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有着400多条河流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始终将保持清江及其支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水产业的前提条件,从规划制定、降污措施应用、科学规范养殖等方面着手引导水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随着国家对清江流域的梯级开发,先后在长阳境内形成高坝洲、隔河岩两大库区,高峡变平湖,13.6万亩的清江库区,总库容达43亿立方米。清江库区水质优良、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长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径流Ⅱ类水质标准,为长阳清江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为充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超前规划,他们聘请水产业权威专家编写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库区水产发展规划》,规划从产业开发、环境保护、规模控制、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和详实的规划,尤其是在发展规模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精确计算,确保了对库区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    科学养殖是实现水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他们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现多元化养殖。积极引导养殖户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由常规品种向名、特、优、新品种转型,先后成功引进和推广了一大批适合于清江库区养殖的经济效益好、生长速度快、饲养管理易、无需投饵或投饵量较少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如白甲鱼、匙吻鲟、各种杂交鲟、鲈鱼、黄颡鱼、长吻鮠、黄腊丁(乌苏里鮠)、鲥鱼、胭脂鱼、观赏鱼等,水产业养殖效益逐年提升,水产优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他们引导农民利用山涧溪流和河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目前,已在全县众多的山溪、河流为中心建成了集特种养殖、观光、科普、营销等多种功能的特种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共建成大鲵繁研和养殖场8家,石蛙养殖场3家,特种水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5亿元,预计十二五期未可实现特种水产产值5亿元,成为清江水产业新的亮点产业和支柱产业。    标准化生产实现食品安全的保证。长阳将水产标准化生产贯穿于清江鱼生产全过程当中,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程监控,他们推行标准化生产“五制”管理:一是从业资格制度。在全县全面推行养殖许可制度,用政策手段引导养殖业规范和保护从业者利益。二是水产投入品准入制度。进入全县渔资市场的水产种苗、饲料、鱼药等投入品在上市流通前要先到县水产局备案并签订质量保证书,再由县水产局确认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后方可上市流通。三是养殖基地管理制度。全县所有水产养殖户必须按要求详实填写《网箱养殖日志》,渔业执法人员不定期对养殖户养殖日志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对未建立日志或不认真填写日志的养殖户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者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吊销养殖许可证、限制鱼产品流通等处罚措施予以处罚。四是成鱼产品上市检验检疫制度。清江鱼产品在上市前必须持有无公害以上农产品产地认定或产品认证等相关证明,对出口加工用产品必须持有权威部门出具的符合出口管理要求的产品检测报告方可销售。五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对销往各地的清江鱼产品均实行档案管理,对产品产地环境、批次数量、生产单位(个人)等进行详细记载,对部分重点产品还采用配发专供身份证,明确专一的数码识别标识的方法,便于消费者更直观更快捷的获知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从近8年来国家农业部、省市商检部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等对清江鱼产品高频次的抽检结果及市场反馈情况表明,清江鱼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得到了国际、国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普遍信赖。    以清江鮰鱼、清江银鱼、清江青虾、清江鲟鱼等为代表的系列名优清江鱼品种畅销国内市场,远销欧、美、日、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国内各届消费者倍受青睐的健康食品。长阳水产业迅速成长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全省发展现代渔业的特色产业和亮点产业。    据统计,目前全县渔业年产量21594吨,年产值4.9亿元,年实现加工出口创汇1784万美元,农民养殖户人平增加收入9000多元,全面实现了优质高效。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