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以农业为主要支柱,其中不少国家把水稻种植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或者与水稻的进出口数量较多。 今天,农财君盘点了老挝、柬埔寨、尼泊尔3个国家的水稻栽培情况。
老挝:水稻年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 农业是老挝经济的支柱产业,占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的51%。 老挝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
水稻、玉米、木薯、咖啡、花生等是老挝的主要农作物。 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超过老挝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2017年老挝水稻收获面积95.6万公顷,单产约4.2吨/公顷,总产量达到404万吨。 2016年老挝出口水稻6.51万吨,出口额达到2836.8万美元; 进口水稻22.81万吨,进口金额8538.6万美元; 2016年以来,老挝向中国出口大米2万吨。
老挝水稻85%为低地水稻,雨养区88%,灌区12%,15%为旱稻。 所以稻谷也主要分为雨季稻和旱季稻两种。
老挝地形北高南低,在雨季稻中可分为低地雨季稻和丘陵雨季稻,2015—2016年,低地雨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老挝18个省市中,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地区,其中南部沙湾荠省是老挝最大的大米生产基地,稻谷种植面积23.61万公顷,稻谷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5%。
老挝大多数水稻种植区为雨养生态区,因此水稻年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在雨养低洼生态区,严重的洪水会导致整个国家水稻大幅减产,特别是降雨洪水会导致减产和减产。 据记载,干旱和洪水经常发生在老挝水稻种植季节,特别是种植季节的早期和晚期。
此外,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人才资源短缺,以及缺乏的生产技术和资料,对老挝水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另一方面,老挝大米的加工技术也相对落后,碎米多,容易潮湿泛黄。 例如,老挝许多地区的水稻类型以糯米价值较高,但受制于落后的加工技术,出口量不大。
柬埔寨:稻茬、广种、薄收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带。 农业是柬埔寨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 全国可耕地面积67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约280万公顷。
稻作面积占柬埔寨全部耕地的90%以上。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2017年柬埔寨水稻收获面积295.1万公顷,单产约3.5吨/公顷,总产量达到1035万吨。 据统计,2016年柬埔寨出口水稻52.99万吨,出口额达到3.06亿美元。 同时进口水稻2.66万吨,进口金额967.7万美元; 进出口水稻50.33万吨。
柬埔寨气候简单分为雨季和旱季,但为了适应降雨季节和河流消长动态,形成了雨季稻、旱季稻、前雨季稻多种稻作制度。 目前,柬埔寨种植的水稻仍以常规稻为主。 1999年柬埔寨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 CARDI )成立后,开始水稻品种改良研究,到2015年,地方农户品种和改良品种已审定50多个,对提高该国水稻产量和改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柬埔寨水稻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广种薄种收获,直播、插苗现象普遍,化肥和农药也很少使用。 柬埔寨稻田地势平坦,田地面积大,适合大型机械作业。 目前,柬埔寨水稻土地耕作和收获基本机械化,但播种插秧仍依靠人工。
总体而言,柬埔寨是非常适合水稻种植的国家,但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服务跟不上,生产力投入不足,水稻种植经济效益低下,生产水平落后。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践,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看到了柬埔寨水稻生产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中国有几家大型企业对柬埔寨的水稻种植、加工、贸易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证。 此外,一家企业已在当地建立大米加工厂,一家谷物生产者在柬埔寨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并取得初步成功。
尼泊尔:推进中国混合大米成效显著
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也是典型的农业国。 农业是其经济命脉,是第一产业,产值占全国GDP的40%左右。 尼泊尔耕地面积30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人均耕地面积2.5亩。
尼泊尔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和小米,大米是尼泊尔人最重要的主食。 尼泊尔的水稻产地集中在特雷平原地区,一年可以熟三次。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2017年尼泊尔水稻收获面积155.2万公顷,单产约3.4吨/公顷,总产量达到523万吨。 2016年尼泊尔出口水稻241吨,出口额为20.8万美元。
据了解,尼泊尔粮食生产由于缺乏高产优质水稻种子,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2016年,尼泊尔从印度等地进口水稻53.77万吨,进口额达到2.32亿美元。
2015年4月,中国与尼泊尔签署换文,中国负责尼泊尔农业技术合作项目。 该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引进中国杂交大米和玉米,在尼泊尔田间进行试验和栽培示范,从中筛选出最优质的杂交大米和玉米品种进行了当地推广试种。 二是培训尼泊尔当地的农业管理者或技术人员。
首期合作项目从2016年2月开始,历时3年,由袁隆平农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尼泊尔农业研究院合作完成。 目前,该项目已引进67个杂交大米品种,在尼泊尔许多地区进行试验。 还有1个品种通过尼泊尔农业发展部种子质量管理中心的审定。
中国杂交大米品种以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特点,深受尼泊尔当地居民的欢迎。 2018年,我国杂交水稻在尼泊尔5个省份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稻田增产4成至2倍,累计1000多人在推广过程中接受了知识培训。
作者: XXX; 来源:农资网; 农产品网转载本文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并不表明本网批文作者的观点。 转载文章的作者判断本网有问题时,请拨打本网010-51289506。 本网将立即与您协商,解决相关事项。
农产品收集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发放、调配免费资源对接; 报价-点击下单看行情灵活、方便、放心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http://www.16988.com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