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人物档案│姓名:罗锦声职务:连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水产技术推广股股长工作年限:24年连南瑶乡,绿水青山。从这里“游”出来的禾花鱼闻名遐迩,成为了当地舌尖上的美味一绝,吸引了不少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品鲜。连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水产技术推广股股长罗锦声常年奔走在瑶山乡间,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推广传播养殖技术,助力稻田养鱼和氹仔养鱼特色产业发展,贡献渔技人的力量。推动传统稻田养鱼步入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禾花鱼香飘四野,水产人挥汗四季。罗锦声作为连南当地水产技术骨干,为引导瑶乡农民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特色生态产业乐此不疲,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蜿蜒不平的山道上,活跃在风吹禾低现凼仔的田野间。稻田养鱼在连南有悠久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农民延用的种养模式。“这种传统能够延续保持到今时今日,是连南农民的智慧,很宝贵。”行驶在下乡的山道里,罗锦声指着窗外已经收割的稻田说。“但是,以前养殖是村民自发的,各家各养,很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始终发展不起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天然的优势摆在眼前,如何利用这一优势闯出一条适合瑶乡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这成为了罗锦声心中最大的思考。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2016年,连南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特色产业。稻田养鱼,开始迈出了产业化的步伐,进入了新的发展格局。培养稻田养鱼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引导稻田养鱼朝着产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农民的种养积极性。但是前期阶段,农民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都在观望和依赖政府项目资金支持,没能从根本上认识发展稻田养鱼对自身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罗锦声一直跟紧产业发展步伐,对推动稻田养鱼产业化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十分清楚。他告诉记者,当地农民对产业发展的认识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动,变观望被动为主动。“只有农民兄弟积极参与进来,我们的特色产业才能形成气候,才能发展起来。”稻田养鱼产业化发展,关键要靠农民自己。“围绕发展稻田养鱼特色产业,我们加强了对农户的系统培训和指导,除了下乡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宣传发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好处,启发和引导农户加入稻田养鱼产业化发展的大格局中来。专门举办多场技术培训,培养稻田养鱼新型职业农民,适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罗锦声告诉记者,启发和引导农户适应稻田养鱼的产业化发展,是一场思想意识的提升和视野开拓的过程。习惯了散养的农户对产业化发展这些新鲜提法并不了解,一开始还是有些抗拒。“因为不明白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会带来什么收益,这个就需要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努力普及引导,把经济效益摆出来,告诉大家产业化发展将带来什么变化,是收益上的增长变化。尤其在技术和经营上,我们的培训突出了产业化发展下的经营思维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要不断开拓视野,既要懂得种养技术,还要懂得市场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连南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以往我县稻田养鱼都是沿着传统的养殖方式发展,田间管理也不到位,鱼产量不高,品质难以突破。”罗锦声告诉记者,“为了推动稻田养鱼特色产业有序、更好发展,我们从提高稻田养鱼的产量、品质下功夫,打造稻田有机米品牌,开拓稻田鱼销售渠道。”据了解,自2019年开始,连南县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稻田养鱼特色生态产业,目前已经成立了大坪鱼乡稻田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瑶山水有机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合作社(公司)。这些合作社将有机稻种植与稻田养鱼有机结合,生产出的有机稻米香纯、稻鱼鲜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远销珠三角。特别是近几年,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利用“稻田鱼”品牌优势,连续举办三届“稻鱼节”活动,将稻田养鱼与旅游挂钩,开发休闲渔业。“连南稻田鱼”这一生态水产品牌从此走出了大山,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升级传统优势成为脱贫致富法宝产业化发展不仅不会改变稻田养鱼的传统种养模式,还会升级扩大行业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能集中优势效能创造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兴农,产业富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赋予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的使命,培育特色产业是山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稻田养鱼是我们当地的农业特色和优势,通过整合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将对农民增产增收产生深远影响。”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21040710075753.jpg>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1040710080527.jpg>事实上,发展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罗锦声粗略算了一笔账:“与单产稻谷的稻田相比,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增加明显。普通的稻田亩产1000斤稻谷,如按200元/100斤算,亩产值2000元;稻田养鱼的情况下,亩产1000斤稻谷,还能收获60斤鱼,同时减少了农药和施肥的费用,如按鱼30元/斤计算,则一亩田还可净增加产值1800元左右。总体来看,稻田养鱼亩产值可达3800元左右,比单产稻谷的传统种植效益明显。”在养殖技术上加强指导,尤其是在稻田鱼种质提纯和育苗上,罗锦声下了不少功夫。“稻田养鱼成功的关键一环就是鱼苗的选择和投放管理。这些年来,我每年都要下乡进村,到田间指导养殖户挑选体型肥壮、体型好、合规格的稻田鱼留种提纯,繁殖鱼苗第二年放养。一般情况下,一亩田投放20斤鱼苗,按20元/斤计算,这样第二年投放稻田鱼苗可节省成本400元/亩。在优质鱼苗匮乏的时候,虽然自繁自养鱼苗质量参差不齐,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殖户购苗难的问题。”据了解,为解决稻田养鱼鱼苗质量问题,罗锦声曾走访韶关乳源等地取经学习。“清远已经有企业培育出了新一代的稻田鱼新品种,正在示范区内推广养殖。”近几年来,罗锦声经常在大坪镇、涡水镇和香坪镇下乡串户,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稻田养鱼。随着稻田养鱼产业化发展效益日益凸显,越来越来多的农民不仅加大了种养规模,还吸引周边农民加入了进来。目前,这些镇陆续建立起了稻田养鱼示范基地,稻田养鱼成为了当地产业兴农农户脱贫致富之路。禾花飘香,鲤鱼欢畅。经过以罗锦声为代表的山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瑶乡连南稻田养鱼传统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产业化发展渐成气候。至2020年,连南县稻田养鱼面积有将近7000亩,参与农户数达到300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近2万多户,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处: 海洋与渔业杂志 曾凡美)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