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新嘉艺农业有限公司潼南区上和镇团山村的3000亩枳坛种植基地。 放眼望去,崎岖的山峦上,一望无际的枳椇苗仿佛给乡村铺上了一层绿色的毯子,公司负责人李银富正在观察枳椇的生长情况。 看着气势汹汹的枳壳苗,李银富喜上了眉梢。 他告诉记者,枳壳是一种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好的作物,预计丰产期将超过每亩一万元,整个基地年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以上。 在新嘉艺农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潼南区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利用荒地、次生林、旱地可种植等大力发展枳壳产业,形成枳壳规模化、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格局,使枳壳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从不毛之地到青山碧岭七年前,团山村这荒山,80%的杂草比人还高,如今漫山遍野的枳坛,一望无际,成了村民眼中的“金山”。 李银富是潼南卧佛人,从1996年开始经营药材,南走北走,到过很多地方。 20多年来,他接触了大量的中药材,做了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商,和他们一起学习了许多中药材的生意经,对中药材的属性、品种、栽培、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毛利润高的什么药适合,什么产地什么药质量最好,哪里需求最高,他都清楚。 近年来,随着中药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他认识到仅靠传统转售很难获得稳定发展,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就无法更好地控制质量,掌握市场主动权。 于是,他开始关注中药材种植项目。 2015年,他通过经营中药的朋友认识了儋坛。 枳壳是传统中药材,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提取后,可用于制备抗炎、抗癌、抗病毒等药物,也可制成减肥茶、护肝茶、枳普茶等保健饮料。 随着中药材现代化应用进程的加快,市场越来越广阔。 他的故乡潼南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无环境污染,当地土壤偏酸性,特别适合枳椇栽培。 项目被选择了,基地的具体选址成为了问题。 在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的推荐下,李银富邀请重庆市中医药研究院、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等知名专家到潼南进行实地考察、调查、采样,最终将种植基地选定为上和镇团山村。 李银富说,团山村山地多,耕地面积少,不利于精耕细作,但复杂的山地地形有利于天然沟渠的形成,加之气候温和、海拔适中,具有发展特色的果林和药材种植业的得天独厚条件。 2015年11月,李银富和合伙人将3000多亩土地流转到上和镇团山村,成立重庆新嘉艺农业有限公司,着手种植枳壳。 从“困难重重”到“收获颇丰”,2016年是新嘉艺农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工的第一年,面对3000多亩草长得比人还高的荒地,李银富雇了5台挖掘机开荒,才挖到了生产基地。 比荒废建设基地更难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来了。 “山路太窄,坐不上运送树苗、肥料等农资的普通车辆; 山上没有通电,机器也不动; 虽然挖了生产基地,但是没有生产人行道,不利于员工的移动和作业。 ”李银富回忆起当时的基地建设情况,不由得感慨。 就在李银富一筹莫展的时候,上和镇的干部来到他的基地,详细了解基地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向区有关部门反映。 “区交通局来调查后,发现通往种植基地的道路狭窄、弯道多,运输药材的卡车不利于上山下山,所以在基地修建了5千米的产业大道和5千米的生产人行道。 除此之外,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还资助25万元安装了630千伏变压器,连接动力电。
“李银富感谢,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为了掌握枳壳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李银富边学习边摸索总结,积极参加潼南区农广学校组织的高质量农民培训,邀请重庆中药研究院专家授课,引进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培育的枳壳新品系“渝枳1号”及其改良品种,施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枳壳栽植后四五年才结果。 他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枳坛行间种下耐荫药材黄柏,在基地周边空地上种下黄柏。 我以为枳壳栽培已经上轨道,怎么持续的干旱几乎给枳壳的生长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2017年8月,团山村烈日下遭遇酷暑。 由于没有水源,当时种下的6万株枳坛,只有2.8万株成活,大半枯死。 “沉痛的代价让我知道了自己栽培经验的不足,技术的不足。 这么大的基地,你就不想建水库吗?”李银富至今后悔不已。 随后,街道干部了解情况后,向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反映后,在基地修建了8个水库,解决了缺水问题,枯死的种苗也逐步得到补充。 基地硬件条件不断完善,枳壳栽培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目前拥有2200平方米初加工车间,人工智能干燥设备6套,枳壳切片机6台,振动筛1台。 每次用一套智能干燥设备烤4吨左右的中药生枳壳,一个月可烤500吨左右的生枳壳,一年可烤5000吨左右的生枳壳,基地收获的果实可及时进行初加工和干燥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年基地实现初果,收获100多吨枳壳(干货)和20吨左右枳实,带来近400万元收入。 ”李银富给记者算了账。 2021年枳实(干货)售价每公斤45元,枳壳(干货)每公斤30元。 进入丰产期后,亩产枳壳晾衣架)约500公斤,枳实(晾衣架)达130公斤,丰产期亩产1.3万元左右,整个基地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从振兴产业到共同富裕的枳椇李银富雇村民翻地、除草、施肥、灌溉、修枝,每人每天工资60元。 光是这样,村民一年就能增收几千元。 “我把土地交给了小李。 除了每年有收入,每天都来帮忙,一天至少能拿到60元。 离家近,还能赚钱。 日子越来越有意义。 ”山村村民陈建华说。 团山村里像陈建华这样有很多老人和年轻人,他们很难出门工作。 新嘉艺农业有限公司的入驻,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 “平均每天有二三十个村民在基地帮忙,负责除草、挖施肥沟、修剪树枝等工作。 但疏果、干旱收获季节,劳动力需求更大,在80至100名左右。 我们也希望村民们在家门口工作赚钱。”李银富告诉记者,比如摘果期,工人工资按果实重量计算,辛勤劳动的工人两个月最高能收入一万多元,中等工资收入也有7000元左右“我是农民,现在还在管,没想到每月还有额外的管理工资。 ”基地生产经理刘德华高兴地说,公司现在还有两名管理人员,情况和他一样。 通过自己的努力,越做越有力量,对致富越有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扩建这个枳椇、枳实产业,在潼南建设万亩枳椇、枳实基地,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发枳椇、枳实的提取物,进行精深加工,让小枳椇逐渐成为乡村的”李银富说。 青春不同#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