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华夏时报( chinatimes.net.cn )记者叶青北京报道
阿根廷8月选举中比索兑美元汇率暴跌,时隔4年实施了金融管制。 金融危机时,阿根廷迎来了好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9月10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中国首次允许进口阿根廷豆粕家畜饲料,两国官员将于周三签署协议。 该协议将连接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出口国和最大的消费国。
“此次阿根廷放开豆粕进口市场,对近期经济遭遇重创的阿根廷来说,可谓是甜丝丝的及时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大豆出口国,阿根廷预计今年豆粕出口量将达到2600万吨,生豆出口量将达到850万吨。 2018年,阿根廷生产的大豆96%向中国出口,超过326.4万吨。 ”。 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向阿根廷首次开放豆粕市场
得益于中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增加和养猪行业的扩大下游豆粕需求,阿根廷农民的收入预计将大幅增加。 阿根廷分析人士表示,每公顷大豆的生产成本约为150美元,比玉米低70%,许多农民都在种大豆。
根据咨询机构Agritrend的预测,2019年第三季度阿根廷农民的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到1770万公顷。 迄今为止,阿根廷豆粕饲料资源丰富,阿根廷猪肉质优价廉,中国和阿根廷签订了首批总量约300吨的猪肉对华出口合同。 当地时间8月23日,这批出口中国的阿根廷猪肉正式发货,预计10月初到达上海。
阿根廷方面表示,预计今年对华出口猪肉总量将达到1.8万吨。 此外,阿根廷供应商表示这一消息“非常及时”,数月来遭受重创的阿根廷经济需要向中国出口新市场。 阿根廷农业部在声明中说,两国官员将于周三签署该协议。 在签署协议之前的上个月,中方官员还考察了阿根廷的豆粕工厂。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消费国,巨大的养殖业需要大量豆粕作为饲料。 多年来,阿根廷一直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但为了保护国产冲压行业,中方没有向阿根廷开放市场。 阿根廷总统马克表示,协议将扩大农业部门就业,给阿根廷农民更多机会。
他说,阿根廷是最大的豆粕出口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对我们开放。
阿根廷谷物出口商“CIARA-CEC”的埃迪格拉斯会长也表示,该协议是历史性的。 但他补充说,协议需要经过两个步骤,批准工厂后才能注册,可能不会立即开始发货。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田亚雄介绍,今年8月,我国派代表赴阿根廷参观了班吉、路易莫比尔、嘉吉等7家冲压厂。 这无疑给阿根廷的这些豆粕出口商带来了希望。 数据显示,由于2018年阿根廷税收改善,直接出口大豆更具竞争力,豆粕压榨商利润也难以增长。
阿根廷植物油行业商会和谷物出口商会( CIARA-CEC )总裁埃迪戈拉斯表示,目前豆粕的闲置冲压生产能力超过50%。 因此,这些豆粕压榨商非常期待进入中国市场。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 在养猪产业的庞大需求下,中国每年豆粕消费量近7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消费国。
近年来,在中阿双方的“走来走去”下,中国已经成为阿根廷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此外,阿根廷也频繁访问中国买家。
豆粕是生猪的主要饲料来源,因此在当前生猪周期的关键节点向阿根廷开放豆粕市场,无疑是造福广大养殖业者的信号。
对国内豆粕企业的冲击有限
豆粕是大豆压榨后下脚料,压成饼状又称“豆饼”。 豆粕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来源,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据悉,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出口国,预计2019年豆粕出口量为2600万吨,生豆出口量为850万吨。 罗萨里奥是阿根廷主要谷物集散地,附近巴拉那河沿岸星罗棋布大型碎料厂,各厂生产饲料主要出口东南亚、欧洲、北非。
面对即将到来的阿根廷豆粕,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他们担心阿根廷豆粕进口放开后,会挤占国内大豆利润,不利于国内油脂产业链。 对此,谢义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可能大量进口阿根廷豆粕。 除了进口利润是关键外,豆粕作为保质期短的饲料原料,在海上长途跋涉后的质量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谢义钦说,海上漂浮4,50天的豆粕质量会下降。 通常豆粕的保质期是半年左右,炎热会缩短保存期。 根据正常进口流程,阿根廷豆粕被压榨后运往国内港口需要约两个月。 豆粕水分、霉变等指标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打折才能被买家接受,这将进一步削减进口优势。
此外,谢义钦表示,阿根廷豆粕进口,对国内油脂企业来说,心理冲击较多。 由于冲压企业是实体,相关部门偏向于保护国内冲压产业,预计阿根廷的进口量不会太大,将维持在百万吨左右。
进口利润方面,据天下谷仓地带9月10日报价,目前11-12月阿根廷豆粕进口完税价格在2900元/吨左右,对01豆粕盘面呈上升状态,与远月基差报价基本持平,进口利润总体处于下跌状态。 至少从目前来看,国内豆粕供应并不充足,无法实现阿根廷豆粕进口利润,短期内国内进口积极性不足。
对此,田亚雄表示,从长远来看,阿根廷豆粕进口放开后,如果国内豆粕价格因阶段性供需平衡大幅上涨,阿根廷豆粕进口将快速增长。 届时,阿根廷豆粕的进口成本也将像阿根廷的大豆油进口成本一样,成为国内定价的天花板。 但常规国家进口国内的大豆、豆粕和大豆油的进口税率分别为3%、5%和9%,从进口税角度看,进口大豆进行国内压榨的经济效益优于直接进口豆粕和大豆油。 如果国内大豆进口没有问题的话,阿根廷的豆粕进口利润可能比较难拿出来。 因此,不会对国内油脂产业链造成冲击。
另外,7月份,中国已经从俄罗斯进口了4400吨大豆。 俄方表示,2019年俄罗斯有能力将大豆对华出口量扩大到100万吨,为了扩大大豆对华出口,俄罗斯将开辟大豆种植区,高效种植大豆。
编辑:刘春燕主编:陈锋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