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7082922343350.jpg>“鲑科鱼类的养殖技术水平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水产养殖水平的重要标志。”8月29日,在由湖南省渔业协会、湖南省水产学会主办的“2017年湖南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企业代表、养殖户共同探讨冷水养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总结发展经验,一致表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发展空间巨大,参与国际竞争仍将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据水产学会鲑鱼专业委员会统计资料估算,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目前可利用的冷水资源超过5000立方米/S,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潜力超50万吨。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冷水性鱼类养殖年产量约11万吨,可利用资源空间仍然很大。“我国鲑科鱼类养殖前景广阔,但发展却十分缓慢。”会上,中国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徐革锋指出,我国引进鲑科鱼类养殖发展缓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适宜进行鲑科鱼类养殖的冷水资源大多位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山区,当地人民群众消费水平低,鲑科鱼类售价较高,商品鱼养成后在当地的销售市场很小;其次是加工运输技术不完善,鲑科鱼类养成商品鱼后,大部分是在当地以鲜活鱼的方式销售,市场无法扩大;再就是我国鲑科鱼类的主要养殖品种是虹鳟,它是鲑科鱼类中经济附加值不高的品种,很难进入宾馆、酒店等高档消费场所。冷水鱼养殖是一个资源依托性很强的行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够规范、缺乏资金,资源分布偏僻带来运输问题。对此,通威拜欧玛 (无锡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Kenneth Dirst在会议中指出,冷水鱼养殖选址、设计、水源等是关键点,中国冷水鱼养殖区的设计一般都是养殖池比较多,通道设计比较窄,养殖密度相对低,而在丹麦,渔户一般会将通道设计的比较宽敞,方便操作,养殖密度高,养殖池数量少。事实上,只要设计合理,管理适宜,营养搭配均衡,高密度的养殖是没有问题的。据介绍,BioMar公司的冷水鱼系列配合饲料,无论从饲料饵料系数、鱼体健康程度、商品鱼品质风味、养殖综合成本、耐长途运输等方面的效果反馈良好。尤为重要的是,该产品对氮磷排放方面的研究积累和配方设计,对水质污染排放影响很低。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冷水资源丰富,冷水养殖自2000年引进鲑鳟鱼养殖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在“一条河、两大湖、三条鱼”的发展战略实施下,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郴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水产科科长周爱国提出,到2016年底,郴州市养殖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年产冷水鱼近5000吨,成为了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未来前景广阔。当前国内的冷水鱼养殖,除了市场行情变化,饲料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外,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冷水鱼的养殖地区,受到环境保护的制约越来越严厉,如西部地区的水库、湖泊养殖,对饲料投喂二次污染环保要求愈来愈高,未取得环保证不得开展养殖;日趋高企的养殖成本,以及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等等,都对从业者来说都是考验。对此,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麻祖云表示,这也将从另一个角度迫使养殖群体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上规模、高效率、讲环保、重安全、求品质、创品牌、可追溯的养殖企业必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赢家。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实习记者 李燕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