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白城市弱碱性大米高产栽培技术
刘威志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健康与否受人体血液酸碱比率的控制。 多吃碱性和弱碱性食品,能维持血液的弱碱性,使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大幅减少,故称弱碱性食品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洗剂”。 人体弱碱性指标为7.35~7.45,此时人体免疫力强,患病概率低。
食物酸碱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取决于食物中矿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不能单纯靠味觉来区分食物的酸碱性。 钾、钠、钙、镁、铁等进入人体后呈碱性反应; 磷、氯、硫等进入人体后会变成酸性。
弱碱性大米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具有适度的微碱性。 这种大米在人体内消化代谢,产生大量钾、钠、钙、镁离子时,在体内会发生碱性反应。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发布了吉林西部《吉林省弱碱性粳米》地方标准,确定了弱碱性粳米的科学概念,初步制定了弱碱性粳米指标体系,为吉林省中西部盐碱稻区优质弱碱大米开发提供了依据和规范。
1白城市发展弱碱性大米的优势
从2世纪开始,自然在松辽沉降带建立了广袤的松辽平原,并形成了泾儿河冲扇、科尔沁草原。 由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经过风化,在发育形成的成土母质上堆积聚集大量可溶性盐,形成盐渍化土壤。
白城市稻田盐碱土壤主要盐分为碳酸钠( Na 2 CO 3,苏打)、碳酸氢钠( NaHCO 3,苏打)、7.5~9.5。 白城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开发水田,始于1983年嫩江地表水灌区,10年后在洮儿河冲积扇井灌区形成开发高潮,将白城市水田卷入百万亩的行列。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大灌区为白城市稻田爬20万hm 2台阶奠定了基础。
2弱碱性大米高产栽培技术
2.1改良盐碱土壤
2.1.1碱水洗、砂压碱和有机肥增量。 水洗碱应用水冲洗盐碱; 砂压碱是将高粘度的盐碱土疏松、渗透,使盐碱易于淋洗或随水渗漏; 增加有机肥不仅增加了肥料,改变了碱,而且改变了土壤结构。
2.1.2改良剂的施用。 施用硫磺粉、石膏(硫酸钙)或硫酸铝等; 或施用草康、康地宝、美地何处、施地佳等新改良剂。
2.2培育水稻壮苗
2.2.1配制床土。 配制地面土时,可以使用成品营养调酸剂,也可以使用硫酸、杀菌剂、肥料,但必须将地面土反复搅拌、过筛后备用。 育苗前置床必须浇水、喷洒杀菌剂,减少苗期地下盐碱和病原菌对秧苗的侵害。
2.2.2苗期( 4月10日至5月25日)管理。 出苗棚内温度必须控制在23 以内,达到23 时必须通风。 随时监测床土酸碱变化,ph6时淋ph3~4酸化水。
2.2.3立枯病防治。 苗二叶期后,喷施枯草杆菌、辛胺等生物制剂防治苗立枯病。
2.2.4苗床除草。 苗床有杂草时,可以叶面喷洒“千金”等除草剂进行防治,也可以用低剂量的“稻杰”进行防治。
2.2.5追肥。 稻二叶一心进入断奶期时,应根据稻苗生长势和底肥施肥情况增加氮肥。 选择硫酸铵25 g/m 2或尿素15 g/m 2,加水稀释100倍后喷洒或油炸,或浇水冲洗叶片。
2.2.6喷施嫁衣肥(药)。 插秧前1天,苗床给予硫酸铵30 g/m 2、二铵30 g/m 2、硫酸锌10 g/m 2。 粉碎后,用水炸或兑水,然后浇水冲洗叶子。 同时,喷洒40%乐果乳油防治本田潜叶蝇和水稻摇蚊等害虫。
2.2.7通风炼苗。 在育秧前3天,对育苗棚通风、清除棚膜炼苗,使秧苗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育秧后能及时生根、返青。
2.3本田整地插秧
2.3.1本田整地。 本田整地符合寸水不漏泥标准,有利于晒田分蘖、封闭除草、深水护胎等管理。
2.3.2插秧。 水稻苗2.5~3.5片叶,气温达到12 以上时可插秧。 花达水栽苗,有利于立苗,不易漂苗。 种苗后1天,泥浆沉淀立苗,然后灌溉苗高2/3的深水护苗,便于保温,促进根返青。
2.4本田水肥管理
2.4.1倒水。 返青后,在分蘖期灌水有利于促进增温,但间隔一周左右,为了达到水,需每天灌水,通气土壤,给根系供氧,减少硫化氢对根系的污染。 孕穗期前(一般7月5日前)晒田控蘖,既能有效控蘖,又能壮苗抗倒伏,为水稻后期健壮生长奠定基础。 减数分裂期( 7月20 — 25日) (抽穗前15 d左右,遇到17 以下的气温时,注入15 cm左右的深水保护胎,防止障碍型冷害引起的水稻空泡。 蜡熟期( 9月上旬)灌浆达水; 9月下旬水稻进入成熟期,进行湿润灌溉; 9月20日停水。
2.4.2施肥。 一是回青肥。 插秧后加施返青肥,加施硫酸铵100 kg/hm 2或尿素50 kg/hm 2,插入后与封闭除草药剂一起给药。 二是分蘖肥。 分蘖初期( 6月5(10日)给予尿素100 kg/hm 2,分蘖峰) 6月20 ) 25日给予尿素75 kg/hm 2。 第三个是怀孕穗肥( 7月5 — 10日)。 根据晒后水稻泛黄趋势和生长进度(贪青),施尿素20~30 kg/hm 2,其余钾肥一般一起放。 是四粒肥。 抽穗后10天,一般8月15 — 20日,最好在喷施叶面肥的同时加入2%尿素(尿素300 g兑水50 kg )一起喷施。
2.5病虫害防治
2.5.1纹枯病。 6月底、水稻分蘖末期秧苗发病5%,或7月上旬拔孕穗初期发病率达10%~15%的稻田,应喷药防治。 可采用50%多菌灵、20%庆大霉素、30%爱苗等喷雾防治。
2.5.2稻瘟病。 稻瘟病在水稻本田最容易在分蘖盛期( 7月10日前)和抽穗一周内( 7月25日至8月5日)感染。 可选择三环唑、疫灵(富士一号)、多菌灵、链霉素等喷雾防治。
2.5.3褐斑病。 将24%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75g/hm 2兑水喷雾至900 kg/hm 2,发病较重间隔7天再喷一次,同时也有利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2.5.4斑潜蝇。 用5%水果霜800~1,000倍液或25%杀虫可湿性粉剂喷雾,药液用量900 kg/hm 2。
2.5.5二化螟。 以80%杀虫双粉剂525~600 g/hm 2或杀虫双3,000~3,750 mL/hm2兑水至750 kg/hm 2进行防治。
2.5.6负泥虫、中华稻蝗。 用50%阳离子乳剂1,000倍液或5%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防滴。
2.5.7稻水象甲。 用50%阳离子乳剂2 250 mL/hm 2、或20%氯己锆石3,000 mL/hm 2、或40%毒死蜱乳剂1,050 mL/hm 2加水浸泡,以900 kg/hm 2防火。
2.6杂草防治
2.6.1插秧前。 使用苦参碱、沙比林、吡啶砜等除草剂,采用毒土法给药,水层3~5 cm,持水5~7 d。
2.6.2回蓝后。 苗返青后5~7 d,稗草1.5叶前,用苯均四甲酸、苄嘧磺隆、二氯苯胺、沙林、农得时(苄嘧磺隆)、稻杰等除草剂防治。
2.6.3中后期。 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 二氯喹啉酸、韩乐天防治高龄稗草; 为了除去棱镜,在农得时(苯磺隆),苯达松; 水绵防治采用水绵一次净、水绵敌等除草剂。
2.7及时收获
水稻安全成熟后,即从稻穗外部看,95%以上颖坛变黄,90%次枝梗稻粒变黄,谷粒变硬,米粒透明,达到优质成熟标准后即可收获。 另外,收获时谷粒水分控制在16%~18%为宜。 无论水分过高还是过低,碎米都会增加。 及时收获有助于提高整精米率和口感质量。 未成熟水稻收获后,穗下部弱势大米灌浆不足,青粒大米增多,导致减产和米质下降。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