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蟹稻共生生态农业,蟹稻共生促增收技术

2023-04-04 22:275150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在稻花香中说是丰年,听青蛙的声音。 ”这是古诗中为我们描绘的传统农业形象。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稻基地,上演着现代生态农业的新篇章。 直升机飞来防药、螃蟹在田里安家……稻蟹合作,已经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

7月下旬的吉林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守护黑土地,构筑大谷仓区”网络主题采访团在去往镇富县的路上,可以看到绿意盎然的稻子在微风中起伏,远处像绿色的波浪一样翻滚。 而记者们眼前最亮的,是标有“稻蟹共生”标识的水稻基地。

镇赉县是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县,种植面积达145万亩。 “稻蟹共生”栽培方式的引入,源于当地生态农业理念下的有益尝试。 20多年前,这里还是盐碱土壤,水稻亩产不高; 此外,许多养殖业者在湖中养殖河蟹,造成水体氮磷污染,迄今已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

经过摸索如何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促进水稻增产、百姓增收,镇赉县决定向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极为相似的辽宁盘锦市学习,从2018年左右开始尝试在田里养蟹。

“简而言之,‘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是通过养殖蟹来改变稻田的生态环境。 ”吉林省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土地管理部经理边忠河介绍,河蟹和水稻是黄金伙伴,河蟹喜欢贝类、水生昆虫、杂草等危害水稻生长的动植物。 其排泄物中含有水稻可以吸收利用的养分。 垫高的水稻为螃蟹提供遮阳棚、藏身之地,有助于避免脱壳、生长、敌害生物; 另外,河蟹也是有机水稻栽培的“天然监测官”。 化肥使稻田水体氮磷含量异常升高,水质恶化,危害河蟹健康,甚至死亡。 不当使用农药可能直接导致河蟹死亡。 因此,“稻蟹合作”培育的水稻多为有机稻。 既不追肥也不喷洒农药。 边忠和说。

2019年镇富培育的越冬蟹苗成功,结束了该县蟹苗需要大量采购的历史,也降低了运输蟹苗途中的损失,保证了蟹苗的体质,节约了养殖户的成本。 经过多年生态治理,目前镇富全县水田综合种植面积12万亩,大闸蟹1万亩。 据专家推算,稻田放养稻蟹的综合栽培模式,稻蟹亩产可达15公斤,有机稻谷亩产500公斤,稻蟹亩产可达1000元以上。

有好的生产模式,就要依靠科技来帮助! 近年来,该公司陆续引进直升机进行稻瘟病、叶枯病等植保工作。 “这项植保工作每天基本有效喷洒15000-20000亩,亩产水约500ml,大大节约和节约人力和水资源,且能有效防治水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通过提高水稻产量”吉林省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龚福鹏介绍,植保飞机作业,近年没有发生稻瘟病,水稻也每公顷增产1000斤-1500斤。

稻蟹共生,水为蟹肥,稻为水香。 两者互利互补,精心培育的蟹田大米口感柔软,香气香甜。 众多外地经销商前来参观、考察,与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镇富弱碱米、蟹田米销往全国各地,让消费者吃到肥蟹、好米。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给种植户带来了每亩400-600元的收入,实现了一地双产,增加了农民致富的渠道。

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公司研究团队针对水稻浸种、催芽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标准不规范等情况,建设两座智能化催芽厂100吨/批,可同时浸种、催芽200吨,50000吨

放眼望去,如今的吉林黑土地,不仅有“传统”的土地保护性耕作,也有“科技量足”的现代农业的强势注入,“稻蟹共生”般的生态农业美卷,缓缓展开在眼前的这片黑土地上。

“未来的农村应该是原生态的,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热闹非凡的景象。 稻田养殖大闸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在水稻和大闸蟹上获得双重利益。 ”想到未来乡村振兴的图景,边忠和说。 (记者孙冰洁)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城的地理环境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白城市野生植物有东方香薄、慈茹、槐叶萍、芦苇、水葱、黑三梭、角果藻等724种。白城市草原辽阔,可利用草场面积1359万亩,人均8.4亩,正常年景产草40万吨。现有林地面积754万亩,宜林地面积186万亩,

0评论2023-06-10422

白城小龙虾养殖基地在哪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感谢您的提问。关于白城小龙虾养殖基地的位置,我查询了相关信息得知,白城市是吉林省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并不存在叫做“白城小龙虾养殖基地”的正式名称的养殖场。不过,根据网络搜索结果,白城市附近的一些地区可能会有养

0评论2023-06-04147

白城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是谁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李强。通过查询白城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网站信息显示,白城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是李强。白城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组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白城畜牧业高质量

0评论2023-05-20153

白城市多措并举全力抗旱保收,积极抗旱保生产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韩珑川观新闻记者高东资阳观察刘嘉仪文/图“水有5厘米深,足够了。 ”8月16日清晨,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两河村,王书林伸手在田里的水里称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王书林是两河村的粮食生产者,800多亩土地流转当地用于水稻种植。 十几天前,水稻正处于抽穗期,是需要水的时候,但高温酷暑持续,让他的心一直悬着。 “缺水时,水稻会干枯,产量大幅减少。 ”王书林的担忧也是广大农户共同面临的问题,进入8月份以来,资阳市遭遇高温酷暑天气,气温高企降水持续减少,部分地

0评论2023-04-05416

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人口,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人口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9月,镇赉县建平乡大冈村迎来丰收,道路两旁家家户户的院子里落满了茄子、辣椒、西红柿,院子里落满了沉甸甸的葡萄、向日葵。虽然已是深秋,但附近的公园里蔬菜和水果却络绎不绝。 大冈村尹洪虎扯了几筐茄子准备卖。 据他说,这多亏了发展庭院经济。 “我一天至少能摘千斤左右的茄子。 院子里还有豆角、柿子、白菜和芹菜。 我共有8个院子,年收入在10万左右。 ”除了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外,大冈村还建有18栋葡萄大棚,利用城镇与内蒙古扎耶特旗之间的交通便利,开展采摘和销售。 这样既能增加村集体收

0评论2023-04-05244

吉林省白城市盐碱地改良相关文件,白城地区盐碱地改造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来源【中国农网】“我2017年开始种水稻。 从最初保本种植,到现在年收入200-300多万元。 通过在盐碱土壤上种水稻尝到了甜头。 我现在农场里有550公顷的水田。 今年每公顷产量将达到17000-18000斤。 这真是盐碱土壤上结了金块。 ”对于盐碱土壤的稻作,吉林白城大安市兆丰家庭种植农场武在洲兴奋地告诉记者。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黑土区中心地带,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杂粮杂豆和油料主产区、全国八大牧区之一,是吉林省水田第一大市、“中国弱碱地

0评论2023-04-04460

白城地区适合种什么水稻品种,白城种植水稻品质好的原因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白城市弱碱性大米高产栽培技术刘威志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健康与否受人体血液酸碱比率的控制。 多吃碱性和弱碱性食品,能维持血液的弱碱性,使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大幅减少,故称弱碱性食品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洗剂”。 人体弱碱性指标为7.35~7.45,此时人体免疫力强,患病概率低。食物酸碱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取决于食物中矿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不能单纯靠味觉来区分食物的酸碱性。 钾、钠、钙、镁、铁等进入人体后呈碱性反应; 磷、氯、硫等进入人体后会变成酸性

0评论2023-04-04184

白城早稻收割方法,白城早稻收割价格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9月初,白城市水稻进入成熟期,金黄的大地上稻浪滚滚。 各地稻农抓住有利时机开镰收割,水稻因播种早晚和品种不同,收获时间持续一个月左右。在南市福顺镇,各村屯的繁忙景象,乡村道路上挤满了收割机和稻谷的车辆络绎不绝。 在水田中,收获器从收获到出粒一步到位,效率极高。福顺镇中心村平安屯村民谢凤祥家的水稻从收获到销售用了不到半天。 他说。 “我家今年种了四垧半的水稻。 1.4元有卖。 客人直接来村里买,在家门口就变了。 ”随着吉林大米的名气越来越大,稻农们解除了销售的烦恼,水稻成熟

0评论2023-04-04457

白城水稻种植大户,白城市盐碱地水稻种植大户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金秋10月,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弱碱米镇3000公顷弱碱水稻成熟,大片稻田金灿灿,秋风萧瑟,稻香扑面而来,呈现出喜稻菽千重浪的壮美画卷,标志着又是一个丰收之年。在科技农业赋能下,泾北区林海镇全镇已成为弱碱水稻产区。 在谷物丰富的刘海民家田地里,记者看到,今年种植的稻谷不仅穗大、籽粒多,而且分蘖充足,丰收在望。“今年,我们从往年的种植、收获等传统模式,变成了纯机种、机收等现代化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种粮的大企业的种植面积。 另外,在灌溉方面,我们都用自流灌溉,所以很方便。

0评论2023-04-04229

天空的视角!吉林省白城市早稻收获情况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秋风吹过,稻穗芬芳,收获的季节又到了! 从卫星上俯瞰吉林白城大地的早稻田已经金黄,正式拉开了秋收的序幕。蜿蜒向前的洼子川,流经平缓的波平,滋养着2畔的万顷水田。 秋风起,稻浪翻滚,稻香阵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白城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水稻产区。吉林一号卫星9月9日拍摄的影像显示,以洮儿河为界,河流两侧的洮南和洮北,早稻成熟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异。 南市水稻成熟明显早,大面积稻田已金黄,即将收获。 洮北区水稻总体成熟度晚于洮南市,麦田逐渐由绿色变为黄色。从春备耕,到夏田管理,再到

0评论2023-04-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