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图为北京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百花山葡萄(松山培育)。 何建勇摄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徐婧陈杭) 2012年北京市野生动物调查中,工作人员在房山十渡地区发现41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巢和11个黑鹳巢。
其间,北京以黑鹳这一旗舰物种为代表,加强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全面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以房山为迁徙中转站的黑鹳成了“主人”,种群数量增加到100多只,冲出房山,在北京其他地区定居。
目前,首都1万6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繁殖着596种陆生野生动物,其中有500多种野生鸟类。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城市之一,科学的生境恢复和建设,野生动物的监测和救护,以及不断加强的执法力度,为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建立了坚实可靠的保护网。
图为北京发现的鹳。 北京园林绿化局供应图
亮家底:北京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已成为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城市之一。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公布的《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北京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的各类物种有3702种,2020-2021年累计记录为6283种。 实地记录北京新记录种17种。
“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表明北京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持续向好发展。”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北京近年来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报道,北京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有33目106科596种,其中鸟类503种,兽类63种,两栖类30种。 在这596种野生动物中,有126种登记在《名录》,包括黑鹳、褐马鸡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豹猫、鸭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 张志明表示,按照《名录》收录标准,596种陆生野生动物属于保守数据,实际在北京见到的野生动物种类会更多。
图为北京发现的鹳。 北京园林绿化局供应图
创环境:首都的野生动物“为什么为了家”?
为野生动植物而建立的各种保护地,在北京受到鸟类等许多动物的欢迎。 目前,北京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79处,有效保护了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和栖息地。
张志明说,北京设立自然保护地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2年,北京八达岭-十三陵被划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十三陵至此成为全市首批自然保护区。 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北京目前已形成79个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5大类,总面积约占北京市面积的22%。
“这些保护地建设的依据主要是本地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生物多样性丰富等,需要实施严格保护。 ”他说,设立保护地可以实现保护自然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等功能。 此外,这些自然保护地还提供科普教育、游憩体验等公共服务。 他说,目前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在每个国家统一部署,正在对这些自然保护地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栖息条件。
图为在北京发现的鸭子。 吴秀春摄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2020年,北京市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创新性地在鸟类集中留食区建设鸟类食源地鸟粮田,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鸟类喜爱的农作物以供享用。 在这片“只听耕耘,不问收获”的粮田里,当年日观测到的灰鹤数量最多可达5000只。 今年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的第一天,自然保护区内许多灰鹤在延庆冬奥会的雪道上盘旋,呈现出“鹤喜冬奥会”的壮观画面。
2005年以来,延庆每年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监测最多可达7只; 2021年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测到13000只绿头鸭集结湖面,场面壮观。
得益于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延庆野生鸟类种类也与数量同步增加。 全区野生鸟类种类从2005年的233种增加到390多种,国家层面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丹顶鹤等鸟类频繁出现。 去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收录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30目95科450种,种数占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75%。 数据显示,延庆已成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涵养区之一。
图为在北京发现的猫头鹰。 北京园林绿化局供应图
欢迎转型:城郊生态系统日趋完善
在生态涵养区,自然保护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一方自由天地; 在北京市,随着大气、水质治理效果的显现,闹市区的公园也有野生动物出没。 今年4月,市民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惊讶地发现一只蝌蚪在池塘里游泳,在城市公园里“听青蛙的声音”成为了现实。
“两栖动物是指示地面水质好坏的重要指示物种”,张志明介绍。 由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直接生活在水中,水质对它们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城市公园里蛙鸣难以听见的重要原因。 但是近年来随着北京各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目前全市各公园的水质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好转。
“蛙类数量增加的话,蛇类等爬行动物也会增加。 共存的物种越多,食物链越稳定,生态系统越完善,生态环境也越健康。 ”他说,近年来北京在相关地区增建了小湿地,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重保障。
据介绍,截至“十三五”末,北京市400多平方米湿地总面积5.8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6%,万亩以上大型森林湿地10多处。
“十二五”时期,北京将郊区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各区至少建设3处小微湿地,累计建设小微湿地50处以上,继续发挥湿地水质净化和环境美化示范作用。
北京还将通过改善湿地景观,增强市民亲水性,增加体验自然的休闲空间和场所,提高首都城市宜居水平,增强市民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为在北京发现的猫头鹰。 北京园林绿化局供应图
保护家园:“软硬兼施”织密动物保护网
除了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外,生活在北京的野生动物还有“硬”的保障。 2020年新版《名录》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明确规定禁猎、全面禁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去年开始实施的《延庆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2021版)》,为会同20多个有关部门精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良好条件。
张志明告诉记者,随着《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野生动物。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021年市民救护及公安等执法部门共处罚野生动物252种3157只/只,返还野生动物114种1283只。
“救护野生动物的数量增加,执法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说明首都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 ”他说,这些野外救护的动物分布在各区,其中朝阳、顺义、昌平、海淀区野外救护数量达150只以上。
严格执法保证了动物生存的同时,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措施也兼具人性化。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市民不吃亏,北京在2009年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 实施后10多年,享受补偿的农户超过5万户,累计补偿近3000万元。 这项政策为北京保护野生动物事业、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有力推动了人与野生动物协调发展。
2021年,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中华斑羚、豹猫等在延庆多次出现。 但随着豹猫数量的增加,野生动物事故也给部分居民造成了损害。 针对这种情况,延庆去年完成了15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涉及2500多个受灾群众损失核查工作,补偿金额约250万元,“北京生态政策好,野生动物吃得饱,延庆家乡损失少”。
需要提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需要救助。 例如一些在野外练习飞翔的幼鸟,如果掉在巢外就等着照顾母鸟,不要人为打扰。 张志明表示,这类幼鸟在人工饲养中难以生存,即使生存也难以返回野外,对生态失去了重要价值。
另外,为了降低迷路风险,保证野生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提醒市民外出时不要到旷野去,多去山区游玩。 另外,在野外减少大声喧哗,避免“喊叫”。 遇到野生动物时,不要喂食,与它们保持足够的距离; 不要引诱或追逐野生动物,以减少其影响。
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张志明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在扩大技术研究的同时,通过科普增强公众科学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高野生动物救护效率。 “我们还鼓励市民举报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共同建设自然和谐美丽的北京。 (完)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