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低温寒冷的冬季,养鱼池塘常因水温过低或水面结冰,导致鱼类被冻死、饿死或闷死。搞好冬季寒害防御,使鱼类安全过冬,可为鱼类冬季生长、明春放养和提早上市打好基础,使养鱼效益极大提高。  根据省、市气象局预报,吉安市今冬将有强降温雨雪天气,对渔业生产将造成较大影响。为积极应对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做好渔业防范低温冻害工作,吉安市渔业局积极开展渔业防冻抗灾工作,并制订《渔业防冻抗灾技术措施》:  1、强化培育。无论是苗种、成鱼还是亲鱼,都必须强化培育,以增强鱼类体质,防御冬寒袭击。  2、检修设施。 要及时做好育苗场、工厂化养殖场等室内养殖设施的保温防冻工作,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加盖薄膜和加固保温棚,有条件的可增加辅助电加热设施或抽取地下水提高水温。对损坏的温棚薄膜等设施要及时维修;对还没有加盖温棚的越冬池如有条件应增加简易温棚设施;对损坏的池塘供电等设施及时维修。  3 、增加蓄水。对池塘、小水库和稻、莲田养鱼等养殖池应增加蓄水,最好水位达到1.5米以上,提高保温能力;对越冬鱼池可引入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室外水泥养殖池应增加水流量;网箱养殖区应尽量将网箱下沉。水源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越冬鱼池尽量不起捕以免鱼受伤;若水位较浅又不能加水的池塘,对已达商品规格的水产品应及时起捕上市,不能收获的应及时转移,防止受寒受冻遭受损失。  4、科学投喂。一是要注意投喂优质饵料,增加蛋白质营养;二是要根据水温变化,适时、适量投喂,水质好时多投喂,水质恶化少投喂。此外,定期投喂药饵,增强体质,提高鱼类抗病御寒越冬能力。  5、加强巡塘。一是工厂化养殖场要加强精料的投喂,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如发现水质变色、浑浊、变黑、有腥臭味,表明水质变坏,需要及时补水换水。在越冬过程中,要常使用一些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及微生物制剂等,同时配合活菌使用效果更好;二是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冻害应及时起捕上市或者转移其它地方养殖;三是对水位低并且长期封冻的池塘可采取打洞增氧办法。  6、冻伤处理。塘鱼冻伤后,表现为个别鱼离群独游,愣呆,受惊不下沉,各鳍基部鳞片脱落或成绵絮状的水霉,此时,最好不要下塘拉网捕鱼,并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一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连续两天,每天一次;二是分别用万分之四浓度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网箱养鱼发生小瓜虫病要迅速拖离养殖区域,进行隔离或及时处理掉发病的鱼。加强病害监测,防止发生爆发性病害。及时捞出养殖水体中的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死鱼污染水质。  7、灾后措施。一是及时补充亲本和鱼种。对冻死的亲本和鱼种及时补投,以保证灾后恢复生产用;二是强化亲本培育。持续低温会影响亲鱼发育,繁育场灾后应强化培养亲鱼,适当增加蛋白质比较高的营养饲料,尽快促进亲本的正常发育,提高成熟度,确保产能不降低;三是进行水体消毒。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要进行病害预防,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克化水全池泼洒或者1米水深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同时,可施用生物制剂和有益菌体进行水质调节;四是进行鱼体消毒。对已造成冻伤的鱼。要预防冻害后水霉病的发生,可用水霉净等药物预防。待水温上升到5℃以上时,应有4%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左右。越冬鱼池要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有条件的应尽量提高水温,以减少寄生虫病害的发生,并常用0.7PPM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预防寄生虫病害;五是强化投喂技术。要根据水温变化,循序渐进,做到少量多投,并随着水温的增加逐渐增加投饵率。同时尽量投喂精料,补充营养。  8、安全生产。 生产操作人员要采取防冻防滑等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人身伤害。   9、信息畅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及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