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秋意盎然,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如今的济南处处洋溢着“金色”的喜悦。 丰收,是秋天最耀眼的语言。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产品品牌越来越高,乡村建设“升级”,美丽宜居……近年来,济南“三农”发展画卷精彩纷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丰收答卷”。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济南多彩的田野,共同品尝丰收的滋味,享受丰收的喜悦。
济阳:
精细管理助力玉米大豆丰收
连日来,在垛街道北辛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田,济南市下派技术服务工作组、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和农户一起,通过植保无人机给大豆玉米追肥。
张军民玉米大豆带状种植丰收有望,精细化田间管理不仅能在生育后期及时追肥,而且一开始就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今年,中央试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济阳区承担试种任务5000亩。 为切实做好试制工作,济阳区专门成立了工作组,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推广带状种植模式。
据了解,今年济南市还全面实行包管区县、街镇、包主体、包地块责任制,派出上千名技术人员赴地头开展针对性指导。 今年,济阳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全区5000亩农田采用了该技术。 为了夺取秋粮丰收,济阳区农业局工作人员近日冒着高温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服务农村。 我是土生土长的济阳人,也是农业工程师。 当然要尽全力帮助农民。 那时的心情会根据天气而变化呢。 我们在田地头和农家在一起。 很多人说我是农民,但没几个人说我是农业技术专家。 ”济阳区农业和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许增海的话有力而不失幽默。
平阴:
阮二村210亩莲藕迎来收获期
放弃装饰莲花,为莲藕丰收而高兴。 目前正值莲藕收获旺季,平阴县黄河南岸榆山街道东阮二村210亩莲藕种植基地迎来收获季。
王汗冰摄
“夏进锅,冬进冰窖”,是藕刨生活的真实写照,藕农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8月19日下午2时,70岁的赵广法和62岁的郑锁林老人头上顶着烈日,穿着防水长裤在藕田里赶工。 郑锁林拿着水枪,匍匐在泥塘里冲洗藕根泥,熟练地拔出了一根根莲藕。 头上不断渗出汗水,脸上却泛着笑容。 从事挖藕工作第50年,老家在白洋淀的他挖了半生的藕,平均一天泡10个小时。
王汗冰摄
不远处的赵广法把刚浮在水面上的新鲜莲藕放进篮子里,洗完后,一个又粗又洁白的新鲜莲藕出现在眼前。 在五个篮子里装了近一吨重的莲藕后,赵广法将一艘载有莲藕篮子的船拖上岸。
王汗冰摄
过去,这块地主要用于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但经济效益较低,通过流转土地引进大户种植,发展了黄河水稻和果薹种植项目。 不仅为村集体增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而且成为黄河风貌带沿线的亮丽景观。
历城:
家门口的猕猴桃熟了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郭家庄村垚源猕猴桃生态园,已经结出硕果。 青山一望无际,果实郁郁葱葱,一粒粒猕猴桃挂在藤上摇曳,不由得摘下一粒来细细品味。
猕猴桃又称“树上软金”,因其酸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猕猴桃穿着浅棕色的棉袄。 其外形在里面呈圆形,也有鹅肝之类的。 剥掉茶色的皮,露出柔软的绿色果肉,看着就流口水。 咬一口,中间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小黑点。 细嚼慢咽,那酸甜爽口、鲜嫩多汁,久久回味。
负责人张花介绍,生态园猕猴桃品种为“泰安一号”绿心碧玉,采用300米深井水灌溉。 肥料使用农家肥,不使用农药,桃果肉透明,汁丰香,酸甜可口。
垚源猕猴桃生态园从2018年开始种植,从2020年开始成熟,到现在已经成熟,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等培育优质水果的措施。
在工人的精心栽培下,猕猴桃已经成熟,迎来丰收的旺季。 漫步果园,体验收获的乐趣和自然的美丽风景,是初秋最惬意的姿态。
钢城:
烟叶变成“黄金叶”的烟农增收后露出了笑容
近日,记者走进郎郡村,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一片片烟叶长势汹汹,一株近一人高,一片烟叶饱满,质量上乘。 田头,烟农们熟练地采摘和搬运烟叶,装上车运到烤烟房。 分工明确,忙而有序,村子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村民们积极赶“烤”,迎来丰收。
“我种烟叶已经20年了。 今年承包了30亩土地。 由于今年雨水充足,烟叶生长良好,今年收入约十二三十万元。 ”郎村烟农路福荣高兴地说。 据了解,郎郡村的卷烟全部由莱芜烟草公司统一回收,属于订单农业,烟农对种植烟叶充满信心。
“我们村的土地和气候适合烟叶生长。 烟叶种植有30多年的历史了,效益也一直很好。 ”郎郡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路顺介绍。 经过长足发展,烟叶种植已成为郎郡村“农民致富必不可少、财政增收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 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口袋鼓了起来,生活富裕了,笑容多了,烟草业成了烟农们积攒梦想的“土地银行”,也是农民致富的关键。
“我们村的蜜薯、伏梨、樱桃等产业也不错。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多方面增加老百姓收入,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对于未来,指路有着美好的期待。
南部山区:
枣熟梨红果飘香的南山果农丰收忙碌
就在下午,炎热的阳光随意洒在柳埠大街东坡村的枣园里。 这里有南部山地特有的枣,头大而甜。 顾名思义,枣子都粗如佛指。 佛手枣好吃,营养价值高,柳口很多人家里都有栽培。 南部山区是济南的后花园,天然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使这片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土地空气清新、水质清澈,因此产出的佛指枣量大、质量好、味道美。
和佛指枣一样,大红的赤梨也是柳口大街的特色。 甜头很多,味道很大,也有庆祝的意思。 一个个结实的果实挂在树上,经过四年的生长,今年是第一年的收获期。 王兆庆是镇上唯一种植香酥红梨的农户,种植面积超过100亩。 而这满园的百亩梨,如今已到盛果期,产量达两万多斤,以每斤60元的价格出售,被北京的客户一空点餐。
村子里有“招牌”,街上也有“名片”。 在南部的山区,“南美”的品牌也在逐渐推广。 结合生态保护,南部山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适合南山的绿色产业,新增核桃、樱桃等改良品种1200亩。 通过富硒樱桃、珍珠油杏采摘节,打造“源味南山”农产品区域通用品牌,实现“利润产业”向“高效生态产业”转型,不断促进绿色产业质量提升。 在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过程中,南部山区也在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村民增收,全面支持乡村振兴。
莱芜:
山梨团圆梨百年古树成熟了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各种新鲜瓜果层出不穷。 在莱芜区高庄街道团山村,百年老梨树累累,一个团山黄梨挂满枝头。
团山海拔462米,山顶圆而平,团山村地处团山之阳,该山阳光充足,土壤通透性强,昼夜温差大,良好的生长条件造就了最优质的团山黄梨。
据了解,山梨组历史悠久,明万年来组山一带已广泛栽植。 目前,团山村有百岁以上盛果老梨树一千多棵,盛果小梨树一千多棵。
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千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洁白的梨花与朱红的团山寺庙墙壁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令人沉醉的田园风景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团子山黄梨个头不大,但皮薄肉脆,香甜多汁,口感优良,具有生津、润燥、化痰等作用,村里起名叫“金缀子”。
至于是否双吃梨,由于群体山梨的采摘期在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前后,故也有“群体山梨团圆梨,群体山梨不分离”的说法。
如今,团山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团山流苏、团山寺同为团山村闻名的三大风景线。
章丘:
八十万斤苹果走财富之路
近年来,鸣羊新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以建设景区化村庄为目标,以鸣羊山生态园为核心发展林果经济,利用村内资源提升配套服务,完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集休闲、体验、旅游于一体的齐鲁
在园区建设方面,鸣羊新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建在山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历时7年,让鸣羊山由荒山变成花果山,成为村集体增收、滚滚致富的“金山银山”。 由党支部带领合作社提前开垦荒山300亩,种植苹果、梨等林果,确定生态富民绿色发展道路。 在此基础上,争取土地整理、扩大集体经济等项目,统筹利用上级扶持政策和资金,开垦荒山1000多亩,同步建设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为林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鸣羊山生态园总规划面积1200亩,目前已种植各类果树600余亩,其中苹果400余亩,梨、桃、杏等杂果100亩左右,山下种植白莲藕30亩。 园区建成1300平方米建筑1座,1000平方米冷库2座,500平方米养殖场1座,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齐全。
在村庄建设方面,鸣羊新村立足村庄实际,总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实施齐鲁样板示范村、后街小巷硬化、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修复市级文保机关硙桥,村内外实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 村里建有1处乡村记忆馆,将现有的粮库改造成民宿庭院,建设了52个石室。
长清:
金箭山葡萄迎来丰收季节
秋高气爽,济南市长清区金筝山葡萄园又是丰收的美景,一串串富含锶的葡萄晶莹剔透,果香四溢。 香甜可口的葡萄结出了农民幸福的果实。 “村企共建”发展模式,提升特色农业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葡萄园里,五彩的葡萄挂在绿叶之间,像一颗晶莹的宝石,悦人,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可爱的葡萄闪闪发光。
金筝山葡萄园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葡萄的口感含糖量非常高,成熟后达到25度,所以生产出的水果非常好吃。 另外,浇水是富含锶的水,含有富含锶的泉水。
金箭山葡萄园负责人介绍,葡萄园收获面积达300多亩,这里特殊的水质和土壤,加上村民特殊的物理防治栽培技术,这里的葡萄味道也真的不一样。 因为,所种肥料均为畜禽粪便和秸秆,经发酵深挖,可为后期养分积累提供良好保障。 此外,物理杀虫方法不需要任何化学药剂杀虫,所有方法都采用物理方法。
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金箭山猕猴桃也陆续成熟,其他品种葡萄采摘时间长达4个月,可大大满足游客的自由度。
当前,在村企共建发展模式的引领下,特色栽培产业开辟了农民致富之路,支撑着人民的信心和稳定幸福。 文昌街道莘庄村目前村96%以上的土地正在进行土地流转。 对这个葡萄园的孩子来说,劳动力就业者达到50多人,村民增加了收入,学到了技术。 (济南日报文案(张龙刘娜文字(张中山李翠平张春旭和阳王璹王世鹏孙渝李淇张听源亻志颖刘善田张智慧) ) ) ) ) ) ) ) ) 652 )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只有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