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连云港市林蛙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斑蛙( 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又名黑斑蛙,为蛙科蛙属两栖类。 体长7~8 cm,体重50~60 g,最大体重100 g。 生活在海拔500~1,000m的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国内除海南、台湾、新疆、西藏、青海外,均有分布。 黑斑蛙种群分布广泛,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质量下降,黑斑蛙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00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危险( NT )等级。
黑斑蛙在我国许多地区是一种传统美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膳食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原料,深受人们的欢迎。 为了减少黑背金枪鱼野外种群的捕获压力,人工养殖经过活饵料养殖、饲料培育阶段后,技术日趋成熟,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黑背金枪鱼产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关于黑斑蛙人工养殖的研究报道较少。
为此,本文介绍了连云港市2016 — 2018年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加快黑斑蛙养殖产业推广,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同时为黑斑蛙养殖产业和行业管理提供依据。
1产业现状
1.1养殖面积
2016 — 2018年,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2018年黑斑蛙养殖累计面积23.76 hm 2,占全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总面积的66%,全市养殖户累计数达21个。
经过3年的发展,黑斑蛙养殖产业已成为连云港市最重要的野生动物繁殖产业。 2016 — 2018年蓝鳍金枪鱼养殖户累计数量分别为1、5、21个,2018年蓝鳍金枪鱼繁殖产业增长速度最快,2018年增长面积( 21.44 hm 2 )是2016年) 1.00 hm 2 )的21.44倍,2017年曾经是
1.2养殖区域分布
连云港市林蛙养殖面积较大,分布在除连云港区外的3个县2区,共21户。 其中,灌云县养殖面积最大,为8.1 hm 2,灌云县和东海县养殖户数量最多,均为6户。 海州区养殖面积和养殖户数量均最少。 剔除极值后,连云港市黑斑蛙种苗投加量为23.4万~264.75万尾/hm 2。
1.3养殖方式
连云港市黑斑蛙繁殖方式采用生态与人工相结合的养殖方式,蛙塘种植水稻、大豆、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为黑斑蛙提供遮荫和避难栖息环境,农作物上的昆虫为黑斑蛙提供生态饵料。 同时,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包括蝌蚪初期)分别投加相应的膨化配合饲料和颗粒人工饵料。
1.4养殖设施
黑斑蛙分塘饲养,养殖池塘主要采用“回”字形结构,在池塘底部嵌入水、排水系统。 根据黑斑蛙的生态习性,各养殖塘由外向内划分为塘梗区、食台区、沟区、休息区。 在各养殖池的周围,为了防止蝌蚪、青蛙的外逃,埋设了40眼密目防逃网。 所有养殖池周边加强围栏,防止场外天敌(蛇、鼠)入侵,上面拉鸟网防止鸟群惊吓、伤害青蛙和蝌蚪。
1.5营销方式
黑斑蛙的销售以活体零售和餐饮销售为主要营销方式,一些养殖业者首次将蛙肉加工成礼品形式在节日销售。
1.6养殖管理模式
林蛙养殖以单农户为养殖单位,独立实行封闭式养殖管理。 管理内容包括:种蛙预约、种蛙冬眠、产卵、受精卵孵化、蝌蚪生长、变态期管理、幼蛙管理、成蛙管理、水温控制、杂草清除、饵料投放、水质管理、防逃逸、防疫病、天敌防范、防人为破坏以及各生活史阶段的饲料更换和投放管理
1.7养殖技术获取途径
养殖人员主要通过到外地林蛙养殖基地参观、临时实习、养殖加盟等形式获得养殖技能。
1.8养殖投入和收益
黑斑蛙养殖年投入27万元/hm 2,其中种蛙成本或种苗投入55.55%,人工成本13.88%,设施投入11.11%,防疫投入2.22%,饲料投入9.40%,土地成本6.67%,其他1.11 2016 — 2018年连云港市黑斑蛙产量受养殖技术影响波动范围较大,最高为15t/hm 2; 利润最高为21万元/hm 2,部分养殖户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2存在的问题
2.1养殖技术缺乏行业标准
国内黑斑蛙养殖发展不平衡,浙江、湖南、湖北等地黑斑蛙养殖成效显著,浙江已发布《黑斑蛙生态养殖技术规范》,为当地黑斑蛙养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连云港市林蛙养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养殖技术尚处于探索初期,养殖效益远低于浙江林蛙、吉林省及浑河源林区中国林蛙,产量远低于湖南林蛙产量。 连云港市大部分养殖业者还没有掌握核心养殖技术,养殖仍处于模仿和盲目跟风阶段,养殖关键技术尚不清楚,需要管理部门对成熟的蓝鳍金枪鱼养殖行业的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和专业指导。
2.2养殖技术和设施尚未取得突破
种蛙预约、种蛙冬眠、产卵、受精卵孵化、蝌蚪生长、变态期管理、幼蛙和成蛙管理等养殖关键技术不成熟。 单位面积养殖池塘蝌蚪苗最佳投加量尚处于试验阶段时,最小投加量为( 25.505.85 )万尾/hm 2,最大值为( 283.35202.20 )万尾/hm 2。 蝌蚪苗投入过少,造成土地浪费; 秧苗投加量过大,造成青蛙游泳池缺氧和变态期后青蛙吃青蛙的现象。 蛙池建设规格大小不一,部分蛙池休息区过小,黑斑蛙切割休息区挤压死亡; 部分青蛙池内农作物密度过大,青蛙无合适栖息场所部分青蛙池坡度过陡,造成青蛙上岸觅食不便死亡,降低了养殖成功率。 各养殖场利润差异明显,整体利润不高,有时甚至亏损。
2.3养殖管理过于粗放
许多养殖业者的养殖管理还停留在雇人投饲、除杂草、蛙池消毒、定期更换活水、防逃逸、防疫病、防天敌、防人为破坏等环节,忽视了黑斑蛙养殖阶段的技术管理种蛙预约缺乏良种筛选和性别配比流程,导致病蛙近亲种蛙残留种与种蛙池内雌雄比例不合理的林蛙饲料中动物蛋白过少,在产卵质量下降的受精卵孵化期缺乏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遮挡设施的林蛙池水质不达标, 水溶解氧含量过低、酸碱度和盐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孵化失败,水体受到工业污染会导致蝌蚪生长减慢或死亡; 林蛙上岸后的驯养速度、影响生长发育的蛙头病、红腿病、气泡病、烂皮病等疾病防治以及伏天喂养和防暑管理等是目前黑斑蛙养殖管理的主要盲区。
2.4养殖产业缺乏深加工
黑斑蛙多以活体和新鲜林蛙肉的形式进行市场零售和餐饮销售,产品缺乏深加工和产业化过程,营销方式单一。 初加工品价格低,缺乏固定消费群体。 养殖业者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压低价格,导致养殖利润下降,养殖产业发展无序。 与湖南、湖北、安徽等地转来的黑斑蛙活体和产品相比,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3发展对策
3.1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黑斑蛙养殖可以有效减少人类对野生黑斑蛙的狩猎。 高校科研团队和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大黑斑蛙科研投入力度,对养殖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制定黑斑蛙养殖技术标准,为林蛙农提供简便实用的养殖技术。 同时与养殖业者进行长期合作,更好地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建设蓝鳍金枪鱼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行业主管部门要选择规模大、效益好、营销和盈利方式多样、初具规模的黑斑蛙养殖场建设黑斑蛙养殖行业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示范和引领,探索健康养殖模式。 为连云港市蓝鳍金枪鱼养殖业者直接提供蓝鳍金枪鱼养殖各环节的动态技术参考,提升蛙农技术核心竞争力,促进连云港市蓝鳍金枪鱼养殖向健康化、效益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3林蛙养殖产业化拓展
在养殖技术成熟后,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养殖业者提出在黑斑蛙传统养殖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投资,探索集黑斑蛙生态养殖、生态体验、林蛙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准确定位消费群体,开发多种黑斑蛙产品,建立“农户”产销分离模式,将黑斑蛙养殖的特定目标从“吃”向“玩”、“药用”、“生态附件”等多方面辐射,实现黑斑蛙养殖
4展望
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黑斑蛙养殖的扶持力度,制定黑斑蛙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培育养殖龙头企业,改善黑斑蛙养殖无序状况。 行业管理部门要尽快成立行业协会,加强对黑斑蛙养殖产业的监督,制定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黑斑蛙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促进黑斑蛙繁殖产业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