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冬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韦文震冬用马铃薯具有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耕地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广西大部分适宜地区得到了有效推广。 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要抓住良种选择、早栽培、加强管理、冻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高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促进马铃薯栽培产业健康发展。 1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提高栽培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冬季种马铃薯要根据当地生产条件,选择适合生育期、产量高、品质好的马铃薯抗性品种。 根据栽培经验和市场检验,有栽培实绩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菲脲”、“桂农薯1号”、“中薯3号”、“兴佳2号”、“合作88号”、“大西洋”、“红薯3号”等。 采用春播和秋收马铃薯块茎种植,必须确保种薯无病虫害、无腐败、大小均匀。 购买种薯时,商家要注意“四证”是否齐全,即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种子合格证、植物检疫证。 同时,要观察种薯的标签、包装是否符合规范,坚决杜绝“三无”种薯、冷冻不良种薯。 两种薯的处理应在播种前预先对种薯进行晾晒、切块、消毒等处理,以缩短马铃薯田生长周期,防治土壤病害。 播种前15天,将种薯放在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晒干1天,达到解除种薯休眠的目的。 去掉病薯、烂薯。 切种前消毒刀、板,防止病害传播。 种薯重量小于50 g时,请不要切; 种薯重量大于50 g时,可切成圆片,一个芋头块25~30 g为宜。 切段用切纸机沿顶芽向下纵切,每种切段留下1~2个芽。 种块以菱形四面体为宜。 顺便将种块放入凉水冲洗切面淀粉胶后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可通过用可杀菌3000次的可湿性粉剂溶液或0.5 mg/L赤霉素水溶液浸泡30 min,捞出后将切面向上放置1 d进行,有利于切面结皮。 也可以用生石灰涂层消毒处理。 3种马铃薯催芽冬季提倡马铃薯催芽播种,有利于增强植株的长势,以保证苗齐苗壮。 红薯切好消毒后,可以上床催芽。 催芽床一般地下室最好,但也可以选择通风、凉爽的空房。 采用沙床催芽,分层放置。 即在催芽床铺上湿润的细砂,在砂子上放置种块,在上面重叠放置细砂和种块,最多铺3层种块。 催芽过程中,室温保持在15~25,请勿低于25。 否则,幼苗会变弱。 细砂是湿的,用手握成块,但最好不出水。 砂子干时,应适当喷水,但不可喷水过多。 否则容易引起幼芽茎部生根,影响新根的萌发。 催芽期间,每2 d检查一次种块,发现腐烂红薯立即取出,取出腐烂红薯周围的种块,晒干后催芽。 7~10 d种块可出芽,芽长1 cm时,取出种块,置于室内散射光下绿化幼芽。 幼芽变绿,精神饱满就是合格芽。 4整地施肥选择前茬为水稻或玉米的分区播种。 收获前茬作物后,晴天选择深耕30 cm左右,配合耕施底肥。 有条件的种植地区可以测土配方施肥,以保证土壤养分平衡。 整地前,每667 m 2均匀喷洒腐熟农家肥1500 kg。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钾肥消耗最多,其次是氮、磷肥,配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 16(13 ) 16 ) 100 kg,尿素15 kg,硫酸钾20 kg; 同时消毒土壤,预防病虫害发生,每667 m 2用5%毒死蜱和10 kg细土拌和,整地同时翻土,充分混合。 然后精平整,土碎,无摇床垃圾,无石块等杂物,分区平整、饱满。 5适宜适时播种冬种马铃薯的播种期应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最迟应为11月底。 提倡机播时,使用背负式双播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地膜覆盖等全部工作。
机械播种工作要合理设置操作参数,避免漏播、漏肥。 覆膜后,应立即清理沟槽覆盖土,避免大风揭膜。 人工作业分区,先用农机打垄,采用两行单株播种方式,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间距20~25 cm。 垄上开设深15 cm、宽10 cm的播种沟,先施种肥,覆盖5 cm土后摆放种块。 用挖土机覆土后盖上地膜,用挖土压实垄沟地膜。 播种时,应每667 m 2施用三元复合肥( 15 ) 15 ) 150 kg、硫酸钾肥15 kg,避免烧苗。 冬茬马铃薯播种量为150~200 kg/667 m 2,栽培密度为4500~5500株/667 m 2。 6播种后管理6.1水分管理播种后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 遇到干旱时,可通过垄沟适量浇水,保证秧苗整齐强壮。 苗期遇大雨,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结不良种子。 6.2立即除草,播种后植苗前可封闭除草。 为防止药剂渗入土壤对马铃薯幼苗的药害,覆膜前可选用33%二甲基桶赖氨酸乳油,水喷雾量为200~300 mL/667 m 2。 马铃薯苗3~5叶期田间杂草多的,可采用马铃薯苗后专用除草剂防治。 喷药时应注意降低药高,尽量贴近地面喷雾,避免马铃薯植株。 6.3马铃薯苗齐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 2追肥尿素10 kg。 苗展叶期10 d叶面喷施0.1%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喷施过滤沼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共3次,要求湿叶均匀喷施。 地下块茎有快速膨胀期,每株额外给予硫酸镁50 g,可浇水浇水给药,促进块茎生长。 马铃薯是含氯作物,不得施用氯化钾或含氯离子复合肥。 7病虫害防治重点是早疫、晚疫、病毒病、蚜虫、地虎、狭缘施夜蛾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7.1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每667 m 2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 g,兑水60~75 kg,或喷施40%丙环唑1000倍液,或64%安息香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 m 2用30%甲吡唑硫唑醇混悬液40 mL喷雾防治,也可连续喷雾3次。 7.2防治马铃薯疫病,可在齐苗后每667 m 2使用丙烯酸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200 g兑水50 kg喷雾剂或70%锰锌可湿性粉剂200 g兑水喷雾剂进行防治,每10 d连喷1次、3次针对发病分区,每667 m 2配76%霜脲锰锌100 g、250 g/L的嘧菌酯悬浮剂20 g、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颗粒剂120 g、69%酰基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或0.5%苦参碱90 g 喷雾后6小时内下雨的,应当立即采取复喷措施。 这些药物应交替更换使用,每7 d连续喷雾1次,2~3次。 7.3马铃薯病毒病主要以蚜虫为媒介,需在防治蚜虫的同时进行防治。 杀蚜每667 m 2水喷雾22%紫绀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 g或10%乙炔呋喃胺可湿性粉剂15 g,每7 d喷雾1次,可确保大面积杀蚜效果。 发病时及时拔苗,移出分区丢弃,交替使用1.5%烷醇硫酸铜可湿性粉剂、80%盐酸格列齐胍可湿性粉剂。 7.4床虎在床虎1~3龄幼虫期,可用50%布洛芬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进行床喷,杀灭幼虫。 也可以用毒饵诱杀法杀死成虫。 将90%结晶敌百虫1 kg兑水,10 kg配制毒饵,均匀喷洒100 kg炒香麦麸,混匀。 采用每667 m25 kg毒饵,傍晚喷施于植株基部,可获得良好的诱杀效果。 7.5狭缘施夜蛾该害虫前茬为水稻,且易发生在覆膜栽培的马铃薯地块上。 播种时可每667 m 2用3%噻肟颗粒剂3 kg炼肥喷施田间防治。
8耐寒冬季马铃薯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易受冻,应做好防霜抗寒措施。 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耐寒防冻工作。 首先,在冻害高发地区,要优先选择“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等耐寒品种。 其次,在霜冻前,可提前1~2 d放水入沟,保持土壤湿润,帮助植物抗寒。 如遇严寒农田积水,应及时排水,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温度,增强根系和植株抗寒性。 再次,在霜冻或冻害发生之前,可以用农膜、稻草、草帘、麻袋等覆盖植物,也可以做成小拱门覆盖薄膜。 最后,在冻害到来前1~2天,喷施“天达2116”等植物抗冻剂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减少冻害对植物的危害。 9综合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是冬季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催芽播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抗寒、耐寒、耐寒、耐寒、耐寒、耐寒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