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刘云伶王梦佳)近年来,山西政治生态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累”到“兴”的巨大转变,吕梁市的实践,是这一变化的最好注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市长王立伟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向网友展示了“新吕梁”。
新华网:作为曾经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全国集中贫困地区,吕梁现在怎么样了?
王立伟:山西的政治生态已经由“乱”变“治”,发展已经由“累”变“兴”。 这一“两转”不仅在吕梁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也让吕梁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和鼓舞。
过去五年,吕梁市取得了非凡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从2016年开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工业企业利润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由负转正,从2015年全省倒数上升到2017年全省第一。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4.89%。
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国家农发行支持脱贫攻坚现场会等10多个全国、全省现场会相继在吕梁召开,改写了近年来未举办省级以上现场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了吕梁人民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新华网(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凝聚人心、外树的形象。 吕梁市在净化政治生态、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王立伟:过去一个时期,吕梁是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重灾区。 山西省委提出“一个领导、两手都要硬”的思路和要求,领导我们坚决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败高压态势。
截至目前,吕梁已查处违法违纪党员干部,采取“四种形式”处分党员干部若干次。 运用巡查利剑,实现基层组织巡查全覆盖,先后开展4次巡查,率先推进发现各类问题3975起、立案查处606起的监察体制改革试点,2017年3月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挂牌督办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重点的“三三两两对市县乡党政班子和农村“两委”全员进行培训,2017年财政投入总额为5.4亿元,为过去6年的总和。 加大权力运行规范和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力度,公布和运行市县两级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形成政务服务“两平台、一张网”。
同时,匡正选人用人指导,坚持“不干净干部不能用,不干事的干部也不能用”,2014年以来,共选拔县处级干部340名,配备13个县(市、区) 355名干部和市直单位646名干部。 认真落实省党委书记罗惠宁提出的“亲自动手”、“反对当掌柜”等“五个倡导、五个反对”工作要求,拿出以干部为干事促进创业和改革创新的合理容错“两个办法”
当前,广大干部精神更加丰富,企业家思想负担下降,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引进的王老吉集团,从项目签约到投产仅110天,就创造了全新的“吕梁速度”。 不少干部大佬一致认为,过去吕梁是腐败重灾区,如今政治生态风气成了“新名片”。
新华网: 2017年吕梁主要经济指标全线亮眼。 这对吕梁来说真的很难。 对热衷煤炭、热衷煤炭的吕梁来说,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接下来是什么样的布局?
王立伟:对吕梁来说,转型发展是一大挑战。 近年来吕梁的经济产业结构、效益和动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规模工业增加值中,非煤产业从2013年的35.5%上升到49.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14%。 华为、浪潮、北京汉能、中国铝业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进驻吕梁。 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涉及1.7万职工、586亿元债务的联盛集团依法平稳重组,有效化解了全国影响较大的金融风险案件。
2017年,吕梁坚持大资本、大科技、大改革“三位一体”,支持和引进一批转型项目落地。
同时,我们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搭建平台,举办2017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第四届全国煤炭深加工及焦化产业绿色发展交流会、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铝产业论坛等,全国一流企业、大资本
吕梁现在经济好转了,必须用壮士断臂的决心来强劲扭转。 我们围绕“转型项目建设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十三五”期间,煤焦、铝电、白酒、大数据等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从2017年的6:2:2提高到3
2018年,吕梁以开发区为平台,重点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项目,建成2千万吨级煤化工基地、2百万吨级铝材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数谷吕梁”
同时,我们要继续打造煤焦、铝工业、白酒、大数据四大招商平台,加大科技人才财政投入和引进力度,支持和引进转型项目建设。
近期,我们积极探索煤、电、铝企业相互参股,加快煤电铝一体化发展。
新华网(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吕梁脱贫攻坚事关老区人民,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 吕梁市脱贫攻坚进展如何? 什么是“传球”?
王立伟:吕梁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13个县市区中6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的17.2%,贫困人口众多。
“十三五”期间,吕梁脱贫攻坚总体规划2016年脱贫11.1万人。 2017年脱贫14.5万人,文水、汾阳、孝义3个非贫困县贫困人口总体脱贫,中阳、柳林2个贫困县摘帽; 2018年脱贫13.6万人,离石、交口、岚山、方山、交城5个贫困县摘帽; 2019年脱贫8万人,兴县、石楼、临县3个贫困县摘帽; 2020年脱贫0.8万人。
我们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逐步打出“吕梁路径”——三个闪耀脱贫攻坚战的特色品牌,硬生生咬下两块“硬骨头”。 围绕农民增收,探索形成生态脱贫、护士护理培训和光伏扶贫三大特色品牌; 坚持试点先行、抓一定成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贫两大难点明显见效。
——在生态建设战场上打赢了增绿增收两场战役。
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退耕奖补、管业就业、经济林产业增收四大工程,探索形成岚县、兴县等地“合作社贫困户、政府购买式造林”生态脱贫模式,全市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1008家,吸纳职工2.5万人。
——“吕梁山护工”品牌被称为太原、北京。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14期2.3万人,就业1.1万人,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就业地辐射太原、北京、青岛、上海等10多个大中城市,“吕梁山护工”品牌开始被称为太原、北京。
——探索形成太阳能扶贫模式。
依托吕梁日照时间长、荒山荒坡多、晋能、汉能集团在吕梁建设光伏面板生产基地等优势,2015年安排部署,2016年开始试点,2017年全面铺开。
——坚决啃扶贫搬迁“硬骨头”。
要解决好“人、钱、地、房、木、村、稳”七大问题,对接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整治、旧村复垦拆迁、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管理跟进等六大关键环节,便于转移重点清理自然村搬迁,对搬迁地现有宅基地进行复垦和搬迁,实施生态修复,实现人绿进驻、村林进驻。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和企业产业扶贫工程。
按照“产业特色化、区位化、基地规模化”思路,初步形成兴县绿谷、临县肾型大豆、岚山县马铃薯、方山中药材等产业基地县; 按照“企业建设基地、基地产业”的思路,引导各类企业参与产业扶贫; 探索离石泰化集团“三转三化”(土地整体流动、劳动力整体转移、农业产业整体转型、生产经营企业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村企共建一体化)、兴县山花烂漫公司订单收购、孝义王老吉公司龙头企业牵头等合作模式。
新华网:吕梁市在下一步发展中有何图谋?
王立伟:吕梁和全省一样,内生动力和外部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我们要着力脱贫攻坚、转型升级、全面从严治党“三件大事”,着力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办好吕梁事,全力谱写新时代《吕梁英雄传》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