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视频(记者王韶卿)受华西秋雨天气形势影响,河南豫西、豫北、豫中出现持续降雨天气。 气象部门预计,9月20日起,河南将持续阴雨天气,建议各地抓住晴雨间隙,及时做好秋收小麦备荒工作。
从9月9日开始,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北抬,乌拉尔山地区封堵高压建设,形成典型的华西秋雨天气形势。 受华西秋雨影响,河南西部、北部、中部地区持续阴雨天气。 10日05时至17日07时,豫西、豫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达25~80mm,部分地区80~100mm,局地超过100mm,最高达嵩县火神庙213.3mm。
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台获悉,19日前,受华西地区持续降雨影响,我省西部、北部持续阴雨天气,连续降雨天气对豫西局部秋收晾晒作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18-19日降雨带明显向北抬升,20天后转为偏北方向21—24日全省基本无降水,气象部门建议抓住晴雨间隙,及时收获成熟的夏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做好通风晾晒、防雨仓和小麦准备。
近期连续降水过程非常有利于我省西部非灌溉农区土壤的增墒,为即将开始的麦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底质基础; 同时降水也保证了豫北地区秋季作物后期的水分需求,有利于秋季作物后期灌浆攻击和灌浆时间的延长。 但降水范围和量级有限,对西南部、南部地区抗旱作用不明显。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夏玉米处于乳熟—成熟期,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 驻马店、南阳、信阳等南部地区已进入收获期,阴雨天气结束前,豫中和豫西地区也将进入成熟收获期。 在前期高温干旱导致发育期提前的地块,阴雨天气对秋季作物的收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晾晒不当、存放不当,籽粒容易霉变发芽,影响品质。
2000年以来,9月中旬至10月出现华西秋雨,我省持续阴雨的年份为4年,分别为2003年9月28日-10月5日、2005年9月19日-10月4日、2016年10月20日-10月29日和2017年9月23日
2017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我省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今年秋收期间总体气象条件好于2017年。 一是降水天数少于2017年。 2017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全省平均雨天达29.5天。 今年8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天数为5.4天,比2017年同期偏少5.6天。 此次阴雨天气将于9月20日以后结束,对全省秋季作物的大面积收获影响有限。 二是日照时数比2017年多。 8月下旬以来,各地平均日照时数为138小时,比2017年同期多31小时,为秋雨抢秋作物创造了一定条件。 三是降水量比2017年少。 8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36.9mm,比2017年( 118.7mm )偏少69%,比常年值( 80.8mm )偏少54%。 整体雨量少,不会导致大面积农田的涝害。 四是影响范围小于2017年。 2017年9月中旬,全省多地发生土壤偏湿。 特别是豫西南和豫中大部、豫南局部土壤持续偏湿,玉米、花生等秋季作物不能及时收获,不同程度霉变萌发。 今年8月下旬以来,50mm以上的降水量主要分布在豫西大部、豫北局部和豫南的部分地区,但豫南大部、豫南和豫中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旱情。
此次降雨主要在豫西和豫北地区,且集中期至9月19日,对豫西大部及豫南局部早熟地块秋收作物的晾晒工作有一定不利影响。
2019年9月10日05时-17日07时降水图
根据省气象台的预报,未来10天的预报如下。 17日,沿黄以南地区和西北部有小雨,西部、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部大雨。 18日,西部、北部有小雨,部分地区有雨。 19日,西部、北部降小雨,局地中雨。 20日,全省阴天,我省西部、北部多日阴雨天气结束。 21日至24日,全省几乎没有降水。 25日至26日,全省大部地区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下旬后期至10月,我省豫北、豫西地区和豫中局地降水量仍偏多1~2成,其他地区偏少1~2成。 “三秋”期间,我省豫西、豫北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降雨日多,对秋收有一定不利影响。
2017年9月15日0~50cm土壤水分分布图
2019年9月15日0~50cm土壤水分分布图
气象部门提示,秋季作物已进入适宜收获期,应利用降水间隙及时收获、及时晾晒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 收获地区应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通风晾晒和防雨的仓储收集工作。 黄河以北地区在不影响冬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适时晚收; 在降水量大的地区,雨后要迅速排出田地里的积水,为机器的收获创造便利条件。 提前开展冬小麦播种准备工作,适当选择良种,进行细整地,测土配方施肥和种子包衣,提高播种质量,农机部门提前做好农机调度工作。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