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一、病情预测1.淡水鱼类:易感染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细菌性疾病。2.海水鱼类:鲆鲽类易感染腹水病、肠炎病等疾病,重点关注沿海鲆鲽类主养区。3.对虾:需注意预防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EMS)的发生,重点关注南美白对虾主养区。4.海带:易发生白烂病,重点关注沿海海带养殖区。二、防治措施1. 预防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应注意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彻底杀灭病原体等敌害生物。注意选用水质、底质改良剂等调节改良池塘水质和底质,培养出“肥、爽、嫩、活”的水体,给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应注意不喂变质饲料,适当控制投饲量,防止残饵过多影响水质而诱发疾病。治疗烂鳃病可选用含氯制剂消毒,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内服;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等对治疗肠炎病和赤皮病有一定疗效;治疗鱼类肠炎病可选用氟苯尼考粉、大蒜素等国标渔药内服。2.鲆鲽类腹水病、肠炎病的预防,在投饵上注意尽量使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减少幼杂鱼使用量,幼杂鱼使用前要消毒,饲料要洁净,并严格控制投饵量与养殖密度。使用地下卤水或混合自然海水养殖时还要注意其盐度变化,特别是多雨时段。对于鲆鲽类的腹水病、肠炎病,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严格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一旦大菱鲆或牙鲆出现腹水病症状或确诊,可采取降低水温、减少投喂量、清除水体中有机污物、加大换水量等措施。发生肠炎病时,可用噁喹酸口服和药浴处理。3.预防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EMS),应注意加强苗种检疫,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应选择信誉良好、有检疫证书的商家的苗种,同时做好水质调控工作,通过定期换水、适时增氧、施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措施,调控好水质。科学、适量投喂,防止水质败坏。4.对于海带的白烂病,要以防为主,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潮流畅通。发生白烂病时,及时采取间收疏养、追施肥料和切梢洗刷等措施。(出处: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