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根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及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工作部署,10月30日—11月3日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组织技术团队开展对湖北省五县市稻田养殖经济模式调查。     本次主要开展对鄂州、浠水、新洲、洪湖、荆门五县市2017年典型稻田养殖(鱼、鳖、虾、蟹、龟、蛙等)经济模式调查,包括从事水稻种植及稻田养殖的年限、水稻种植方式、雇工情况、稻田流转价格、水产品养殖种类与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需求、经济效益等。调查对象为各县市典型稻田养殖户,采取现场问卷、专人复核,确保问卷真实、数据可信。     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湖北省稻田养殖经济模式效果明显。一是本省推动稻田综合种养方面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机制加大,稻田养殖面积明显上升;二是稻田养殖经济模式多样、示范推广效果明显。“虾稻共作”、“一季稻三季虾”、“香稻嘉鱼”、“稻鳅共生”、“鳖虾鱼稻共生”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通过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共同致富;三是多品种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呈上升趋势。一些养殖户开拓“一田多用、全年循环”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洪湖市汊河镇雄丰水产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的“稻-虾-鳅-菜”立体循环养殖模式,采用8~10月份种稻养鳅,10~3月份环沟养亲虾繁殖育苗、田面种菜,3~7月份稻田养虾,按各品种的生长季节进行一田多用,使稻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荆门“稻-鳅-鳖”、“稻-虾-鳅”、“稻-虾-鳖”等耦合养殖模式等;四是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创新关键环节技术。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种植、水产、农机、农艺科技人员,做好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培育了一批既能种稻又会养鱼的复合型技术骨干和致富典型,大力普及稻田综合种养新技术。     同时,调研组建议一是开展技术标准的修订;二是重视技术更新,鼓励轮养休田与稻田工程升级改造,减少病害发生;三是每年制种引种,推广亲本更新和亲本交换技术;四是改“大养虾”为“养大虾”、“常年养虾”、温棚育苗如上述,通过稻田升级改造,推广稻田精细化养殖;同时在冬季开展温棚育苗,至春季水温上升后,投放5cm/尾以上的大规格越冬虾苗,延长养殖时间,改“大养虾”为“养大虾”模式,实现“养大虾”、“常年养虾”,平衡上市时间,提升养殖经济效益。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