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年来,滨城区水产局紧紧围绕加快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找准五个关键点,努力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渔业产业带和产业群,提升现代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一是找准切入点,并轨实施聚合力。立足“一品、两园、三区、多点的”格局,创新渔业发展。一品,即发展养殖一个名特优养殖品种。组织开展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经验交流活动,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质量和效益,促进南美白对虾产业稳步健康发展,2013 年投资7200万元,发展南美白对虾标准化无公害健康特色养殖1.2万亩,计划生产优质南美白对虾7200吨,亩产600公斤,总产值18000万元,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滨北、秦皇台、梁才、三河湖等乡镇(街道)。两园,即建设两处旅游观光渔业公园。建设集垂钓、商务、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和文化为一体的三河湖渔业公园,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渔业公园,同时大力发展沿黄观光旅游业,完善提升梁才芙湖渔歌休闲观光园。拓展渔业功能,体现天然特色,打造渔文化领地,发展渔业融合经济。三区,即创建三处部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园区。利用原有基础,打造裕华、绿洲、西关三大养殖基地,加强对基地养殖水产品过程中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力促水产品质量真正达到绿色健康无公害的标准,创省(部)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园区。多点,即打造多个一三产业融合的亮点。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扶持中旺水产品加工企业扩规升级,并协助辖区内渔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职能完善,拉长渔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从深度、面度上凸显渔业特色,增加渔业附加值,进一步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二是找准聚焦点,示范引路全辐射。通过“培植一户、辐射一批、带动一个产业”的工作思路。唱响三河湖甲鱼、河蚌,滨北河蟹,秦皇台南美白对虾,扩规升级,形成规模,做成优势,做成名片,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域化发展格局。     三是找准着力点,创新载体夯基础。确立“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新理念,对辖区内散杂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统一规划和整理,建设成集中连片、主导品种明确、区域特色突出、社会效益显著、减排环保的现代标准化养殖基地,通过采取池塘清淤、池埂护坡、进排水改造等措施,着重改善水质净化设施和生产条件,基本达到“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独立化、养殖机电化”的四化标准,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四增两减”:增水量、增产量、增质量、增饲料利用率;减鱼的发病率、减鱼药使用量。     四是找准结合点,营造氛围鼓实劲。不断优化渔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渔业与工业、企业与基地、产品与品牌的“三对接”,让特色渔业走上现代化之路。渔业与工业对接,拉长产业链条。在具体对接中坚持政策引导、项目支持、重点帮扶等措施,实现运作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带动能力和竞争能力。通过帮扶壮大中旺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走出一条工农产业对接的发展之路;企业与基地对接,膨胀渔业规模。通过发展渔业合作社和推进资本与劳动结合等措施,建立“龙头企业+渔业专业合作社+渔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扩大产业和服务领域,有效解决产、供、销脱节问题,破解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是农村家庭经营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产品与品牌对接,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已被农业部认定的鲤鱼、鲢鱼、草鱼、鲫鱼有机水产品品牌,逐步提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是找准突破点,系统培训强素质。实现渔业现代化,归根结底要依靠现代渔民,因此,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渔民的整体素质。首先,推行“执业渔医资格证”上岗制度,实现鱼病的溯源追踪制。同时,不断提高基层渔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水平,切实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其次,重点建设渔技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在乡镇办、村建立测报点,形成三级测报网络,形成了有效的病害防治预警体系。再次,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科技培训,推广侧睡配方施肥、微生态制剂使用、微孔增氧技术等健康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渔民的整体素质。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达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