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1.半精养虾池(1)虾池选址 虾池底部低于当地海区的高潮线,涨潮时可自然纳入海水,而池底高于低潮线,退潮时可将池水排干。场址应选择在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的港湾或河口沿岸潮间带滩涂。底质最好为泥沙质或泥质,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建设时需要了解当地海区的潮汐类型、历年潮差变化情况、流向和流速及风浪等水文情况,以便确定纳水方式、闸门大小和数量及池底和堤坝的高度等。(2)堤坝 堤坝的作用是抗风阻浪、分隔虾池、蓄水养虾,还兼做人车道路。堤坝分外(主)堤和隔堤。外堤应有较强的抗风防潮能力,向海的一面通常砌石护坡,堤高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m以上,堤顶宽度6m以上,迎风面坡度比为1∶(3~5),内坡度比为1∶(2~3)。隔堤为虾池间的堤坝,其作用是保持虾池一定的水位。(3)进排水渠 潮间带中、低潮区滩涂建起的大型养虾场的虾池一般沿进水渠以“非”字形排列(图3⁃5),进、排水渠道分别独立设置。进、排水渠道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尽量远离,以免排出的废水污染新水。新建养虾场的排水口不得设在已建虾场的进水口或扬水站附近。排水渠除了正常排水外,还要满足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其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渠底要低于各虾池排水闸底30cm以上。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21122109183663.jpg>图3⁃5 虾池平面示意图1—进水闸;2—进水沟;3—养虾池;4—虾池闸门;5—排水沟;6—循环净化水池(蓄水池); 7—排水闸;8—水闸(4)虾池结构 虾池多为长方形,东西长为好,长宽比为2∶1~3∶1。每口虾池的面积以10000~70000m2为宜。半精养虾池多增氧设施,池水深1.5~2m。池底平整,稍向排水闸倾斜,如果排干池水后仍有积水处,则要以新沙土填平;池底不可漏水。有些虾池池内挖沟,断面结构如图3⁃6所示,环沟距池堤岸大于10m,沟宽6~8m、深0.3~0.5m,沟壁坡度为1∶(1.5~2),沿池边建高0.5m、宽1.5m,坡度1∶2的投饵台;有的虾池建有中央沟;挖沟既增加水深,还为对虾提供了避暑、避寒的场所。对旧虾池,可以根据健康养殖虾池的要求进行改造。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1122109184161.jpg>图3⁃6 常见虾池断面示意图1—堤坝;2—投饵台;3—滩面;4—环沟;5—中央沟(5)进排水闸 闸门应建于底质坚硬处,进、排水闸分设于虾池的两端,遥相对应。闸门的宽度视虾池大小而定。进、排水的流量,一般要求4h内能进、排全池水量的2/3以上,而且可以排干池水。进水闸一般设三道闸槽,外槽插放粗滤板网,以阻拦杂物和敌害生物,中闸槽设置闸板以控制水位和流速,内闸槽安装锥形滤水网。排水闸亦为三道闸槽,自内向外安装防逃网、闸板和收虾网。排水闸建于池塘的最低处,闸底低于池内最低处20cm以上,以利排水;可设活动闸板,以便暴雨出现时可排出表层淡水。进、排水闸关闭时均应不漏水。虾池也可只建排水闸,进水则采用水泵抽水、管道或渠道进水,进水口设两道闸槽,一个设置滤水网,另一个设置挡水板。(6)养虾池改造 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虾池面积大、水浅,经过多年使用,有的虾池老化、池底黑化严重,有的进排水不畅,对这些低产虾池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虾池改造多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大改小,浅改深,池底清淤,疏通水渠(道),增建蓄水池和配备增氧机,变半精养池为精养池;二是拿出部分虾池改作为蓄水池,可以设计3~5个养殖池配备1个蓄水池,或可把长条形的虾池截出1/3作为蓄水池,以蓄存和净化海水,预防病害;三是在水源缺乏的地方,采取封闭式循环水养虾模式,建设废水处理池,废水经处理后再引入蓄水池;四是在有充足淡水水源的地方,一次引进海水或盐卤水或盐碱地渗出的高盐水,逐渐添加淡水养虾,但淡水使用前须进行严格分析;五是改善虾池周边环境,使进、排水口分开,做好污水处理。2.精养虾池(1)选址 一般建于高潮区上,即池底比高潮时的最大潮位高1~6m,使虾池水在任何时候都能排干。底质为沙质或泥沙质。(2)虾池设计 精养虾池的面积一般为3300~6670平方米,条件好的精养虾池或高位池以2000~3300平方米为宜,最好不超过5000平方米;循环水养殖池面积一般为667~2000平方米;分段式养殖池面积为667~1300~3300平方米或667~2000~5000平方米。虾池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池角呈圆弧状,高密度精养高位池以圆形或近圆形为好,利于增氧机开动时使池水环流,达到池底废物向池中央聚集的目的。池中部略深,为锅底形,设中央排水口(图3⁃7),排水时能彻底自流排干。池堤用水泥板或塑料膜做护坡。池深一般为2.5~3.0m,日常水位保持在2.0~2.5m。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21122109184614.jpg>图3⁃7 中央排水的小型精养虾池1—进水口;2—进水渠;3—增氧机;4—排水滤网;5—排污管;6—排水渠;7—排水闸;8—进水渠;9—排水渠;10—排水管若虾池为沙底质或强酸性土质时,可在池底铺防渗塑料地膜。铺设地膜的虾池,单池面积1300~10000平方米,池底夯实,池深2.5m,水深1.8~2m,堤坡度为1∶1.5;地膜厚而坚固,铺满整个池底不漏水;地膜在池堤上压固。养殖斑节对虾在地膜上铺20~30cm沙土,养殖日本对虾铺沙30cm,养殖凡纳滨对虾可以不用铺沙土,施肥后,藻类可长在地膜上,为对虾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地膜式虾池的排水也可采用虹吸法将老水连同污物排出。(3)进、排水系统 进水系统由抽水动力装置、引水管道、蓄水池、进水渠道(管)组成,或有沙滤系统。排水系统由中央排水口、排水管或排水渠组成。进水渠道应适当高些,以使海水自流进入虾池。排水渠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50cm,以便排水。当海区水质较差、水源供应较困难,或者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时,蓄水池则是必需的设施,尤其精养池更应设蓄水池,其用水要经过严格的处理。蓄水池具蓄水、沉淀、生物净化、降低海水中病原菌、降低病原体宿主数量等多种作用,设置较大的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蓄水池内还可放养殖一些滤食性贝类、海藻和肉食性鱼类等,净化水质以减少病原生物。在虾病流行期间,蓄水池也可用作为消毒水池。通常蓄水量应达到全部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蓄水池应尽量采用纳潮方式进水,以节约能源。有些地区养虾池位置较高,应设抽水设施,抽水设备的功率要求能在4~6h内将蓄水池注满。抽水方式因地区、养虾池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如单体虾池可在进水闸处设抽水泵;中小型养虾场、多个虾池,则可利用潮汐纳水入蓄水池或蓄水沟渠;也可铺设大口径水泥管道,从低潮区将海水引入岸边的大储水深井,再用水泵将海水抽至进水渠道。水泵日抽水量应达到养殖场总蓄水量的10%。养虾场可使用轴流泵抽水,轴流泵适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蓄水池必须有出水口,可以完全排干、清淤和消毒。蓄水池设渠道或管道与养虾池相通,也可用水泵向养殖池供水。循环水养殖池的水排出后如需再使用,应先进入废水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蓄水池。(4)增氧机 高密度养虾,必须配备增氧机。目前普遍使用水车式、叶轮式和射流式增氧机,或采用气石式增氧、底部微孔增氧(管道、盘状)等设施。耕水机、涌浪机是近年来推广的新型池塘养殖增氧机械。一般增氧机用0.75~1.5kW电动机驱动,10000平方米左右的虾池配3kW增氧机,精养虾池每1000平方米设0.75kW增氧机1台。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