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提高大豆全苗壮苗的关键技术是在大豆生产中,如何保证大豆播种全苗、培育壮苗,是获得大豆高产和品质优良的重要保证。 根据大豆苗期生长发育特点和必要外部条件,通过选种、选种、提高土壤整理质量、改进播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虫害防治等几个关键技术集成,为大豆苗期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保证大豆全苗和幼苗结实。
1河南省大豆苗保苗壮苗问题河南省位于黄淮海夏大豆产区腹地,南北跨越约4个纬度。 大豆是河南省五大作物之一,夏大豆种植面积000万亩左右,居全国第一。 河南省夏大豆种植区大部分为麦豆一年两熟制,大豆前茬作物为冬小麦。 小麦收获后土壤缺墒较快,天气往往出现短期旱情,由于农工、机械动力和农时紧张,往往抢时抢土进行免耕播种,机械减产或耕后播种面积小。 由于机器有限和不配套,耕作后播种失去了最佳时机,更不适合抢土播种年份。 因此,播种质量差,小疙瘩苗多,断苗严重,有的地方还不能通过增加播种量来补苗、施用底肥,增产乏力。 因此,严重影响了河南大豆产业的发展。
2大豆苗期生长特征大豆生长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花芽分化等过程。 大豆播种后种子能否迅速萌发、达到幼苗、全苗、壮苗,关系到能否为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1种子萌发和出苗
由于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亲水性大,发芽所需水分比含淀粉多的谷类作物多。 播种时土壤含水量为19%~20% (田间持水量80%左右),种子萌发良好。 日平均气温18至20时,大豆出苗迅速、整齐。 大豆种子脂肪多,需要氧比淀粉多的种子多。 在田间条件下,当水分、温度、氧气都合适时,大豆种子开始萌发。 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出苗后在下胚轴与子叶相连的弯曲部分(弓状结构)逐渐上升,呈两片子叶及其中胚芽填土的表,比单子叶植物的填土能力弱很多。 因此,大豆播种前后,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为大豆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透气性等外部环境。
2.2幼苗期
子叶出土,在阳光下呈绿色,即可进行光合作用。 子叶对幼苗生长贡献较大,尤其是出苗后10~14天,子叶中贮藏的和光合作用新形成的营养均用于植株生长[3]。 因此,大豆苗期农艺操作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或破坏子叶。 幼苗期约20~25天,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大豆出苗后分枝期根瘤菌开始寄生,复叶相继出现。 大豆进入了以根、茎、叶生长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栽培中应促进结合,注意弯苗方式,缩短苗节,使茎粗叶厚、根系发达。
2.3花芽分化期
复叶出现4~5片叶即进入花芽分化,大豆始花至花芽分化期约25~30天。 这一时期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供应养分、水分,中耕,及时追肥灌溉,促进根、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达到株强、枝多、花芽多和花健的要求。 要达到全苗壮苗,也就是要根据大豆苗期生长发育的特点,为大豆苗期生长发育提供优良条件。
3大豆苗全苗强关键技术3.1种子选择
大豆是双子叶植物,拱起能力差。 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目前主要推广的品种,选择拱肋能力较强的品种。 播种前筛选种子,去除病粒、破粒、压碎粒、杂粒。 “母壮儿肥”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优良的种子才能长出壮实的幼苗。 播种前晒干。 晒干种子后发芽率提高13%左右,出苗提前2~3天。 进行发芽试验,达到栽培用标准大豆种子才能播种。
3.2土地整理
发芽和出苗需要适当的温度、适当的土壤水分和充足的氧气。 因此,土地整治要求土壤含水量良好、疏松、透气性良好、地温适宜,所有有利于形成这三个条件的农艺手段均可适用。
现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一是播前造土,充分种土,二是缺土栽,播后补土。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第一种方法可以为大豆的萌发和出苗提供良好的条件,但大雨天气容易推迟播种季节,不能按时播种; 第二种方法可以按时播种,但容易引起土壤结皮,不利于大豆萌发和出苗。 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3.3播种技术
播种时一般不要太深,4厘米为宜,多雨年份3厘米,干燥年份5厘米为宜。 一般采用机条播或精量点播,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抢季按时播种,并提高播种质量,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有利于秧苗全苗均苗强壮。 搭配深松铲机,在生育期进行深松除草。 该机播与机深松中耕相结合,可以为耕层创造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大豆高产土壤环境的创造。
免耕观光秸秆精量播种技术是我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开发的大豆播种技术,利用免耕观光秸秆精量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横向秸秆抛掷、分层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封闭除草和秸秆覆盖6项工作,同时完成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大豆精量播种减轻耕层土壤结构的破坏,降低土壤硬度值。 该技术可以将麦秸均匀覆盖在播带上,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土壤表层温度,阻止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散失,起到秸秆覆盖的保水作用。 为大豆萌发出苗创造良好环境,明显提高大豆播种和出苗均匀性,减少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缺苗断垄现象,节约种子,简化间苗,保证大豆高产稳产。 播种后根据土壤湿度及时进行播种后的镇压,适当压实种子周围湿润的土壤,使种子与土壤充分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水和萌发。 但若土壤湿度过大或播后下雨,则无法镇压,以免土面粘滞妨碍出苗。
3.4播出后管理
播种前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含量,或因缺墒后播种的大豆田,播种后要密切关注土壤水分变化,在水分不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喷灌补水,避免返芽、幼苗。 播种前土壤水分不足,播种后补充土壤水分的大豆田,不再大水灌溉。 这使得土壤表皮紧绷,土壤容易缺氧,大豆很难出苗,即使出苗,秧苗的生长情况也会变差。 采用喷灌或微灌,根据土壤含水量计算用水量,有效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危害。 如无条件须大水漫灌,应立即破除板结,帮助大豆出苗。
播种后第三天遇到大雨,一般对出苗影响不大,尤其是播种浅、温度高,大豆子叶接近地表。 播种较深、播种后低温时,应尽量小心清除地板块结,帮助出苗,注意不要损伤子叶。 播种后第四天遇大雨,有利于出苗。 出苗后,要逐行检查秧苗。 断垄30厘米以内,断垄两端可留2株,断垄30厘米以上,应补苗或补种。
在全苗上,早疏苗,培育壮苗。 间苗一般在单叶到第一复叶之间进行,清除密集的大量苗、病苗、弱苗、小苗、杂苗。 干旱病虫害严重时,分两次间苗,先间苗,再定苗。 大豆出苗10天左右,根据苗情促进调控结合。 一般在高肥水地块,大豆茎叶健康生长时蹲下养苗。 对贫瘠干旱和生长不良的大豆要浇水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开展大豆第4~5片复叶时,将进入花芽分化期,保障大豆肥水充足供应,为大豆高产奠定基础。
3.5注意苗期害虫防治3.5.1地下害虫防治
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的大面积推广,蜈蚣、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越来越多。 “根据地”( 30%毒辛微囊悬浮剂)对大豆田地下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蜈蚣为主的地下害虫,用量以1,500~2,000克/亩为宜,防治棘白菌素为主的地下害虫,用量生产和使用中灌根,加水100~200kg/亩,均匀浇灌基座部。 浇水后浇水或雨前赶紧浇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可提高防治效果[4]。
3.5.2地面害虫防治
大豆苗期虫害严重,主要为甜菜夜蛾、菜青虫等,使用虫酰肼20毫升/亩联苯菊酯45毫升/亩,或杜邦氯虫苯甲酰胺3.3克/亩,大豆苗期各种
以上是正文的全部内容。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三农知识,请关注笔者。 笔者每天写各种关于三农的三农实用文章。 也请大家合作、赞扬、收藏、转发。 谢谢你。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