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盛夏时节,连云港市开发区中的华药港核心区是繁忙的生产场景。 作为市开发区重要平台载体项目,中华药港一期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投入使用,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平台正在崛起。
改革春风医药产业繁荣发展
作为港口城市,连云港最初的产业体系以农业为主,原盐、磷矿石、化肥、水泥、纯碱等传统资源型产业支撑着城市的命脉。 九大国有公司中,医药公司板块最小,发展有限。
这样一个小板块,却成为今天连云港最具活力的创新板块。 这样不可思议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连云港市工信局医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连云港新医药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初露头角,2000年后进入发展快车道。
1969年8月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制药厂成立,1973年更名为连云港东风制药厂,成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前身; 1970年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制药厂成立1975年康缘药业前身连云港中药厂成立1995年7月连云港豪森制药厂成立。 这四家当时并不起眼的企业,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创新领头羊,其中恒瑞、豪森、正大天晴多次荣登中国医药创新排行榜前四,康缘药业稳居中国中药创新排行榜前列
改革成就了中华药港今天的版图。 改革开放后,连云港大力推进政企改革,一批年轻人走上前台,轻装连云港医药板块,发展迅速。
1978年,东风制药公司连年亏损,南京知青陶惠启被任命为该厂副厂长。 看到当时肝病高发,陶惠启决心将传统的大输液生产转化为主攻肝药,为今天正大光明的抗肝炎药物基地奠定了基础。
1987年,28岁的肖伟被任命为连云港中药厂长。 此后,他启动科技研发项目,研发创新中药产品,从此为康缘“振兴国药、报效祖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连云港制药公司濒临破产。 当了几年副厂长,32岁的孙飞扬当了厂长。 他以新药开发为突破口,奔走于全国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市场调研,组织新产品开发,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成为国内创新药物龙头企业。
事实证明,这些连云港改革精英以敏锐的“嗅觉”和过人的胆识抓住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机遇之窗”,开辟了企业崛起的道路。
随着连云港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连云港医药企业的共同追求。 连云港几家药企与家人不约而同“冒险”求变,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陶惠启拍板20万元购买猪苓多糖注射液专利; 孙翊以120万元收购了中国医学院药研开发的抗癌新药异环磷酰胺专利; 肖伟抱着员工集资和“求来”银行贷款开始研发桂枝茯苓胶囊。
豪森在连云港市大型制药企业中起步较晚。 开始时,企业负责人钟慧娟提出了模仿与创造相结合,以及自主创新的转化之路。 豪森在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内分泌、心血管等领域开发了国家级新药30多项。
在艰难的创新坚守下,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连云港的制药企业才开始出现突出。 东风制药厂猪苓多糖、连云港制药厂异环磷酰胺、连云港中药学厂桂枝茯苓相继问世,连云港制药企业开始登上中国医药创新的舞台。 截至目前,恒瑞和豪森的抗肿瘤药、康缘中药、正大放晴的抗肝炎药等,奠定了连云港医药产业的全链条基础。
创新让连云港的制药企业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数据显示,今天连云港医药企业在抗肿瘤、抗感染、妇科麻醉、手术药物、肝病等领域牢牢占据竞争主动权,多种药物进入相关疾病治疗国家版指南,惠及广大患者。
规模产值齐升的中华药港应运而生
经过几十年的坚守,连云港医药产业发展迅速。 2020年,市规模以上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2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 营业收入550亿元,占全市总营业收入的20%; 利润150亿元,占全市总利润的61%。
站在连云港经济开发区高处眺望,正大天晴润伶工厂、恒瑞医药产业园、豪森医药产业园依次入驻中华药港。 市开发区依托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载体,在抗肿瘤药、肝炎药、精神类药物等诸多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形成了抗肿瘤药、抗肝炎药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 恒瑞、正大天晴、豪森、康缘等制药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名列全国医药工业前40名,全部进入中国医药创新力前五。 德源药业、新澳赛诺、长慧医药和明医药等第二批企业发展迅速。
良好的产业基础积累了连云港的创新成果,连云港市科技局的成果处处由周梦玲介绍。 2020年国家药学会公布的医药上市公司市值,连云港医药企业市值突破7000亿元,居全国医药企业市值之首。 累计批准一类新药11个,占全省1/2、全国1/8,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中国专利金奖5项,近三年累计承担国家级重大新药专项103项,通过国外质量认证药品40多种。 恒瑞医药入选世界医药创新指数排名第13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制药企业。 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8个,拥有医药类研发机构60多家; 聚集医药领域国家重要人才工程专家18人; 拥有江苏海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等26所研究生院,拥有医药产业技能人才3.5万人。
2018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华药港”的构想,确立“港城特色、全国一流、世界闻名”的目标定位,作出这一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主要源于连云港雄厚的新医药产业基础。 为充分发挥恒瑞、康缘、豪森、正大天晴四大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效应,做大做强新医药产业,“中华药港”将重点打造“4X”产业体系总体定位。 其中,“4”,即发展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原料药四大核心产业,尽快培育成为千亿级板块。 积极培育“x”即医疗器械、药用辅料、药用包装材料、制药装备、特医食品、医药服务、冷链物流、医疗健康等板块,实现优势强化、链条强化,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框架,加快形成国际化医药产业
连云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继续加大“中华药港”建设推动力度,不断释放国家级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效应,江苏省药品审批中心连云港分中心、江苏省药检院连云港分院、中国连云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加快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创新新高地
站在中华药港核心区,记者看到,现代化园区建筑已初具规模。 据现场工程人员介绍,按照“分阶段实施、先急后缓”的原则,2019年7月全面启动中华药港核心区建设,组建中华药港建设运营指挥部,坚持“服务、招商、建设”,建设、运营、运营中华药港核心区2019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首期公共服务平台医药研发楼、加速器、安全评估中心及示范厂等载体,聚集医药研发、生产、商务及公共技术服务等项目50余个,集群效应一期投用的同时,二期高端化学药品制剂产业园标准厂房和公用设施主体工程完工; 三期商务服务区中央厨房、人才公寓、生活广场、运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开工建设的同时,国际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部分标准厂房建成。 加快形成功能性医药园区。
中华药港建设运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作为“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产业周期长”的高精细产业,需要保持一定的专业集聚培育,产业发展对载体功能组合和专业化服务需求较高,医药其建设和运营管理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专业性强、意义重大的系统性工程,是一项深度服务
在搭建平台载体的同时,加强政策支持。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15条中华药港高质量发展意见,从医药品种、公共服务平台、产品国际化等15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平台集聚的“微核效应”日益显现。 在政务服务上,发挥“三区叠加”优势,设立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设立项目核准直通车,“面对面审批(服务)”覆盖率达到99%以上,“1220”常态化,“一照多址” 在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成立花果山医学科学中心,构建中华药港系统科创平台和专业化服务体系。 建立项目准入专家评审机制,对项目准入、使用面积和优惠政策等进行专项评估,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出《企业入驻服务管理办法》,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专业服务。 在投资保障方面,每年补助5%的财政收入,为支持医药行业企业团队创新创业确定了方向。 如对类新药,从研发到产业化阶段给予2400万元奖励; 对产业化项目,除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设备补贴等外,还落实好已经制定的政策,提高政策实现率,仅过去两年就减税18.9亿元。
截至2020年底,中华药港先后获得国家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业创新药孵化器基地等载体,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示范基地,全省唯一。 最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显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74个生物医药主要产业园区中排名第16位的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量排名第二,药物临床试验数量进入前五位。
中华药港在世界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潮中筑梦前进。 以精准定位、专业化服务、系统化政策、国际化载体、智慧化运作,加快建设一流发展平台和专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医药研发、试产到产业化完整产业链,打造人才、资本、创新成果等优质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