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南枕长江,东拥洪湖,北依汉水支流东荆河,东、南、北三面环水,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塘星罗棋布,水产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面是监利县的农业优势资源,1981年农业资源普查资料表明,监利县水域总面积9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0%,居湖北省第一位。其中可养殖水面35万亩,另有宜渔低湖田80万亩。一、监利县水产业发展沿革、举措及其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监利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非常重视水产业发展,尤其是1996—1999年四年三水后,监利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变“水患” 为“水利”,狠抓渔业开发,实行退田还湖,水产养殖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沿洪湖地区的福田寺、汴河、棋盘、朱河、桥市、柘木、白螺等乡镇,是水产品集中产区,沿螺山干渠长30公里,纵深约15公里基本上都是水产养殖面积,总面积共70多万亩的低湖田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开发,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近50万亩。由于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经历几个重要阶段后,监利水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1、1977-1981年,全县开展国家商品鱼基地建设,5年共开挖精养鱼池1.9万亩。1980年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3.8万亩。2、1983-1986年,为解决“吃鱼难”问题,县委、县政府号召开展家庭养鱼,作出了《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意见》,全县50%的农户都在房前屋后开挖小鱼池,4年共开挖成鱼池3.91万亩,发展稻田养鱼7.2万亩。3、1992-1994年,县委、县政府狠抓渔业开发,每年县财政拿出300万元对渔业开发给予补助,3年全县新挖精养鱼池4万余亩。4、2000-2003年,县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水产业的决定》。在这4年中,全县新挖精养鱼池4万余亩,并按精养池改造升级鱼池5万余亩,退田还湖13万亩。5、2007年,为响应荆州市委市政府“争创全省水产大市”的号召,监利县委、县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创建全省水产强县的意见》,全县共开挖精养池3.69万亩,回形池13.5万亩。当年,县财政拿出102万元,对连片开挖300亩以上精养鱼池的给予每亩100元以奖代补,对完成任务好的前5名乡镇分别给予了8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并把渔业主产区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修建渔区水泥公路50余公里。为解决养殖用水水源水质问题,县乡两级政府组织了“三个一”行动,即每个乡镇疏洗一条主要排灌河渠,改造一座骨干泵站,维修一座涵闸。全县共完成了40多条主要河道捞水花生排障疏洗长达1500公里,改造了36座泵站,维修了45座涵闸,总投入达4000余万元。同时还对7处新建精养示范基地“三机一房”配套建设以奖代补投入120万元。2008年,县政府又对所有的乡镇、农场管理区下达了秋冬渔业开发指导数,计划开挖精养鱼池5万亩,回形鱼池10万亩。6、2009年以来,全县以鱼池改造升级为重点,养殖面积基本保持稳定,3年共改造升级养殖面积13万亩。7、监利县原有洪湖围栏养殖面积达6.5万亩,由于洪湖湿地保护区建设,拆除洪湖围栏后,全县洪湖围栏养殖面积还剩2万亩。8、近几年开发了长江何王庙和杨波坦固道拦网和网箱养殖面积共3800亩。(二)、水产板块建设及其发展现状2004年以来,监利县狠抓水产板块建设,形成了“一带三廊四大专业板块”格局。即:沿螺山干渠30公里名特水产养殖带、汴河——周河线15公里水产长廊、杨林山灌渠线15公里水产长廊和朱河——桐梓湖线15公里水产长廊,“四大专业板块”是:以桥市镇、棋盘乡为重点的25万亩河蟹板块,年产河蟹近3.5万吨;以程集镇为重点的40万口网箱养鳝板块,年产黄鳝2.5万余吨;以汴河镇、福田寺镇为重点的30万亩小龙虾野生寄养板块,年产小龙虾6万吨;以黄歇口镇、毛市镇为重点的20万亩精养高产板块,年水产品产量10万吨。2011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105.09万亩,其中:淡水养殖面积53.39万亩,稻田养殖面积51.7万亩。淡水养殖面积中:湖泊8.88万亩,精养池34.88万亩,塘堰6.12万亩,河沟2.03万亩,其他养殖面积1.48万亩。现在,全县23个乡镇、管理区中,除容城镇和荒湖管理区外,有10个乡镇的淡水养殖面积(不包括稻田养殖)在1万亩以上,有11个乡镇的水产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棋盘乡和汴河镇的水产养殖面积在5万亩以上。(三)、水产技术推广与养殖模式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渔业的发展,监利县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养殖模式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产量的增长。①、1984-1987年,县水产部门重点推广了精养鱼池高产技术,使精养池亩产6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②、1997年以来,县水产部门在全省率先推广了网箱养鳝技术,2008年以前,全县网箱养鳝发展到40万口,2010年发展到50万口以上。2012年达到60万口。③、2000以来,县水产部门重点推广了精养鱼池80:20养殖技术,使精养池亩产提高到700公斤以上。同时在全县推广种草养蟹技术,套养鳜鱼等鱼类,使河蟹养殖亩产从30公斤左右提高到75公斤以上,面积从10万余亩发展到23万多亩。④、2005年以来,县水产部门开始推广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技术,到2008年,全县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面积达到28.4万亩,养殖亩产平均达到90公斤。⑤、2006年以来,全县推广蟹虾混养技术,使养殖的水产品单产增加了2-3倍。⑥、在大力推进水产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活动中,全县共培植水产科技示范户1050多户。二、2012年监利县水产业生产情况根据调查测算,2012年监利县水产品养殖产量预计27.88万吨,加上捕捞产量2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可达29.88万吨。(一)、增产措施和原因1、全面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在全县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行虾蟹混养高效模式、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模式、黄鳝“二年段”网箱养殖模式和池塘80:20高产养殖技术模式。一是各乡镇都兴办了水产养殖示范点,举办了全县水产科技培训,遴选水产养殖科技示范户1050户作为科技推广带头人。二是利用热线电话、电视“田园风”节目,推广水产优化高产高效模式,为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了养殖单产的提高。根据调查,今年增产幅度在10%以上。①荒湖管理区青阳垸渔场廖可平采取80:20技术养殖模式,2012年主养青鱼,亩产1040公斤,18亩精养池总产18.8吨,比上年增产36.1%。②棋盘乡胜利垸渔场李先华,实行虾蟹混养的精养鱼池24亩,2012年亩产河蟹110公斤、小龙虾150公斤、鳜鱼、白鲢等52公斤,合计亩产312公斤,比上年增产24.8%。2、落实奖补政策,大力支持水产业发展。一是年初县政府对上年水产业发展与乡镇进行了考核结帐,县财政列支19万元,奖励了水产工作前5名的乡镇。二是切实抓好2011年秋冬渔业开发结帐兑现。对全县2011年度改造连片500亩以上精养鱼池,验收达标面积1.6万亩,按每亩100元实现“以奖代补”。三是银行和农村信合组织也加大了对水产养殖户的扶持力度。3、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商标、地理商标带动作用增强。全县渔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15家,网络社员5300户,对水产品流通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注册的桐梓湖、监湖、荆江、楚园、天和、越盛、宝泽湖、天宏等商标,品牌营销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地理标志商标“监利黄鳝”、“监利河蟹”已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受理。4、水产品价格上涨,提高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水产品产量分析①、网箱养鳝:全县网箱养鳝面积5.5万亩,网箱60万口。据对程集镇马鞍垸网箱养鳝调查,平均每口箱产黄鳝45公斤,套养四大家鱼和鲫鱼平均亩产150公斤,由此测算,全县全年黄鳝总产可达2.7万吨,另外,黄鳝养殖池中套养成鱼总产可达8544吨。如程集镇养殖户杨一斌,10亩鱼池,2003年以来,网箱养鳝150口,网箱规格8平方米,每箱放种12公斤,每箱产量都在35-65公斤,2011年销售黄鳝8000公斤,平均每口53公斤。另外,黄鳝养殖池中套养的成鱼亩产在150公斤左右,折合亩产水产品产量930公斤。2012年,他家网箱发展到200口,实行黄鳝“二年段”网箱养殖,按平均52公斤/口计算,折合亩产1190公斤,产量增长27.9%。②、河蟹养殖及虾、蟹、鱼混养:据调查测算,全县河蟹养殖面积38万亩,平均亩产河蟹88公斤左右,全县可产河蟹3.3万吨;池中混养鳜鱼、泥鳅、四大家鱼等,平均亩产110公斤,鱼类产量4.18万吨;龙虾平均亩产120公斤,虾类产量4.56万吨。按此推算,全县虾、蟹、鱼混养总产量12.04万吨。据我们对棋盘乡9万亩虾蟹混养情况调查, 5-7月,全乡日起捕销售龙虾10-20万公斤,日销售20万公斤的高峰期达55天,每天5万公斤销潜江,5万公斤销洪湖,5万公斤销全国各地,5万公斤销本县越盛、桐梓湖、天宏等公司。③、稻田养虾:全县龙虾稻田养殖面积40万亩,其中虾稻连作23万亩,蟹稻连作17万亩。据调查测算,监利县龙虾稻田野生寄养亩产60-300公斤,平均90公斤,总产量约2.06万吨。④、精养池养殖:据测算:全县精养鱼池可产成鱼8.83万吨。全县精养鱼池养殖面积34.88万亩,其中养殖河蟹13.6万亩,养黄鳝3.5万亩,养鱼种3.3万亩,还有14.48万亩养殖成鱼。据调查,监利县精养鱼池亩产水平500-1000公斤,平均约610公斤,可总产成鱼8.83万吨。如周城垸渔场有精养池1000亩,近十年来亩产成鱼均在750公斤以上。桥市镇陈湖渔场梁治成的17亩精养鱼池,近3年跟踪调查单产分别为808.8公斤、980公斤和845.8公斤。⑤、湖泊养殖:据测算:全县湖泊养殖可产成鱼945吨。全县湖泊养殖面积8.62万亩(其中养河蟹5万亩),鱼类养殖面积3.62万亩,亩产115公斤,总产945吨。⑥、其它养殖:据测算:全县塘堰、河沟和三网养殖产量可达1.3万吨。全县现有塘堰、河沟和三网养殖面积7.75万亩(剔除养黄鳝、河蟹等),总产1.3万吨。综上所述,监利县2012年水产品养殖产量可达27.88万吨,加捕捞产量2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为29.88万吨。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