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三江县稻田视频,三江县稻田鲤鱼

   2021-04-22 互联网艺莲园345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三江县国家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区榜上有名。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指导各地用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各省(区、市)市场监管局和有关涉农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精心遴选了10个案例作为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旨在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服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助力新技术应用、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和促进品牌培育等方面形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三江县国家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区榜上有名。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指导各地用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各省(区、市)市场监管局和有关涉农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精心遴选了10个案例作为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旨在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服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助力新技术应用、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和促进品牌培育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其中,既有市、县级政府开展的标准化工作创新,也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探索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三江侗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当地稻田出产的“高山稻鱼”肉质鲜美 、鱼汤清甜,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为做大做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自2017年起,三江县以承担建设国家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对全县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进行技术标准创新,大力实施种稻养鱼“3721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推广标准化种稻养鱼7万亩,打造三江“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2个绿色生态品牌,使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进一步提升三江县稻田养鱼产业竞争力,促进鱼、稻产品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示范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稻田养鱼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当地“稻+鱼”立体生态综合种养开发的关键技术总结提炼形成标准,创新建立了《“稻+鱼”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农产品生产标准子体系、旅游服务标准子体系和经营管理标准子体系等标准子体系在内的123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63项、行业标准47项、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10项,确保稻田养鱼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均有标准可依。同时制定了广西地方标准《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示范带动当地农户稻田养鱼标准化建设,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持续造血能力,有效提高三江稻鱼和鱼稻的产量和质量。打造“高山稻鱼”绿色品牌,2017年三江稻田鲤鱼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品牌推进这一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0年底三江县成功脱贫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同时,示范区大力发展以“赏田鱼、抓田鱼、烤田鱼、品田鱼”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注重用标准促进农业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构建稻田养鱼旅游标准子体系,建立了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等15个乡村休闲农业方面的标准,把生态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与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产业有机联动,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打造三江“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的旅游品牌形象。通过标准体系的实施,既规范了当地发展乡村休闲农业这一新兴产业,又提升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目前,三江县已建成5个总共面积为2880亩的稻田养鱼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亩产鲜鱼52公斤、稻谷460公斤,每年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示范区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率达95%以上,稻田综合种养的“三江模式”获得了广泛赞誉和学习推广。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标签: 示范区 国家 稻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