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挖掘与大豆荚果抗性相关的QTL

2023-04-05 02:504660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是一种兼具非常重要的饲料功能的经济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来源。 荚炸是自然属性,是植物种子生存和繁殖的必需机制,但严重影响栽培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目前,研究者们对大豆结荚的具体网络机制尚不清楚,需要通过分子手段找到大豆结荚相关基因并分析遗传机制。

近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年海教授项目组完成的《identificationandvalidationofstableandnovelquantitativetraitlociforpodshatteringinsoybean [ glycine meecine”的研究论文于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 ( 《农业科学学报》 ),JIA ) 2022年11月正式发表。 本研究鉴定了大豆结荚性状相关的QTL位点,确定了16号染色体上主效位点的候选基因Pdh1,同时鉴定了4个稳定的新位点,结合GO富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结果,确定了大豆结荚抗性可能相关的基因

在该研究中,研究了两个在荚炸性状上存在极端表现型差异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CY,华春2号瓦窑大豆; 以GB、桂早1号巴西13 )为材料,鉴定了大豆抗荚性状的相关QTL。 共检测到14个与大豆结荚相关的QTL。 其中qPS01-1、qPS03-2、qPS05-1、qPS07-1和qPS16-1可在多种环境中检测到,是环境稳定的QTL,且qPS16-1是与本实验定位的大豆结荚性状相关的主效应QTL, 根据基因分型最终以qPS16-1物理区间为对象区间共有8个候选基因,其中含有前人鉴定的功能基因Glyma.16g141400,该基因命名为Pdh1,Pdh1通过提高干荚实壁的扭力使荚实破裂结合GO富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结果,从另外4个稳定的新QTL位点( qPS01-1、qPS03-2、qPS05-1和qPS07-1 ) )中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程艳波副研究员和年海教授是本文的通讯作者,嘉佳博士是本文的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2020B020220008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业( CARS-04-PS09 )、2020年广东省花生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2020KJ136-03 )等项目的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doi.org/10.1016/j.Jia.2022.08.082 citethearticle:jiajia、WANG Huan、CAI Zhan-dong、Wei chengyan-bo.2022.identificationandvalidationofstableandnovelquantitativetraitlociforpodshatteringinsoybean [ glycine max . 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1(11 ) 3169-3184 .研究小组简介: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由年海教授率领,主要从事大豆等作物的遗传育种、营养生理与遗传研究与技术近年来,团队主要开展大豆优质、高产、逆境等优秀基因的挖掘和功能验证,年海教授主持省部级以上资助的科研课题30多项。 育成大豆品种21个,是10个国审大豆和3个省审大豆新品种的第一育种者。 并是4个省审玉米新品种(明甜6号、华玉8号、华糯8号、圣华玉12 )的第一育种者。 长期从事酸性土壤研究,主要研究作物渗铝、重金属、低磷土壤的遗传与生理机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 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 ( 《农业科学学报》 )英文)、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 综合英语学术杂志,月刊。 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 贾家主栏有作物科学、园艺、植保、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 稿件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及评论等。 所有论文均在基本目录( SD )平台OA上出版。 最新的SCI影响因子4.384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 2016年以来,得到了中国科协等部委“提升计划”、“攀登计划”、“卓越计划”项目的支持。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