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1月28日,机构改革大会在茂名滨海新区召开。 这将站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高度,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
调整后,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下设正科级内设机构10个,其中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经济发展局、科教文旅局、财政局、建设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社会事务局、政法信访局、应急管理局。
茂名市政府副市长、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梁荣杰向10个单位负责人颁发牌匾。 他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建设党性强、作风正、素质高的干部队伍。 要统筹兼顾,确保机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重。
为什么变了?
巩固内生动力
2022年是茂名滨海新区成立的第十年。
从滩涂渔村到深水大港,高楼杂草丛生,十年来,茂名滨海新区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次第绽放。
博新港区。 刘武基摄
变化是变化的开始。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茂名滨海新区的建设重点已从上一个十年的基础建设转向了今后的产业发展。
临近南海,茂名博贺新港区东、西防波堤、广港通用码头、粤电煤炭码头、博贺电厂相继建成投产,粤西LNG造陆工程基本完工。
目前,茂名滨海新区正在加快协调推进吉达港区口岸开放、码头泊位开放、园区公共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支撑茂名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发展的深水大港基础设施。
建设深水大港,支持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广州工控丙烯腈项目均在新区落地深耕; 益海嘉里、道全等粮食加工企业在内地落地生根,成为现代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豆、花生、菜籽油等粮食加工产业集聚区呼唤。
未来,茂名滨海新区将以这些“龙头企业”为中心布局下游产业,拓展产业链。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
发展空间大,责任也大。 作为茂名兴海的主战场,促进茂名参与全省产业分工,提升茂名全省产业竞争力,对茂名滨海新区提出了更多要求。
变化是前进的内生动力。 进行机构改革,是茂名滨海新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体现,为人民生活、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创造便利环境。
经济功能区是推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对于茂名滨海新区来说,调整优化机构设置,不断为发展提供动能。
怎么变?
突出经济建设职能
变化是必然的,但如何变化,需要抓住准确的定位,进行整体规划。
从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来看,机构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华师茂名滨海附属学校一期。 丘立贺摄
茂名滨海新区发展至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始终是推进新区建设、构建平安稳定新区的重要问题。 为此,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重点领域民生工作,加大教育文化、医疗保障、退役军人事务等大众普遍关心领域优化力度,细化机构职责,保障和改善民生、便民政府、实现高效政府等,茂名滨海新区均在应对
具体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党委部门办事机构,统一设置党委办公室、党工委宣传部、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和党工委统一战线部等党委部门机构,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更好发挥党委职能部门作用
另外,强调经济建设功能,设立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建设交通局)港口建设)。 同时,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招商引资等职责整合到经济发展局,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帮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为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增强基层治理能力,茂名滨海新区整合民政、卫生健康、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职责,设立社会事务局。
结合绿色化学和氢能产业园区发展,茂名滨海新区稳步推进“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转变应急管理局原承担的劳动保障监察、医疗保障、文化市场等方面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让应急管理局回归本职,专职做好本职工作这将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体制保障。
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的独特形势和发展需要,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面临的责任和任务。
10年后重新开始。 有理由相信,改革成效发展坚定信心和决心,茂名滨海新区发展蓝图逐渐成为美好现实。
(记者)邹祥亮
【通讯员】王明德梁晓红
【作者】邹祥亮
【来源】南方新闻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