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今年宜昌水产将实施八大举措,强力推进渔业现代化,打造水产百亿产业,创建全省特色渔业窗口市,力争全市养殖面积稳定在40万亩,水产品总量18.7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80亿元,水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5元以上,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抓好全市17家水产种苗生产企业的基础设施改造、亲本引进与选育,培育1-2家“繁育推一体化”现代大型苗种企业,力争鱼苗生产量突破13亿尾。继续大力实施“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工程”,2013年拟完成1万亩改造任务。在枝江实施“万亩双吨”工程,在宜东地区建成一批“吨鱼塘、万元池”。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培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力争新增名优养殖面积1万亩,全市名优养殖面积比例突破82%。 提升水产品加工能力。围绕把宜昌建成鄂西地区最大的水产品加工示范区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大宜都、枝江、长阳三个水产加工园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提高产能,向全省先进行列迈进。力争全市三大园区加工转化水产品7万吨以上,加工产值达20亿元。重点抓好鲟鱼综合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宜都中国鲟鱼之都,促进鲟鱼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新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新建市级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15家,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深入推进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溯源索证制度,完善生产记录,加强养殖过程全方位监管。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力争全市水产品准入率100%,抽检合格率98%以上。办好15个测报点,提高鱼病防治水平。 加强渔业品牌创建。进一步培植品牌,放大品牌效应。一是巩固提高“土老憨”、“天峡”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二是宣传推介“清江鱼”、“清江野鱼”品牌,向全国知名品牌行列迈进。三是培植打造宜昌“长江肥鱼”特色品牌,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四是推行无公害产品认证,新增产地认定2个、产品认证5个。 推动水产科技、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争取中央现代渔业建设项目,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进养殖全程监管、生产用水生态循环利用系统建设,配套装备鱼病远程诊断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力争打造枝江现代水产示范区。运用中科院水生所、华农大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推动水产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新型渔业生产经营组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水面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水面向专业大户、家庭渔场、渔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两江库区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湖北省2011-2015年湖泊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继续在长江、清江两大库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组织实施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增殖放流活动。重点抓好长江两坝一峡库区经济鱼类增殖放流项目、秭归香溪河水华治理项目,争取实施“中华鲟保护日”活动。抓好当阳、长阳两个在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基础建设,争取再创建1-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全力打造平安渔业。一是狠抓渔业安全工作。通过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增加渔民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强化渔业船检工作,拓展渔业互助保险,增强渔民安全生产意识,制定和完善渔船登记管理办法及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全年无重大渔业水上安全责任事故。二是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抓好春季禁渔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管理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加工、展览、利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三是关心渔民生产生活。完善春季禁渔补贴及渔业燃油补贴发放工作机制。  进一步争取渔业项目。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实施农业部和三峡后续规划项目建设,把江南艾家水产基地打造成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和现代渔业展示基地。着力抓好三峡后续规划项目。立足水产健康养殖、渔政渔港建设、资源养护、渔业节能减排等关系现代渔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政策研究,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抓好各项强渔惠渔政策的落实,严格项目监督管理。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