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n2013042523340898.jpg[/imG]这是记者在洞庭湖拍摄到的一处“迷魂阵”捕鱼围网(4月18日摄)。 2013042523341386.jpg[/imG]在南洞庭湖一处“迷魂阵”围网密布的水域,一名捕鱼者的船上堆满了竹竿和围网(4月18日摄)。    3月10日起,洞庭湖进入为期3个多月的春季禁渔期。但近日记者乘船深入洞庭湖腹地探访发现,在湖区深处各种形式的捕捞作业仍在悄悄进行,尤其是明令禁止的“迷魂阵”、围网捕鱼、电捕鱼等现象十分普遍。除了个体渔民的非法捕捞行为,部分养殖企业还在天然水域中建起了长达数公里的围栏,侵占天然水域的公共渔业资源。进入禁渔期后,洞庭湖区各县市渔政部门对于非法捕捞进行了清理打击,但非法捕捞为何仍禁而难绝?常年来利用“迷魂阵”围网、矮围等方式涸泽而渔的捕鱼习惯在不少渔民中根深蒂固,记者在东洞庭湖区采访时,一位渔民表示“不用这种方式,怎么弄得到鱼?”如今花样繁多的非法捕鱼手段久禁难绝,其实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渔政部门普遍存在的“以罚代管”执法方式留下的后遗症,当年老旧的执法方式养成了畸形的捕捞习惯,让渔民和渔政部门都很难扭转。因此记者在湖区遇见了这样的景象:一边是明处渔民在渔政部门的动员下开始了围网的拆除,一边是暗处一些新的竹竿和渔网正悄悄运入湖区准备围湖布阵。养殖企业划地圈湖更是让洞庭湖区的渔业生态乱象横生,这些企业或自建围网,或利用上世纪留下的血防矮围改造筑围,圈湖面积可达上万亩。这些天然水域本是野生鱼类的产卵、觅食、洄游、栖息场地,被圈围后对水中生物链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大面积圈湖也让许多个体渔民失去了捕捞水域,他们有的转而为养殖企业打工,有的被迫向更深处的湖域捕鱼。实际上湖南省从2009年就开始实施“洞庭湖渔民上岸”工程,政府提供资金补贴让渔民上岸定居转产,但大量世代以渔为生的渔民除了捕鱼之外没有谋生技能,渔民“返湖”现象十分普遍。养殖企业与个体渔民的利益之争,加之洞庭湖水域的管理涉及湖南多个县市,让各地渔政执法环境错综复杂,阻力重重。当地一位渔政工作者呼吁,要解决洞庭湖渔业乱象,首先要对洞庭湖天然水域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在此基础上成立一个统一的洞庭湖渔政管理部门,解决地方渔政各自为政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实现渔政、公安、工商的联合执法常态化,才能保障洞庭湖渔业生态的正常秩序。 新华社 记者 李尕 摄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