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秋雨过后的山东半岛天气转凉,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郭马村的盐碱土壤里,49岁的高文俊穿着长袖衣服撕碎玉米,剥掉外皮后的玉米穗进入紫米白相间,“口感香甜糯嫩”郭马村是渤海附近的一个村庄,全村约一半的耕地为盐碱土壤,小麦、玉米亩产普遍较低。 但今年,村里盐碱土壤长出了高产量甜糯玉米,亩产比往年翻了好几倍。 今年8月,鲁甜糯玉米191正式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东第一个耐盐碱彩糯玉米品种正式诞生。 盐碱土壤面积近900万亩的山东省,今年迎来了甜头丰收。
9月20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对旱地鲁甜糯191进行试验检测。 受访者提供了盐碱土壤甜玉米。 农民8月初的一天,45岁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副所长刘霞接到电话很兴奋。 对方表示,滨州盐碱土壤试验田里的甜玉米长势良好,希望大家去现场看看。 接下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于8月11日组织专家对无棣县盐碱土壤选育出的甜玉米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亩产2957株,鲜穗产量1333.4公斤。 这意味着山东第一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鲁甜糯玉米191正式问世。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试验田的鲁甜糯191。 受访者提供给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的农人,他们对农谚“春白雪皑皑,夏多雨,十年九月不收,糠菜半年粮”中描绘的场景容易产生心理共鸣。 高俊还记得小时候盐碱土壤里一片空白,孩子拿着簸箕刮地上的盐,然后让大人泡萝卜。 刘霞在青岛胶州长大,在重度盐碱土壤中寸草不生的情景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即使是土壤含盐量高达千分之二千分之三的盐碱土壤,生长的农作物也普遍低产,质量不高。 ”
8月11日,刘霞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试验田看到鲁甜糯191的长势。 受访者回答说:“盐碱土壤缺乏淡水,长出的玉米,看着不丰润,进入胃里,总觉得消化不好。” 高文俊收获甜糯玉米后,请外甥品尝。 外甥告诉他,这玉米比较好吃,吃完后又饿了。 高文俊2010年返乡后,在村子里种下了白蜡树。 他习惯在白蜡树下种玉米,往年种的普通玉米亩产在800斤左右,一亩玉米能卖到千元多一点。 “甜糯玉米的好处不是斤,而是个卖。 我的一亩地,收了两三千斤玉米。 即使一穗玉米卖2元,这块地的收益也是往年的3倍。 ”“种在盐碱土壤里的甜糯玉米,很少见。 我们乡下的人从没见过这种玉米。 城里人吃这种玉米更难得。”高文俊在9月23日丰收节当天已经收完三亩玉米。 他把玉米拉到镇上卖一部分,一穗卖三块钱,另一穗放在冷库里,“存一点留着吃,先别着急卖。 ”攻防育种10年后,高文俊在试验田和乌鸦竞争幼苗的家里饲养了一群鹅。 他把甜糯玉米秸秆,粉碎成饲料喂鹅。 他发现这种“新饲料”在鹅肝中很受欢迎。 然而,试验田里的刘霞却被小动物们贪图甜玉米搞得焦头烂额。 “在试验田里,鸟儿总是闻着香味,成群结队地来偷吃玉米苗。 ”“在济阳县的试验田里,凌晨5点可以看到黑色的乌鸦群。 他们叫着飞到试验田里啄食着玉米苗。 人来驱赶,黑乌鸦们又呼啦啦地飞过天空,留下了被溅在田埂上的玉米秸秆。 有时候,育种人员大部分心血的育种材料,就这样被鸟全部消灭了。”试验田的管理员竖起稻草吓唬鸟,但很快鸟就不怕了。 后来,我用西瓜混药,用肉引鸟,但过了一会儿,鸟没有理睬。 “鸟是专业食客,鸟吃的玉米是好苗子。 ”刘霞说。 刘霞告诉记者,她原本是从事栽培学研究的,10年前在研究耐低磷玉米品种时,在实验中偶然发现耐低磷玉米品种表现出独特的品质,即耐盐碱。 “盐碱土壤造就高产农作物一直是个难题,这个偶然发现非常可喜。 再过一年左右,我们团队就专注于耐盐碱甜糯玉米品种的开发。 这样,我们连续使用了10年来研究碱性、抗倒伏性、高产量的玉米品种。 ”9月14日,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邀请省种子管理总站、鲁东大学农学院、烟台市农科院等5位专家对布设在招远市张星镇傅家村的“鲁甜糯191”玉米示范田进行生产检测。 经专家测定,该地块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3436株,鲜穗产量为每亩1546.6公斤。 除高产量外,鲁甜糯191可在3月底至7月中旬播种。 刘霞表示,该品种种植周期短,80天即可成熟,而普通玉米需要110天。 刘霞对招远市示范田的丰收感到意外。 “招远自2022年6月下旬夏播以来,气候前期干旱,中后期阴雨连绵,不利于玉米生长,许多品种较正常年份出现减产现象,但‘鲁甜糯191’结实、籽粒饱满”盐碱土壤丰收,希望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部有大片盐碱滩涂,让农民富裕起来。 9月22日,李国兴来到寒亭区高里街道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区看稻田。 数万亩水田在秋风中翻滚。 “今年雨水比较多,有利于水稻生长,海水稻穗饱满,生长势头比往年好。 今年10月底,稻田迎来丰收,预计亩产650公斤左右。 ’李国兴是示范区的管理者。
他告诉记者,这些海水稻苗都是企业自己培育的,今年还增加了适合寒亭当地盐碱土壤种植的两个品种,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7.2倍,示范区保证农户每亩获得1000斤以上小麦价格的农村土地流转费,农户个人收入另外,农户还可以在水稻基地打工获得劳务费,这些都给村民们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利益。 此外,示范区为了保证每粒大米严格按照同样高标准生产,采用数字化、自动化农业科技,从水稻育种、栽培到生产、销售,全面实现可追踪、可追溯、可控,海水稻大数据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奔流入海。 河流和海洋孕育了三角洲地区,在这里水和盐相互消失。 数据显示,东营市现有盐碱土壤面积341.8万亩,占全省盐碱土壤面积的38%,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土壤之一。 今年,东营市通过成熟的盐碱土壤利用技术,加大大豆种植推广力度,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3.99万亩,大豆单栽10.61万亩,分别完成节约任务的113.3%、212.2%。 “土地资源极为宝贵,提高现有农作物的耐盐性,无疑释放了盐碱土壤开发利用的潜力。 但希望农作物不仅在盐碱土壤中具有较高的产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品质,能够创造附加的产值。 ”刘霞说。 对于未来农作物种植计划,高文俊告诉记者,明年打算将耐盐碱甜糯玉米扩建到30多亩。 “与普通玉米相比,一亩糯玉米能多卖几千元。 如果能在盐碱土壤中种植高收益作物,盐碱土壤也将成为我们的财富希望。”新京报记者赵利新编辑张树婧校对露西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