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众网络海报新闻记者高杨郑州通讯员姚旺郑伟济宁报道
初夏时节,济宁大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到处是“希望之田”,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近年来,济宁市高度关注凝聚力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农村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积极深刻变化,沃野上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济宁之路”。
“一花日向”变“百花齐放”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激活“一池春水”
在距离济宁市兖州城区3公里的大南铺村,有一个名为“向阳花”的家庭农场,每到假日镇上的人络绎不绝。 但是,他们不是普通的游客,而是这个家庭农场“部分菜园”的租客。
“向阳花”家庭农场主马兆文
大南敷村今天人头攒动,绿意盎然,但过去很多村民都去打工,土地荒废了。 “向阳花”家庭农场农场主马兆文是山东“最美乡村女子致富带头人”。 2013年,在政府组织的培训班上,她听说国家鼓励土地流转,萌发了承包土地流转的想法。 目前,她和丈夫一起流转460亩土地发展粮食生产、蔬菜水果种植和休闲农业。
“向阳花”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将荒废的土地集中在一起,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据统计,家庭农场亩均收入比普通农户高10%,家庭农场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高30%以上。 目前,大南铺村有3个家庭农场,将村里26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
在“一花向阳”的同时,济宁市还主动探索“百花齐放”新模式,将家庭农场融为一体,成立家庭农场联盟,实行抱团发展,形成规模优势。 市级财政每年拨款1亿元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从中国农业银行、济宁农商行选派156名干部担任乡镇金融副镇长或挂职,实现乡镇全覆盖。 同时,成立了723人的市县乡三级新型经营主体指导员队伍,通过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激活了农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活化乡村发展的诗与远方
“合伙人”模式破解“乡村天赋”难题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济宁市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伙伴”模式,主要是围绕农村发展需求,精选农村产业合作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发布伙伴“征集令”,制定定制优惠政策,培养企业家、创业者、专家学者、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
读湖尚儒研学基地
在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返乡创业的“合伙人”田彬在一边的文化空间和田野里进行文创,在家乡找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召集了26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加盟。
分布着龙湾湖畔、东仲都村东、石房、红砖房。 在这些“传统空间”里,木工坊、陶艺坊、书房、农特小院、义石小院、蚕桑小院、民宿、咖啡馆、“土灶台”餐厅……这些共同构成了等闲谷艺术
等闲谷艺术粮库陉湖茶艺社
33个合作项目陆续落地,带动当地930多名群众就业,建设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合作伙伴依靠农村产业、文化等资源存量创办企业,既利用农村资源,又解决大众就业问题。
目前,济宁市县两级共招聘合作伙伴510名,落地项目460个,接收用工3.2万多人,增收农民6亿元以上。
播撒振兴农村的“金种子”
“种子产业振兴活动”强力种子“芯片”
济宁市嘉祥县凤凰山北麓矗立着两座楼房,尤为显眼。 这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大楼东侧800多亩土地划分为四个规整区域,田间设有自动气象观测站,插有整齐的标识……这是圣丰院士工作站的科研育种试验田。
济宁市嘉祥县积极组织种子企业参加全国种子双交会
种子是农业的“筹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耕地上多生产粮食,生产好粮食。 济宁是一个产种、用种、供种大市场,同时拥有嘉祥豆种、兖州麦种、汶上豆种3个国家级育种大县,嘉祥豆种被评为国家沿黄大豆产业集群,鱼台水稻、泗水花生等被认定为山东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
济宁市采取育种联盟方式,以种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团队为支撑,院士专家为指导,联合开展优质高产新品种科研攻关。 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近70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开展的“政产学研用”五位形成一体,与全国唯一的大豆院士盖俊伊尔学院院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功创建国家大豆育种重点实验室,大豆种质资源2万余份,自主
良种与消费者的“米袋子”、农民的“钱袋子”相连。 济宁市制定良种基地建设标准,开展良种“耕作、栽培、管理、收获”全流程管理。 全市发展种子企业56多家,带动约900家标准化育种农业合作社,建设商业化良种基地87.8万亩,年产大豆育种量近1.8亿斤,占全省70%以上的大豆育种面积,圣丰、祥丰、华亚等育种企业成为大豆、花生种植业的“代表
给大人们带来坚定的幸福感
“五堂”模式赋能乡村社会管理
每周六,都是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城子村村民期盼的日子。 因为这个村子的乡村儒学讲堂到了这一天就要如期开课了。
小城子村的村民在乡下的儒学礼堂里放声歌唱
在这里可以朗诵儒学经典,学习礼仪,放飞歌声。 礼堂里既有两三岁的孩子,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 儒学志愿者讲师在台上亲切地讲解,村民在台下认真听着。
距离小城子村不远的东北野村也是“乡村儒学讲堂”的模范村。 村民张延英把讲师“奋力近仁”的话牢记在心,身体一动。 她是村子里有名的孝顺父母。 “媳妇很孝顺。 前几天,我病了,动不了。 她给我做饭,洗衣服。 ”说起张延英,婆婆高兴地说。
除了“儒学礼堂”,济宁还创新打造“蒲公英夜堂”,让党的创新理论“跳进寻常百姓家”,“婚房”弘扬简约文明的婚姻新风; 依托文明实践站建设216个“幸福食堂”,覆盖所有农村空巢老人;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照顾“真空期”的问题,探索开展“幼雏课”,有效解决了“一老一小”难题,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济宁还在农村和城市社区普遍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和道德模范宣传栏,将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大众血脉,融入日常生活,发挥文化人、培根铸造、道德滋养的重要作用,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闯新路,奋力前进。 放眼济宁,“产业繁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得力、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广袤的田野间展开。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