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广西河池扶贫养殖,宜州网箱养鱼

   2018-04-30 互联网艺莲园542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8043008490151.jpg>图为罗昌成在网箱养鱼现场。  他在小溪里网箱养鱼,在奋斗脱贫的道路上如鱼得水,信心十足。他叫罗昌成,现年48岁,是宜州区刘三姐镇中和村江口屯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也是当地“我奋斗,我幸福脱贫” 队伍里的一员。      “今年1月至3月,总共卖出5000多公斤草鱼,总收入6万余元,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8043008490151.jpg>图为罗昌成在网箱养鱼现场。  他在小溪里网箱养鱼,在奋斗脱贫的道路上如鱼得水,信心十足。他叫罗昌成,现年48岁,是宜州区刘三姐镇中和村江口屯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也是当地“我奋斗,我幸福脱贫” 队伍里的一员。      “今年1月至3月,总共卖出5000多公斤草鱼,总收入6万余元, 但成本较高,扣减投资支出后,纯收入也有3万多元。” 罗昌成说。日前,在面对镇政府帮扶干部蓝雪琴核实填写《2018年度广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手册》(脱贫户收入登记表) 时他全盘托出。罗昌成户已于2017年度成功脱贫, 按规定,帮扶干部还需跟踪一年。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时,他家共4口人,他和妻子还有儿子、女儿。因妻子患癌,治疗多年花费巨大,家庭因病致贫,精准识别只得53分,罗昌成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刚戴上“贫困户帽子”不久,妻子就去世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节后,罗昌成才渐渐从失妻的阴影里走出来。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8043008490575.jpg>  其实罗昌成已有多年养鱼的经验,但断断续续的零星养鱼并没有给他家带来多少收益。不甘心贫困的他在2016年8月,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身份申请办理了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正是有了这笔小额贷款,让罗昌成在脱贫的道路上看到了希望,并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罗昌成把这笔扶贫小额信贷款全部用于发展养鱼项目。    他将自家的耕地和租邻居得来的2亩地全都种上用于养鱼的矮象草,种植面积达7亩。    他利用村边小溪发展网箱养鱼,并购置了8个网箱,以每尾1.6元的价格一次性购买了0.6万尾草鱼苗来放养。    此后, 经过父亲、儿子、女儿3人起早贪黑的劳作和精心管理,2016年底,罗昌成养鱼收入达到1万元。这一年,罗昌成25岁的儿子罗向园结婚了,接着,媳妇梁新美生了一个女孩,罗昌成有了孙女。    罗昌成的网箱养鱼采取“阶梯式”, 一年可销售两三批。“我养的鱼不愁销路。” 罗昌成说,“桂林、柳州那边都有商家经常联系,只要有草鱼卖了,他们都随时过来批量收购。少量的鲤鱼、罗非鱼就在当地零售。”    尽管通过养鱼已经使家庭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 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去年底,当他听说政府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招收生态护林员时, 他毫不犹豫地就去应聘了。罗昌成说:“我这个年纪还可以闯一闯、拼一拼。养鱼主要以儿女们为主我为辅,护林工作也非常重要。”    据悉, 2017年底,为有效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渠道,宜州区招收了2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担任生态护林员,罗昌成便是其中之一。任期一年,全年劳务补助标准最高为10000元/员。    4月22日,正值星期日,罗昌成一大早就打捞起一百多斤鲤鱼、罗非鱼,然后和女儿将鱼拿到镇上集市售卖。“每斤8元, 一下子就被抢光了。”罗昌成高兴地说。    目前,罗昌成的大网箱约有1万公斤鱼,可望年底出手。(河池日报记者 冯敏桂 通讯员 韦炳禄)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标签: 宜州 河池 网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