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在宝应县县城西南一隅、距县城约10公里的宝应湖畔,有一个小渔村——金湖渔业村,主业是水产养殖,水面面积达到9830亩,过去的水产品全部靠水路外销,自从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后,这里的情况正在俏俏的发生了变化,原来用来运输水产品的水泥船已静静的泊在河边无人问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便捷、快速的运输车辆,就连城里的公交车也开到了渔民的家们口。  在金湖渔业村,农村公路给人的印象是“整洁、干净、美观、流畅”,路村隔离的塑料制护栏给人以舒畅的感觉,路边带水泥混凝土方块格子的绿化草坪给人有身处公园的意境,路两侧整齐排列的水杉树却映衬着渔村的隽秀,而游弋在湖面上的鹅鸭、闲步在路面上的鸡仔更增添了渔村那种原生态的和谐。  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实施,也让金湖渔业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昔日单一水产养殖的小渔村逐步变成了综合经济体,形成了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劳务输出、手工加工、交通运输、水产品流通等六大特色产业,全村有两个专业合作组织(宝应湖河蟹产销专业合作社、宝应县安宜镇河蚌产销专业合作社),并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引导渔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该村的总产值已过亿。  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实施还给渔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很多渔民有了两重身份“渔民+市民”,他们除了在渔村有自己光鲜的住所,不少渔民在县城也有住房。住在宝应湖边的刘培成老人虽然70多岁了,但精气神很足,和老伴依然承包着村里10多亩水田,从事螃蟹养殖,他的儿子们也和他一样,分别在村里承包着20多亩的蟹塘,在宝应县城他们都买了房子,平时往来县城和渔业村之间都是开着自家的轿车。  渔村的经济发展,也给渔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变化,渔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塑胶蓝球场、渔村博物馆等设施,在休闲时节,渔民们有了一个休身养性的好去处。 n2013120916152950.jpg[/imG]整洁的道路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