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7月份,本市气温会不断升高并有可能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水温也会持续升高,水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季,投饵量的不断增加也导致残余饵料及排泄物的持续增多,养殖水体极易恶化,从而诱发养殖品种发病。此外,易发雷雨、闷热天气且东部沿海地区自7月份进入台风多发季,此多变天气极易造成养殖水环境的突变,更易造成多种病害的爆发。一、病情预测(一)淡水鱼类:草鱼、鲫鱼等淡水鱼类易感染细菌性疾病,如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鲢鱼、鳙鱼、草鱼、鲫鱼等淡水鱼,易感染锚头鳋、指环虫、黏孢子虫等寄生虫性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黄颡鱼:易感染车轮虫病、红头病(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溃疡病等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黄颡鱼养殖区。(二)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虾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以及弧菌病等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南美白对虾主养区。(三)河蟹:易发脱壳不遂症、“水瘪子”等病害,重点关注本市河蟹主养区。二、防治措施(一)加强养殖管理:密切关注本地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水温、酸碱度、溶氧量和氨氮等基础指标的监测工作,适时使用增氧机偿还“氧债”;注意定期使用国标渔用消毒剂消毒,如遇雷雨、台风等多变天气,可使用有益微生物等抗应激制剂改善和维持水环境的稳定;合理控制饵料投喂量,可适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品种的防应激能力。(二)防治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对于发病鱼塘,可分离细菌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相应的国标渔药进行拌料投喂治疗。(三)防治黄颡鱼红头病,溃疡病: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生石灰消毒剂,杀灭病原体;减少饵料投喂量,可选用磺胺类、氟苯尼考等国标抗菌药内服治疗,确保剂量准确;保证池塘供氧充足,可利用光和细菌、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改善水环境;待症状缓解后可于饲料中添加乳酸菌以改善鱼体肠胃功能。(四)预防虾类疾病:加强日常养殖管理;对于弧菌病,可使用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并于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以增强其免疫力。    (五)预防河蟹疾病:应加强池塘底改和调水,注意水草养护,及时打头,忌用毒性较大的杀菌药物,避免造成河蟹的肝脏损伤;脱壳期,可于饲料中添加钙制剂促进脱壳。(出处: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