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渔业池塘改造项目成效,陕西水务集团渔业公司

   2012-02-17 互联网艺莲园575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刘兴连   局长(2012年2月14日于大荔)    为了认真贯彻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全省池塘改造和现代渔业建设,省水利厅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现场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渭南市大荔和合阳等县区多方筹集资金、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黄河荒滩盐碱地资源,大规模建设标准化池塘、发展渔业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启示,总结近年来各地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刘兴连   局长(2012年2月14日于大荔)    为了认真贯彻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全省池塘改造和现代渔业建设,省水利厅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现场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渭南市大荔和合阳等县区多方筹集资金、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黄河荒滩盐碱地资源,大规模建设标准化池塘、发展渔业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启示,总结近年来各地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研究进一步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的对策措施。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渭南市大荔县东堤渔场老旧池塘改造、下辛村渔场和汉南区湘口现代养殖示范基地。刚才,渭南市、大荔县和安康市汉滨区等市县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在池塘改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全面推动池塘改造工作。左巡视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加快标准池塘改造的重要性,对全省养鱼池塘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各市要在渔业系统认真地学习、仔细地领会、抓好落实工作。一、水产养殖业的基本现状近几年在省水利厅党组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老旧池塘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总水面69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4万多亩。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1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1.23亿元,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沿黄盐碱黄滩地渔业综合开发、汉江梯级水电开发、南水北调引供水工程和渭河、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建成,陆续将有30—50万亩大水面形成,养殖总水面将突破百万亩,淡水养殖池塘面积将突破20万亩,到2015年预期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15-20万吨,渔业经济产值100-150亿元。截止2011年底,全省11个市34个县(区)累计新建标准化精养池塘358.7公顷、改造老旧池塘353.5公顷。共完成建设投资7206.8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8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1296万元、自筹资金5110.8万元。老旧池塘改造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推进了渔业生产的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二、   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回顾 (一)开展调查研究。2008年 4月省渔业局成立了《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之水产养殖规划(2008-2012)》的调研课题,成立了调查小组,西安、渭南、汉中等10市1区配合我局对全省的老旧池塘现状进行了综合调研,并提出了老旧池塘的改造工作与促进农渔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和农村的有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社会与产业同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实施试点工程。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陕政发【2009】1号文件),将“陕西省水产养殖规划”纳入全省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籍此契机我省落实了以创新经营机制为重点的老旧池塘改造试点5个试点市、10个重点县、5个省级水产良种场和2个省级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园区,分别是西安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各改造1000亩、新建1000亩,改造池塘总面积4000亩、新建池塘4000亩,综合提升改造省级水产良种场5个,新建省级科技示范园2个,升级建设省级水产品质检中心、省级水产疫病防治中心各一个和对10个市级、20个县级水产品监测与疫病防治中心,推进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效、生态和休闲渔业。其中实行省上审批工程改造项目、仪器采购实施方案,采用统一招投标,建立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规范了项目管理,保证了投资专款专用和工程质量效益。  (三)推动全省老旧池塘改造。老旧池塘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省借此次会议的东风,推动全省老旧池塘改造工作,各市、县(区)早规划、早落实,重新整合池塘资源,不断创新池塘经营新机制,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充分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以农民为主的多元化改塘投入机制,花3-5年时间把全省10多万余亩的老旧池塘改造维护好。2010年冬至2011年春实施老旧池塘改造10个点,面积5302亩,其中:西安市470亩、渭南市1500亩、汉中市590亩、安康市850亩、榆林市1103亩、其他市789亩。三、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一)领导重视,政府扶持,是推动老旧池塘改造工作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对老旧池塘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列入了2008-2012年度省政府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重点,出台了扶持政策。省水利厅党组非常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老旧池塘改造列入年度水利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从2010年起每年在水利基金中安排渔业专项资金3000万元,这对促进全省老旧池塘改选工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创新思路,依法流转,是推进老旧池塘改造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稳定不变为前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合法流转,村经济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协议书。经流转后,由县水务局水产站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并采取集中连片的方式进行改造,把破烂的老旧池塘建设成标准化的现代渔业生产基地。改造后,以招标形式由村统一发包,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原土地承包在册面积不变,承包土地实行定册不定位,参与承包收益分配。  (三)多元投入,多方筹措,是加快老旧池塘改造步伐的有力保障。老旧池塘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必须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多方筹措。 2010年,省水利厅出台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补助机制,即改造或新建一亩池塘省级给予专项补助1500元。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基层老旧池塘改造的积极性。我们在争取省政府对老旧池塘改造扶持政策的同时,坚持政府推动,渔民唱戏,市场运作,“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主要采取了国家扶持、农民出资、银行借贷、招标金作为改塘基金等方式,鼓励行政村、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开发改造建设。明确投入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效地推动了老旧池塘的改造工作。如大荔县政府出台了,在黄河滩规模化开发盐碱荒滩地资源,可优先享受移民安置、城乡供水、农电改造等政策扶持等。  (四)合理规划、严格管理,是提高老旧池塘改造建设标准的保证。老旧池塘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严格把好质量关,责任到人,分工负责。从我省的试点情况来看,严格按照省渔业局提出的老旧池塘改造建设标准要求,做到项目区水源水质良好,池塘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形状规则;单个池塘面积30~50亩,平均池深达到 2米,主埂面宽4米,坡比1:2.5,池底淤泥不超过 20公分,渠、井、电、路、配套齐全。  (五)完善机制,长效管理,是提升老旧池塘改造工程效益发挥的根本。池塘之所以老化失修,最主要的原因是承包机制的问题。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让养殖户能够主动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池塘的维护保养,我们在池塘承包机制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池塘承包经营机制,采取经营权招标、拍卖等方式,进一步延长池塘承包期。目前.我省各市对已改造好的池塘,承包期全部延长到15年以上,给承包经营者吃了一个定心丸。在招标过程中,中标者与村经济合作社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明确承包经营者的护塘义务。在合同中设有“池塘维护保障”条款,要求养殖户对池塘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同时,每年由村在招标款中提取一定份额的改塘基金,主要用于道路、水渠的保养与维修以及池塘周边河道清淤等工作。四、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 (一)提升了池塘产出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经改造,有效地增加了池塘水体容量,减少鱼病的发生,降低饲料、电、燃油的消耗。另一方面能提高池塘的产出效率。如渭南市大荔县500亩老旧池塘改造前年经济收益62.5万元,改造后年收益达120.25万元,比改造前新增经济效益 57.75万元,平均每亩增加经济效益2280元,农民人均年新增收益3670元。改造后的池塘平均每亩可提高产值4500多元。2011年全省完成老旧池塘改造面积5302亩,每年可增加农户收入2386多万元。 (二))改善了养殖品种结构,促进了高效生态渔业的发展。改造后的池塘集中连片,水、电、路、渠系统配套完善,不仅有利于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规模化生产,建设无公害基地,同时也可以培育股份制农业企业和农民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我省水产养殖的档次和水平。如大荔县范家镇辛村2009年来共改造连片池塘1100亩,成立了范家镇黄河滩甲鱼专业合作社,建成全省最大的黄河滩甲鱼养殖基地,亩利润在3000元左右,成为陕西黄河滩区黄河滩甲鱼示范第一村,是陕西省水产养殖高效示范园区。(三)创新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努力完成池塘改造目标。我们将抢抓机遇,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力举措,狠抓老旧池塘改造工作的落实,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全省5多万亩标准池塘改造任务。五、当前标准池塘改造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程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配套的政策不落实,工作不够仔细、不够深入,工程的进展缓慢,被动应付。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宣传发动不够,工作举措缺少,年初没有计划,年中没有检查,年底没有总结,尽管省里有标准,也要求市县进行细化,但有些地方对项目建设标准不细,要求不高,把关不严,质量不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推进和建设成效。我省现有专业养殖池塘近14万亩,养殖池塘产量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85%以上。这些池塘大部分始建于八十年代,养殖池塘改造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当时投资局限,建设标准不高,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加之历经了20多年的生产运行,70%的池塘老化失修严重,池塘产出率逐年下降。己严重制约了我省渔业生产的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政策性强,协调难。由于标准池塘建设涉及到土地和水面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地块的调整和原有水面和土地的经营收益保障等问题,政策性较强,需要耐心仔细地做好一家一户的思想工作,面广量大,比较复杂。三是投入较大,启动难。从全省情况看,一般改造一亩池塘需要3000元左右,除了公共财政补助以外,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在这方面大荔、合阳等县市区取得了一些好的做法,即通过优惠承包、土地流转、延长承包期等政策吸引工商企业、大户牵头连片开发等社会投资,这样就有效地缓解了建设开发初期的资金压力。四是长效养护机制建立难。短期轮养,承包期过短是造成池塘基础设施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改造后的标准池塘中,长效养护机制的建立仍是一个难点,不少地方重基础的“硬件”改造、轻配套的“软件”建设,在建立池塘养护机制、完善承包经营机制等方面考虑得较少,有些是提取了护塘资金,但没有形成制度化;有些只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缺少具体的操作办法,难以真正得到落实。而不改变现有的承包期过短的现状,就不能建立起真正的长效的管理机制,改造后养护问题仍会很突出,解决的不好,两三年后,池塘又会是老样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也明显地违背了我们改塘的初衷。所以,各地一定要认真地对待这些,解决好养护机制的建立问题。六、对今后全省标准池塘改造工作的几点意见(一)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各地市、各单位要认真宣传和贯彻中央1号文件,落实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11]25号文件精神,要逐条逐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在充分认识加快渔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中理出我们的发展思路;在学习区域布局、产业化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过程中,找准我们的发展空间和重点;在学习加大扶持力度过程中,准确掌握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用足用活扶持政策,依托行业,发挥自身优势,以项目为带动,发展壮大行业实力。(二)各地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切实担当起池塘改造的任务,高标准,保质保量完成标准池塘改造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全省标准池塘建设工程实施已经到了关键性的攻坚阶段,一方面是已改造的标准池塘如何提高养殖效益和建立长效的养塘护塘机制,真正体现标准池塘改造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经过近三年的改造,集中连片,相对较容易改造的池塘已经基本建成,而剩下的老池塘改造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具体来说要“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做好五项工作”。1、一个目标就是要集中精力完成未改造的池塘建设改造工作,推进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2012-2015年,继续开展4万亩标准池塘的建设改造,确保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省里原定的5万多亩标准池塘建设任务,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规模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全面提高我省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竞争能力。2、两个重点一是继续以省、市、县各级示范项目为抓手,因地制宜,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规范管理,加快推进步伐。二是对已建好的标准池塘,在基础设施“硬件”完善的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品种、养殖技术、经营机制等“软件”的配套建设,使工程能发挥更大作用,体现出更大效益。三是要按照“因地制宜,高标建设,重点扶持,园区管理”的原则,抓好示范点的提升建设。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以主导品种为重点,建设一批符合“四个一”标准(有一个优势品种、一个知名品牌、一个健康养殖模式、一套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的高效生态型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示范基地),为标准池塘建设工程的深化实施和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样板和可借鉴的经验。3、五项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为标准池塘建设工程提供保障。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标准池塘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渔业基础设施改造的问题,更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挖潜提升路子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渔业的一个重大举措。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积极开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给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发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2)创新体制机制,为标准池塘建设工程提供活力。抓好经营体制创新。要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在土地(水面)流转、承包经营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通过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等方式,突破原来的分散经营体制,实现集中规划、连片改造开发;通过池塘招标制、股份制,延长承包期,浮动承包金等办法,打破原来一年一包、短期轮养体制,建立起池塘养护的长效管理机制,统筹解决好池塘集中连片改造难和改造好养护难等问题。同时,各地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防止假借标准池塘建设“圈地”、“圈水面”,防止多次发包,导致承包费奇高等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养殖渔农民的利益,切实突破阻碍,推进工程实施。(3)实施科技创新,为标准池塘建设工程提供支撑。要突出科技的支撑作用,在标准池塘建设中,按照“生态、优质、高效”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生态型养殖塘,积极开展品种结构、养殖模式、渔作制度的探索创新。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将建设标准池塘与建立责任渔技员制度结合起来,创造条件,发挥好责任渔技员在标准池塘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健康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养殖,从而真正发挥标准池塘在生产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4)严格质量管理,为标准池塘建设工程提供保证。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各地在推进工程实施过程中,务必要细化标准,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市级要因地制宜,细化、出台建设标准,抓好项目审核;县级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验收办法,从项目的规划立项、建设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到项目建成后的竣工验收和建档备案,都要从严把关,规范程序,强化管理,做到既要速度,更要确保质量。(5)抓好效益提升,为标准池塘建设工程提供动力。我们推行标准池塘建设工程,归根到底是为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因此,池塘改造后效益能否提高、农民能否增收是衡量整个工作建设工程成败的关键。在全省各地,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那就是养殖户从开始对改塘工作的犹豫怀疑,到改造后看到实际效益以后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所以说,效益产生动力,通过改塘,发展现代渔业,提高养殖效益,提高渔农民就业,实现渔农民增收,是标准池塘建设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是顺利推进标准池塘建设的原动力。为此,在标准池塘建设工作中,各地要始终把效益提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考虑,抓实抓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三)要加强宣传引导,为池塘改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池塘标准化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引导全社会对此项“民心工程”的高度认同。要大力宣传各地在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进一步引导池塘标准化改造全面稳步推进。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逐步营造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渔民群众忠心拥护并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让池塘标准化改造成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一个亮点。   同志们,经过各级渔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我省标准池塘改造工程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各地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成果喜人、后劲十足。希望大家继续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省政府1号文件和陕政发[2011]25号《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的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努力工作,在促进水产养殖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中争创更大的成绩!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标签: 陕西 池塘 渔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