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渔业发展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2014-05-29 互联网艺莲园455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磴口县位于黄河河套源头,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总面积4166.6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县总人口12.28万人,有蒙、汉、回、满等十七个民族。一、基本情况    1、水面资源情况。磴口县紧临黄河,黄河流经全县52公里,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湖泊160个,总水面积19.56万亩。其中百亩以上145个;万亩以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磴口县位于黄河河套源头,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总面积4166.6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县总人口12.28万人,有蒙、汉、回、满等十七个民族。一、基本情况    1、水面资源情况。磴口县紧临黄河,黄河流经全县52公里,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湖泊160个,总水面积19.56万亩。其中百亩以上145个;万亩以上2个;万亩以下千亩以上(包括1000亩)46个;千亩以下百亩以上97个;百亩以下15个。用于渔业生产水域面积15.7万亩,其中包括池塘面积5500亩。    2、鱼类资源。磴口县水生动物以鱼类为主。据调查全县共有鱼类7科25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草、鲢、鳙、鲶、鲫、团头鲂、赤眼鳟、泥鳅、河蟹等,磴口县的黄河鲤和黄河鲶享誉全国,湖泊生态草鱼供不应求。    近年来,磴口县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现代渔业建设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突出特色,鼓励发展文化多元的生态健康养殖业,着力提升自然水面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加强和规范休闲渔业管理,现已形成政府支持、市场引导、渔民参与、社会关注的健康渔业发展新格局。到2013年末,水产品总量达到3192吨,渔业总产值5829万元,全县渔业从业人员900余人,年人均收入1.3万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县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投入较少,发展后劲不足,现有的水产养殖设施多数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淤积严重,养殖设施建设质量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由于贷款困难,许多企业或养殖户生产周转资金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产业的发展。    2、水产良种良法普及不够,农民科学养鱼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以前常规的科技培训方式方法不适应特色水产业发展的需要,缺乏规模化的苗种生产企业,现有的水产苗种场生产能力较低,苗种靠外调,价格较高,质量不保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产业的发展。    3、水产骨干企业较少,特别是缺乏水产龙头企业。现有的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4、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名优水产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不大,而且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竞争力强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水产品总产量中名特优产品占有率不高。    5、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电鱼、炸鱼等违法捕捞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渔业资源特别是黄河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6、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监测和监管手段脆弱。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和难度越来越大。三、对策和建议    1、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为了进一步加强磴口县渔业资源的保护、增值、开发和合理利用,保证县内水域不受污染和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制定了磴口县渔业发展综合规划。规划明确不同养殖场的发展重点。充分利用纳林湖、冬青湖搞好休闲渔业及大水面人工增养殖;利用金马湖、沣源中小型水面搞好池塘和湖泊精养,主攻特色养殖,形成高中低结合,常规与名优品种搭配,高中低端水产养殖全面发展的渔业发展格局。    2、抓养殖,实现总量扩展。一是抓渔业园区建设。全县已建成生态渔业园区5个,以渔业园区为抓手,做好职业渔民培训,抓好池塘精养、特种水产养殖等,努力增加水产品产量和产值。二是优化养殖品种。按照环保型、名优型、经济效益型兼顾的原则,有重点的培育一批适宜我县生长的高端产品。环保型重点发展鲢鳙鱼;名优型重点发展乌鳢、螃蟹、甲鱼等;经济效益型重点发展草鱼、鲤鱼、鲶鱼、赤眼鳟等。三是建立种苗基地。立足本地,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满足本地需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同时有重点的培育大规格鱼种,满足自然水面养殖需求。四是把握关键技术。如鱼苗繁殖技术、鱼苗培育技术、控温技术、自然水面养殖等技术。    3、抓特色,突出特种养殖。全县按照“大水面养殖出产量、特色驯养出产值、休闲渔业是亮点、良种培育是要害、力创品牌是关键、服务体系是保障”的渔业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加大特色养殖。    4、抓休闲,延伸产业链。重点在吃、钓、赏、购上寻求突破。吃:全县重点打造5户鱼庄,鱼庄条件必须达到三星级以上酒店标准,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保活保鲜,服务到位,资金雄厚,管理规范。钓:营造良好的钓鱼环境,水质良好,设施配套,密度合理,优质品种,提供湖钓、池钓等多个地域、多种形式、多个品种的垂钓基地,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钓鱼者提供方便。垂钓要协会牵头、持证垂钓,把钓鱼竞赛与五一、十一、华莱士节等大型活动结合起来,借助节日活动,丰富鱼文化内涵。赏:确定在磴口县休闲渔业点建设几个观赏鱼基地,观赏鱼养殖品种有锦鲤,金鱼,甲鱼、螃蟹等。购:给旅游者提供可采购、便携带、值得品尝的鱼类产品。不断延伸渔业产业链,提升水产品附加值。    5、抓流通,建立市场体系。一是培育市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引导民间资本,发展现代渔业,该主体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园区化管理,节约化经营,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二是完善流通体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用市场运作,政府牵头,业主投资,适当补助,商业运作,企业经营方式,建立水产品交易市场,有场地、有冷藏、有简易的加工设施,可以政府投资,对外租赁,也可以市场运作,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强化职能,各负其责,分口把关,确保安全。与环保、质检、工商、药监部门紧密配合,抓好各环节的市场监管。要建立水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水产品疫病防治检测中心,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提高疫病防治和检测手段。    6、抓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渔业项目建设,对渔业苗种生产、新品种养殖试验和良种引进给予财政补贴;将新建渔业基地、池塘标准化改造的,纳入国土资源治理项目给予扶持;对渔业生产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生产标准收费,对利用弃水和湖泊内开发渔业给予支持;对新建、扩建水产良种场和苗种场用地,按农业用地安排。同时加强对种苗、鱼药、渔具、鱼用饲料和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积极调解渔业权益纠纷,查处渔业行政违法案件,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    7、抓管理,确保良好水域环境。一是按照磴口县渔业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大水面进行全面开发管理,确保大水面水质不受污染。二是对名优水产养殖严格实施养殖证管理制度,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跟踪服务和管理,坚持科学指导,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坚决杜绝鱼用饲料添加剂超标和使用违禁药物,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实现水域良性循环发展。三是积极争取渔政执法船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大水面渔业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查处毒鱼、炸鱼、电鱼和乱捕滥捞行为,对清理违章渔具实行“零容忍”态度,为保护我县渔业资源和生态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把生态责任和生态优势统一起来,努力形成“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