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2020年的第一场寒潮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眼看着气温马上就降低了,湖南、湖北的水温已经降低了。水温降低后,养殖水体会:1、养殖水体中的藻等等植物的固氮效率、繁殖速度、藻丰度下降,养殖水体表现出在低温期藻色相对的的稳定,但是正常的养殖操作,池塘也会可能出现氮积累。同等条件下不同温度的藻丰度见图1: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20102610513529.jpg>2、养殖水体中硝化细菌等等微生物代谢、繁殖会受低温的严重限制, 导致养殖水体的氮循环受制,养殖水体水质表现出在低温期暂时性的稳定,氨氮、亚硝酸盐不容易超标。但是池塘底泥、水体中的有机氮、无机氮可能会积累。两种硝化菌在不同水温下对氮的氧化效率见图2: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14028.jpg> 3、养殖对象呼吸减慢,生理代谢降低,吃料慢了、饲料的吸收率降低,见图3: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14642.jpg> 从上述的水温降低后养殖水体中藻摄取氮能力下降、微生物分解和氧化氮的能力下降、养殖对象摄食和消化吸收的代谢功能下降可以看到,正常的养殖操作,养殖池塘尽管水色、水质会变化不大,但是也将会带来池塘底泥、水体中的有机氮、无机氮会积累的可能性。这些积累可能导致:在每一次气温回暖、气候阴转晴,养殖池塘也就是冬棚养殖池塘的水质可能很容易出现以下:1、低温期积累的有机物在复苏的、快速繁殖微生物的作用下呈现忽然间的发酵量增多,导致池塘水体耗氧量明显增多、水体的有害指标(主要是亚硝酸盐等等)和厌氧微生物明显升高。见图4: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15264.jpg>2、尤其是冬棚的保温效果会导致棚内的天气变化影响被放大,棚内温度变化明显高于气候的变化,水温升高明显偏快于气候的速度,导致长期处于低温的养殖对象生理改变,如对虾可能会集中性大量换壳,而长期处于低水温的、吃料偏少的对虾体能可能会存储不足,一下子会产生偷死现象。3、水温回暖万物复苏,底泥或者底膜的微生物一下子活跃度变快,加上累积的饲料等等污染,底泥或者底膜非常容易变滑或者底泥黑、臭。纤毛虫泛滥就几率就提高了。见图5: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15840.jpg>预防气温回暖水质恶化的主要工作一、低温期间要维护好藻类,勿滥用消毒药和杀虫剂、杀藻剂、一些强氧化性物质,避免破坏水体的微藻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容易超标。水产养殖中,池塘水体氮循环的重点是微藻对氮的吸收,水温是藻类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所以:低温期间不要滥用消毒药、杀虫剂、杀藻剂和一些强氧化性物质,这些东西的滥用,不仅仅会破坏了养殖水体的藻,同时破坏了鱼虾蟹体表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反而会提高养殖品种的感染几率。在低温期可以:1、在保证棚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定期打开棚保持适当的通风,减少棚内的水蒸气,保持透光率和光合作用。2、适当通过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氮,让水质清保持爽降低养殖品种感染几率。见视频1:二、水温降低后要合理投料,避免回温时池塘理化条件失控通过实验室对鲤鱼可以观察到:在同等的溶解氧条件范围内,鲤鱼在6~34℃水温范围内,呼吸频率随着水温的增加呈规律性增加。这表明鲤鱼的机体代谢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所以当水温降低后,应该主动调整投料,避免滥投料带来池塘污染埋下回温池塘水质、底部恶化的伏笔。水温回升初期不要加大投料太多,尽管有时候回温时养殖对象马上表现吃料加快了,但是加料要缓一缓的加。所以:低温期投料要:1、合理控料,尽可能减少养殖池塘水体和底部的有机氮负担。2、通过强化营养素,提高养殖对象活力和抗寒能力。 三、加强巡塘工作及时发现底部异常每一次的巡塘都要对饲料台和养殖水体仔细观察。1、一旦出现饲料底部滑、饲料台泄水不好就表明池塘的底部已经太肥了,这种情况马上针对性的处理。处理方法可以是;每亩撒底康1-2公斤,要是水体有腥味则同时泼洒塘生态1-2公斤/亩。2、如果水可能太肥,可以每亩泼洒稳水精灵一包,即可在换水少的前提下持久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测定,保持水质较长时间的稳定。见图6: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20378.jpg>四、勿滥用微生物制剂由于水温低的时候,许多微生物是处于休眠或者芽孢状态,对水的氮循环作用相对低很多。所以:如果低温期看到使用活菌的效果一般般,千千万万不要拼命滥用活菌,这些活菌因为水温低可能默默的呆在水里,就是不参加水体的氮循环。可一旦水温回升就会马上活跃起来,可能会带来水体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等等)猛的升高、底部耗氧量猛升高等等的副作用。所以冬棚养殖适当控制微生物用量最好慎重和理智一点。五、通过平时的合理底改,预防回温后池塘耗氧量飙升、水质恶化1、冬棚养殖平时维护底部,是以降低底泥富营养化为目的,才能够达到降低池塘耗氧量、减少池塘氨氮、亚硝酸盐异常的目的。见图7: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20912.jpg>2、慎用含消毒药、有絮凝(比如聚合氯化铝等等)作用等对藻有明显伤害作用、有加大底部负担的产品,不要因为用了水看起来好看就频频使用这一类的东西,使用絮凝剂后反而加大底部负担见图8: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0102610521610.jpg>3、回温来临之前,根据自己池塘底部、水质的条件,决定是否需要抢在细菌复苏的时候,抢在细菌大量增加之前,提前撒一次底康,尽可能的降低底部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水质忽然变化的物质基础,尤其控制住底部冒泡的现象。见视频2:六、低温期尽可能不要反复施肥、滥用培藻剂在低水温条件下,微藻摄取氮、光合作用能力相对降低,即使滥用、拼命施肥,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培藻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埋下回温时水质恶化的伏笔。所以:水温降低后,尽可能不要反复施肥。如果看到在水色不佳时,可以泼洒一点水新活等促进藻固氮能力、活力,降低水体粘度和悬浮物即可,不能够要求水色太完美。养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低温期从管理上做好工作,将是提高冬棚养殖成功率的一个关键点。作者:施卫民来源:施工评说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