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一、保护区概况: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于2012年12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873号)审定批准建立,行政区划隶属于户县蒋村镇人民政府。保护区北端为甘峪河的甘峪水库坝址;南以涝河西河梁与涝河母子坪为界;西以县界与周至县为邻;东以分水岭与涝河接壤。保护区总面积618.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16.8公顷,占保护区面积83.53%;实验区面积101.9公顷,占保护区面积16.47%。主要保护对象为秦岭细鳞鲑,其他保护对象包括多鳞铲颌鱼、岷县高原鳅、山溪鲵、大鲵、水獭、中国林蛙等,属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二、资源与环境状况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秦岭北坡,地处西安市户县的西南部,为渭河支流——涝河流域的甘峪河及其支流,包括甘峪河东、西2条主河道,以及20条支流,河流总长度88.8km。地理坐标为E108°25′24.99″~108°31′31.74″,N33°54′57.97″~34°01′38.81″。境内最高海拔2719 m,最低海拔620 m,相对高差近2100 m。核心区长度79.7km,包括甘峪河东甘峪的桑家沟沟口以上的主河道和西甘峪的山神庙以上的主河道,以及甘沟、瓮城沟、唐道沟、熊岔沟、平沟、草地沟、西沟、对角沟、桑家沟、千夫窑沟、大棒槌沟、狼娃扁沟、胡芦沟、白石岩沟、燕尔岔、大瓦沟、黄草坡沟、华山沟、漆木沟、秋木沟等20条支流。实验区长度9.1km,包括东甘峪桑家沟沟口以下的东甘峪主河道和山神庙以下的西甘峪主河道,和东西甘峪交汇处至甘峪水库坝址。三、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处主管单位为陕西省渔业管理局,行政隶属户县人民政府,与户县渔政监督管理站、户县水产管理站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保护区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保护区;组织协调有关机构开展水生动植物的科学研究、人工繁殖及增殖放流工作;开展保护区特有水产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接受、抢救和处置伤病或误捕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处现有办公场地4500余m2。现有职工15名,专业技术人员12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水产技术工人3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8人,专业防疫检验人员3名。保护区管理处是户县政府编制的全额事业单位,正常的事业经费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利用保护区开展大鲵驯养繁殖,增加收入,补充事业经费,基本可以保证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秦岭细鳞鲑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3022115274861.jpg>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75385.jpg>其它保护对象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80759.jpg>岷县高原鳅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82052.jpg>水獭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83757.jpg>多鳞铲颌鱼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90345.jpg>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91475.jpg>保护区核心区产卵场生境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92872.jpg>保护区核心区生境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94118.jpg>保护区甘峪水库生境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22115295674.jpg>保护区生境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