材产业作为促进大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采取政策支持、宣传培训、引领引领、市场引导等措施,有力推动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利润化发展。 全市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90多个,产量1.2万吨,产值1.9亿元。
今年6月,在甘肃省确定的首批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鲜切)龙头企业名单中,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成为陇东地区唯一入选企业; 中国大黄城内,新康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实验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中药饮片加工及质检中心配套设施项目即将建成,集仓储物流、市场交易、电商平台、追溯体系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不断完善……
“如今,华亭的药材加工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武小龙表示,全市坚持把培养带头人、企业经营作为强化链条的中心环节,坚持内培和外引两手抓、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大力支持现有企业,有序推进新康中药材切片加工生产线、青松中药材切片公司药食同源等项目,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清洗、晾晒至策底、河西、山寨三个乡镇。 另一方面,围绕中药制剂、配方颗粒、中药饮片、康养产品的开发,进行了项目对接和定位。
“目前,全市有中药材规模企业4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4家,带动种植中药材农户1.8万户,占农户总户数的55%,实现了产业兴起、促进增收、人民致富的良好效益。 ”中医中药连锁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张大江介绍,到2026年,全市将建成标准化育苗基地20个,5000亩,吸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颗粒及中药生产等企业6家。 “届时,华亭市中药材产业体系将更加壮大,健康营养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中药材产业链将全方位延伸。 ”
记者手记
高山流水,沙漠良田,都是本草根脉。 华亭是甘肃省16个药材大县(市)之一,区内药材260多种,命名符合《药典》的有190种。 “华亭大黄”“华亭独活”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定。
近年来,华亭市将药材产业作为大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深入推进提质增效、扩量增效、加工攻坚、扩仓、体系建设、“三名”建设、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预防保健“十大行动”,药材种植实现量化扩张
药材很好。 药很好。 我怎么才能种绿色中药? 华亭立足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组织专家团队,抓良种繁育,建设示范基地,抓产地深加工,在充分保留药草、轮作、留茬等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鼓励农户有机肥料全力推广晾晒大棚风干技术,持续提高药材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全市中医药产业链强化链发展奠定坚实发展
依托“陇东药库”优势,华亭着力建设陇东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采取“公司联合社基地农户”订单种植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华亭市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国大黄城”,探索以药为导向的药食同源产业文化发展,基地种植
巍峨的关山,掩藏不住地道药材的清香; 潺潺流水,唱出千年药乡的无上荣光。 迎接新时代乡村振兴号角,华亭将以药为基础,全力打造“中医药旅游康养”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传承“陇东药库”根基,续写“千年药乡”辉煌。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