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1月11日,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我国沿海珍稀濒危动物(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和绿海龟)保护技术与示范》阶段性总结会在泉州召开。 《我国沿海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技术与示范》公益项目分为6个子项目,涉及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和绿海龟三个珍稀濒危物种。海洋三所主要承担开展厦门中华白海豚的种群动态、栖息地选择、保护遗传学、公众宣传教育、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再评估,以及厦-漳大桥建设及运营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评估等方面。参与该项目的单位还有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广东省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等。 总结会上各项目单位汇报了对福建、广西以及香港等海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开展观测研究情况,以及开展水下噪声对中华白海豚和斑海豹行为的影响和种群动态调查,对台湾海峡及南海海域鲸豚资源调查,对绿海龟保护遗传学及基因生物学研究的开展情况。通过调查和研究,厦门大学课题组认为:背景噪音在120分贝以下,对中华白海豚影响不大,背景噪音在120—150分贝则有明显影响,长期生活在此环境,会导致中华白海豚反应迟钝,背景噪音在180分贝以上,可能导致中华白海豚死亡;中山大学课题组通过相关基因Pi%值比对,认为闽台、珠江口和港澳间的中华白海豚没遗传分化,其生物遗传多样性较为接近,珠江口和港澳间的中华白海豚有近亲交配的现象。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海洋濒危物种保护规划与网络建设提出中肯的意见,并对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出技术性的意见和建议。该项目将持续到2014年。 来自各项目单位及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专家教授近30人参加了会议。作者:厦门渔监局 郭清辉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