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自浙江省开展渔业领域“一打三整治”行动以来,针对渔船数量多、渔民情况复杂、取缔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宁波市全面部署,深入动员,稳扎稳打,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不断掀起涉渔“三无”船舶取缔高潮,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取缔任务,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截至2015年2月份,全市核查登记涉渔“三无”船舶3344艘,开展涉渔“三无船舶”集中拆解150余次,累计取缔3463艘,总任务完成率103.6%,成为目前全省唯一完成总任务的沿海市。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市委市政府十余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市、县、乡镇、渔村层层动员,明确各级责任。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定点联系制度、信息日报制度等,象山县等重点县区由一把手亲自牵头,确保行动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队到象山、宁海、奉化等地进行实地督查,市协调办组成6个督导组开展督导活动近50次。集中拆解阶段,督导组分赴各地蹲点指导。对“三无”渔船取缔情况实行每日手机短信通报制度,将涉渔“三无”船舶拆解数量、任务完成率等进展情况直接通报各地党委政府领导,掀起赶超热潮,取缔进度明显提速。 二是多方宣传发动,造足声势。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作用,市、县相关部门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各类媒体主动作为,各县(市)区制作并发放“一打三整治”行动的通告、告知书近6000份,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最大限度争取群众对“一打三整治”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行动开展过程中,象山县多次召开集中拆解现场会;宁海县以“关注海洋、助推一打三整治”为主题邀请县人大委员和代表40多人进行现场视察;镇海建立电视、报纸、网络、简报、宣传栏“五位一体”宣传模式等,均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相关宣传培训6000余人次,悬挂标语(横幅)300余条,发送宣传短信50000余条次。 二、稳扎稳打,环环相扣推进取缔 一是摸底调查重“细致”。立足“早、快、细”,倒排工作计划,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摸清涉渔“三无”船舶“家底”。为确保核查数据真实,开展了针对涉渔“三无”船舶的“三查”行动。“一查”由全市各地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快速核查辖区内渔船,初步统计全市涉渔“三无”船舶近3000艘。在此基础上各地利用伏季休渔的时机开展“二查”,截至2014年8月31日,全市涉渔“三无”船舶核查登记3183艘。9月份开始渔业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三查”,地毯式排摸涉渔“三无船舶”数量、作业类型、分布情况,分类进行登记造册。截至2015年1月31日,全市涉渔“三无”船舶核查登记3344艘。细致的调查摸底为执法和取缔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执法检查重“严格”。采取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海陆结合等方式加强执法检查,在执法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开展24小时巡查和集中突击检查,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非法偷捕和其他非法涉渔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执法促上交、以打击促取缔,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彻底打消部分“三无”渔船船主观望、迟疑心理。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开展涉渔执法检查1000余次,参加执法人员近9000人次,检查海上及港口作业渔船4200余艘次,通过海上执法查获并强制取缔涉渔“三无”船舶77艘。 三是拆解取缔重“规范”。在加快推进“三无”渔船取缔进度的同时,各地严格执行省协调办制定的工作规程和制度,确保整个取缔工作“可核查、不可逆”。市协调小组、协调办适时印发相关文件,指导、督促各地“三无”渔船取缔工作,先后针对维稳工作、推进渔民转产转业、“三无”渔船认定和拆解、“三无”渔船处置(拆解)建档、“三无”渔船综合利用、建立渔业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出台政策或文件。在集中拆解阶段,各地协调办负责人带领现场监管小组协同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严格把控,利用重型机械、风焊切割等方式将涉渔“三无”船舶彻底拆解,确保船舶拆解“全面、彻底、干净”,经得起核查和检验。 三、堵疏结合,服务民生注重长效 一是落实扶持政策。深入渔村、码头一线对渔民进行暗访,了解和掌握渔民生计情况、实际诉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一打三整治”加快失渔渔民转产转业的指导意见》,落实“三无”渔船船主转产转业、人工鱼礁建设、专项执法及护鱼队伍建设等专项资金,安排近亿元资金用于渔民转产转业。沿海各县(市)区相继出台失渔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困难补助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配套资金,明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补助申请、发放操作程序。2014年11月10日政策出台后,取缔进度大大加快,截至2015年2月各地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145艘,占总取缔数的62%。 二是引导转产转业。立足本地海洋渔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洋休闲产业,在有效解决失海渔民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将治理、开发、保护有机结合,带动渔村周边客运、餐饮、零售等行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目前宁海县已引导民间资本成立具备建造休闲渔船资质的旅游公司,新建34艘休闲渔船,优先招聘自愿拆解“三无”船舶的船主为休闲渔船船员,组织渔民带船入股,统一开展海上休闲旅游业。奉化市以政府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入1500万元左右打造海洋休闲旅游观光船队,以低价出租、免前几年租费等政策引导渔民转向从事渔村特色休闲旅游业。 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市协调办加强政策实施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地补助标准达到相对平衡,对特殊困难渔民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确保不因“一打三整治”行动影响困难群众的生活,消除渔民的后顾之忧和抵触情绪。为保证政策实施的公平、公正、公开,建立了补助对象、船舶评估、补助申报的公示制度,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核实反馈处理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各地纪检、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失渔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的监督,强化补助资金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四是优化处置方式。在确保处置工作“可核查、不可逆”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将符合条件的涉渔“三无”船舶用于人工鱼礁、护鱼队伍、渔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三无”渔船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全市符合人工鱼礁建设条件的100艘“三无”渔船集中到象山县,统一实施投礁改造。初选20艘涉渔“三无”船改装成捕鱼人护渔船,由50多名失渔渔民协助渔政部门进行日常巡航,建立常态化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机制,实现渔民转产转业与修复振兴渔场资源的“双赢”。截至目前,已成功改造并投放人工鱼礁65艘,其他方式的处置利用正按计划积极推进。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